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體會系列】東方人的防守文化 與 西方人的出擊文化(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開始說正題之前,我先說這一切認知都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主觀體悟,不代表客觀現實,以下將會對東方文化做一定程度的批評及西方文化的讚許,如果你是愛國主義者請斟酌觀看。

今年2020年真的是一個騷亂之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瘟疫還是局部軍事衝突都造成世界各國的動盪,很多新聞媒體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格局重朔的一年,既然重朔也就意味著某些事情會遭變動,那問題來了,目前的世界到底會如何變呢?

其實這個答案我也不清楚,但我看很多媒體都在宣傳全球化經濟將會轉換成區域經濟,還有經濟重心將會東移,雖然經濟重心東移一說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因為2020瘟疫大爆發,這一說詞顯得更加活耀了,畢竟現在全世界防疫最好的國家幾乎都在東方,而西方國家疫情相較下來較嚴重。

所以世界經濟局勢真的會漸漸往東方靠攏嗎? 我認為現在還不到時候,雖然在疫情控制上東方很多國家交出漂亮成績單,這凸顯東方文化"內斂謹慎"的優越性,但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東方文化的保守主義。

東方人內斂謹慎的文化在疫情肆虐下展現高抗險能力,甚至穩住了經濟基本盤,但疫情過後呢?

上面陳述了那麼多,只是想帶各位換位思考一下,東方多國防疫上的成功確實應歸咎於東方人的謹慎內斂文化,但這僅是防疫,經濟的成功是否有辦法像防疫一樣做的成功,這就是一個問號了。

經濟問題與防疫問題終究是有區別的

防疫問題與經濟問題背後所呈現的底層邏輯是不同的,防疫講究的是: 不與大自然創造的惡魔與之對抗,不要不相信自然的力量,最好做好自身保護謹慎為上,不然上帝將予以懲罰。( 結果是: 西方世界遭大泱)

但經濟問題跟防疫就不同,在資本主義橫行多年來看,"逐利"已經成為追求經濟上成長的最佳手段及目標,在這樣的架構下東方防守文化就顯得弱勢,東方人喜歡追求平穩安定的心態在逐利又快速的資本主義下明顯居於下風,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這件事情,但為甚麼在全球化時代下東方人仍無法像西方人那樣勇敢出擊,原因有以下幾點:

其一: 底層的文化認知

百善孝為先、要聽長輩的話、父母都是為你好、不要雞婆插手管別人的事,管好自己就行了。發現了嗎! 以上說的這些事情帶出了兩個結論: (一)先入為主,缺乏獨立思考 (二)防守主義,安全最重要

先來說說先入為主吧,先入為主很容易讓我們認為一個觀念或信仰事不可動搖的,即使它很荒謬,我們仍然深信不疑,因為不管是社會還是老師父母,都是這樣教我們的啊,這就是真理,就是標準答案,直接當人生圭臬就可以了,不用再花時間去思考一件事的另外一種可能性或其他不同的解讀方式。

結果呢? 過於先入為主導致我們常常被媒體操縱,因為我們很容易也很習慣的被動吸取資訊(畢竟是背課本長大的嘛),而不是在吸取資訊前先做求證或將資訊拆解,試著用放大鏡來檢視每一則實際接觸到的訊息,缺乏獨立思考的驗證結果將造成對資訊的誤判,造成不必要的輿論及風波,甚至嚴重點還會造成國家危機。


其二: 政治素養

政治素養算是我個人比較獨到的觀察,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很多東方民主國家都往往缺乏對於"民主"一詞的深層認識,記住! 我說的是深層認識,不是停留表面上那個以民為主的意思,民主當然不會只是以民為主那麼簡單,其中還牽扯到人民對於平等溝通概念的一尊重及某種程度對於媒體資訊的獨立思辯,還必須具備尊重專業及法治的觀念,這些構成民主的重要因素在講究人治(可以喬)及乖乖聽話的東方文化裡是非常匱乏的。

