|課程教授:Laurie Santos
|課程重點:得到想要,真的會比較快樂嗎?
|課程來源:Coursera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問自己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事物會讓我們快樂?
If only I had _____ , I would be so happy.
你可以填上你想要填入的單字,接下來會探討,空白處是否能增加人們的快樂。
這點多數人第一個念頭會想到“金錢”,耶魯大學的學生可能會想到“成績”或是“工作”,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的“愛情”,我們大腦給的第一個答案,會是快樂的來源嗎?
第一個假設,收入高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呢?
答案是階段性的,金錢會帶給你快樂,但到了一個水準後,高薪並非能讓你更快樂。
當薪水到了一個美國人認為的平均水準後年薪 USD$75,000,大家的快樂指數就不太會再有顯著的成長。
也可以說,當我們的生活水平到了一個程度,一開始的收入提高會讓我們的快樂指數指數性的成長,這是因為“滿足基本需求”是重要的。
換算在台灣大約是年收入70-80萬左右(中位數以上)。
也就是說,一開始你會在金錢中得到指數性成長的快樂,到了薪水已經到了一個中高水平(課程是說調查平均34歲就是最高臨界點了),你的開心感就會趨於平淡,但隨著欲望(生活評分不斷升高)上升或是跟身邊的人比較,你要得更多卻無法得到指數型成長的結果。
第二個假設,擁有更多喜歡的東西,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嗎?
教授用一張圖片來做對比「40年代的家庭」、「現代的家庭」,現代的家庭理應擁有的物質更多、更便宜、更好取得,但是在平均快樂指數是沒有提高的。
還有一個調查是針對唯物主義者。這群人渴望得到物質→因此不斷努力賺錢→最終得到了自己要的東西。
他們理應有達到目的,應該會很快樂!
但事實並沒有,在預期以為自己會很快樂的狀態,對比得到物質後的自己,這群人並沒有更快樂。反而,如果這個過程不斷重複,他們的快樂指數還下降了。
調查來源:1976-2003調查唯物主義與非唯物主義的人,渴望物質的人比非唯物主義擁有更低的生活滿意度。
Does awesome stuff really make us happier?
No. Seeking it makes us less happier.
最後一個假設,我覺得最有趣的調查,找到“真愛”會讓我們更快樂嗎?
本調查以結婚前後的樣本,每年詢問他們婚姻的快樂指數。
調查發現,在蜜月期到婚後兩年內是快樂指數最高的一段時間,兩年後快樂指數就恢復到婚前單身的期間。
謎音:快樂還是要靠自己,連找到真愛都不行保證你永遠快樂的啊。
教授另提出有位學者提出了並且調查,快樂的內在與外在影響。
問題:
- 會不會快樂可能是天生的?基因決定一切?
- 生活環境決定一切? 失明的人、截肢的人、失業的人,怎麼可能快樂得起來呢?
調查發現了,推測 50%的快樂可能是來自基因,但並不全然由基因決定,10%來自不可控的外在環境(貧窮、重大意外、失業等),40%是來自我們自己的決定。
“We can work hard to be happier. The problem is that we seem to be working toward the wrong things.”
大部分的人都很相信大腦給你的直覺答案,但大腦對於幸福感的直覺是錯誤的,大腦就是會給予我們很多生存直覺,所以我們常常會有“我以為”,但最後卻事與願違。
有關大腦可能會給我們錯誤的資訊,即便事實已經確定他是不正確,但大腦無法協助你導正。
如下舉例:
哪一條紅線比較長?
其實兩條紅線一樣長。但你被別的參考誤判了!
We have just wrong !
補充資料:Perfect Grades
Levine et al. (2012). Accuracy and artifact: Reexamining the intensity bias in affective forecast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3(4), 584-605.
This paper tells us people overestimate how they will feel about certain grades - but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inaccurately predicting future emotion may be a flaw in the research procedure in which people predict one thing but are later asked to report another
課程來源:coursera
論文與調查料:請參考課程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