由於缺乏對於民主正確的認識,因此常常有錯誤的期待與亂貼標籤等混亂的現象,例: 政治人物都黑錢啦,某某黨派就是如何如何,民主就是該乖乖聽人民的話等,這些話完完全全若入我上述說的先入為主。


其三: 綜合評價:

對我來說不管是東方的防守文化還是西方的出擊文化都具備致命的優點及缺點,但整體來看大多數時候還是西方的出擊文化較占優勢,會這樣認為是因自己從2017年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三年了,已經不是小白的我漸漸開始體悟到像學校那種環境學的及體驗的都是很直接的防守文化,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學生,好好的按表操課及尊師重道,只要如此,一切都很安全穩定,只要夠聽話就不會有出乎意料地事發生,聽起來還不錯,但這也成為了很多東方社會文化薰陶下的大學畢業生出社會後難以適應社會的原因,因為出了社會有非常多的事情是出乎意料的,沒有標準答案的,你只能找出屬於自己信仰的政治正確,遵循它、貫徹它,並用交際手挽使人信服。

最後你會發現,突然其來的訊息可能導致人生出現大變化,人際關係上的複雜及職場政治正確的潛規則都會讓你焦頭爛額,人生的所經所歷絕不是那麼絕對跟穩定的,生活上的問題也常常不那麼線性,不是那種"只要你做...就會..." (反之)這種單一公式的套路,而是必須做出各種嘗試,經歷了多變豐富的可能性才能看到一些。

即使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已經如此習慣吸吮東方文化長大的我們在遇到艱難時還是不自覺得走上了防守主義那一頭,心理不自覺想: 只要不在往前冒險(即使成功可能在前)就不會再有損失,這樣的心態也讓我們的生活如溫水煮青蛙般,逐漸腐蝕我們生來對世界原本應有的渴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喃喃字嶼的沙龍
12會員
93內容數
網路上的資訊這麼多,懶得花時間瀏覽,亦或是無心看太多文字嗎? 說文嚼字系列就是為此而存在的。 你可能聽過youtube上有很多說書人,但你有聽過"說文人"嗎? "說文人"就是為大家說明及解讀關於網路上特定議題的文章,當然會加入個人主觀或客觀觀點。網路世界早已與我們不可分割,他就像是平行世界一樣; 現實中的資訊顯而易
喃喃字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3/04
問:是否可以給個理由 讓2025年的現在的青年人讀哲學 AI:在2025年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青年人閱讀哲學的理由,可以著重於以下幾點: 1. 應對AI時代的挑戰: 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倫理、道德、社會問題。 哲學能夠提供思辨的框架,幫助青年人更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例如: A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23
問AI:我想說的是 "創新" 是否代表著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常態性價值取向發生根本性改變。 案例如: 以前覺得女性不能參政 現在卻很普遍; 又或者以前對普遍對國家認同負面 現在轉向正面; 以或者對於人文的重視遠高於過往。 這些現象背後是否都代表著創新的推進。 AI: 您提出的觀點非常深刻,確實抓住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2025/02/09
問: 請問 我正在自學數位行銷領域知識 但有部分知識 無法學以致用,因為無對應的使用場景及標的,例如: 數據分析知識與seo優化 請問數位行銷領域那些知識是比較不會有無法學以致用的部分? 我個人是認為: 文案、設計、社群經營、廣告投放,書寫企劃書 以上領域似乎比較能學以致用,請問針對我的問題,您是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太陽從東邊升起」是一種地球觀的論點,因為太陽一直都在那裡,並沒有升起。
Thumbnail
這是我剛剛看到的,來分享一些我的感想。這幾年美中爭霸下,我們台灣成為焦點。當然不可避免的,身在其中的我們自然也會有許多的探討。這些年針對中國大陸內部的各種情況,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許多人從不同角度去做討論。這個頻道主聽起來是從小在中國長大,在中國求學生活經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搬到國
Thumbnail
這是我剛剛看到的,來分享一些我的感想。這幾年美中爭霸下,我們台灣成為焦點。當然不可避免的,身在其中的我們自然也會有許多的探討。這些年針對中國大陸內部的各種情況,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許多人從不同角度去做討論。這個頻道主聽起來是從小在中國長大,在中國求學生活經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搬到國
Thumbnail
自二十世紀末,屬於「西方」的人口與西方的領域一同萎縮的速度就開始加快,2020年的危機將會是一個轉捩點,也就是地球上不受西方文明影響的人口有可能會超越受到西方文明所影響的人口。
Thumbnail
自二十世紀末,屬於「西方」的人口與西方的領域一同萎縮的速度就開始加快,2020年的危機將會是一個轉捩點,也就是地球上不受西方文明影響的人口有可能會超越受到西方文明所影響的人口。
Thumbnail
這是因為,社會規則的產生廣義上來說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上而下的法律制定,另一個是下而上的習俗建立。更可以說,通常一個社會要穩定,由下而上「長出來」的會比較好。請注意筆者這邊說的是穩定,比較好的意思指的是就「穩定」而言,並不是就價值上下判斷,認定長出來的就較好。
Thumbnail
這是因為,社會規則的產生廣義上來說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上而下的法律制定,另一個是下而上的習俗建立。更可以說,通常一個社會要穩定,由下而上「長出來」的會比較好。請注意筆者這邊說的是穩定,比較好的意思指的是就「穩定」而言,並不是就價值上下判斷,認定長出來的就較好。
Thumbnail
這場防疫戰,是全球性的,台灣也無法缺席。在後疫時代下,攸關生死的疫情恐慌,將會在疫苗施打完備後漸漸消退,但被擊毀的經濟,卻需要一段不短的重建之路。除掌握五大趨勢商機外,我們需要集思廣益和....
Thumbnail
這場防疫戰,是全球性的,台灣也無法缺席。在後疫時代下,攸關生死的疫情恐慌,將會在疫苗施打完備後漸漸消退,但被擊毀的經濟,卻需要一段不短的重建之路。除掌握五大趨勢商機外,我們需要集思廣益和....
Thumbnail
《話語》由「前言」、「第一部:從古典中閱讀到的世界認識」、「第二部:理解人與自我省察」組成。該書以申榮福於聖公會大學講授的人文學課程作為底本出版,在這最後一門課當中,申榮福將帶領讀者橫跨經濟學、哲學、文學,以及中、韓古典哲學與西方哲學,提示了作為21世紀文明論之「關係論」。
Thumbnail
《話語》由「前言」、「第一部:從古典中閱讀到的世界認識」、「第二部:理解人與自我省察」組成。該書以申榮福於聖公會大學講授的人文學課程作為底本出版,在這最後一門課當中,申榮福將帶領讀者橫跨經濟學、哲學、文學,以及中、韓古典哲學與西方哲學,提示了作為21世紀文明論之「關係論」。
Thumbnail
在開始說正題之前,我先說這一切認知都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主觀體悟,不代表客觀現實,以下將會對東方文化做一定程度的批評及西方文化的讚許,如果你是愛國主義者請斟酌觀看。 今年2020年真的是一個騷亂之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瘟疫還是局部軍事衝突都造成世界各國的動盪,很多新聞媒體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格局重朔的一
Thumbnail
在開始說正題之前,我先說這一切認知都只是個人生活上的主觀體悟,不代表客觀現實,以下將會對東方文化做一定程度的批評及西方文化的讚許,如果你是愛國主義者請斟酌觀看。 今年2020年真的是一個騷亂之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不管是瘟疫還是局部軍事衝突都造成世界各國的動盪,很多新聞媒體都說這是一個世界格局重朔的一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向善的世界是消弭分歧,而自私的世界將會捍衛分歧
Thumbnail
  向善的世界是消弭分歧,而自私的世界將會捍衛分歧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Thumbnail
記得之前曾經講到過一句話:在中國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只有一種文化,那就是一種文化 爲什麽要講一種文化呢:你會發現但凡受到過中國文化影響的地方,有憲法和自由的體制能夠保障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多數年輕人依然不敢去追求内心的真實感受,這是爲什麽呢? 因爲沒有其它人做過?還是父母不同意?還是在意周圍人的看法?還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