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用的企劃書有很多種分類
今天我們先從『內部』開始談起
所謂『內部』
顧名思義就是給創業的創始人用的
講白話點就是給你跟你的合夥人看的
並不會公開或給其他人看
後續要募資或要介紹
都是將內部版轉化後的版本
兩者在用詞跟呈現上會有各種程度上的落差
用詞差異:
內部版:用詞可以專業到讓外人完全看不懂,也可以白話到讓外人鄙視,但只要內部人彼此能理解就好。
外部版:用詞要精緻並解釋到讓人能理解,不能過度專業讓人無法理解,也不能過度白話使企劃案顯得粗糙。
舉例來說:在內部版的組織分類裡
某甲負責製造跟後續維護
某乙負責設計所有商品相關的東西
某丙負責其他各種雜事的處理
這是一個很通俗的說法
但在外部版的組織分類裡
就該定義出誰是 CEO、CFO、CMO、CIO ...
這樣的用語就會相對精緻很多
也能給讀者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商品介紹差異:
內部版:會著重在商品的設計理念跟背後的商業邏輯,會依步驟來解釋商品的製作方法,讓團隊成員能理解產品是怎麼產生的,並在內部就先討論彼此的盲點。
外部版:會著重在商品的呈現跟介紹,會介紹商品吸引人的點,比如能解決用戶的什麼痛點、跟其他競爭商品的差異、主打的特點 ...
舉例來說:在商品介紹裡
內部版會說
我們要靠在我們的平台營造出一個社交圈
讓用戶透過討論、互動、社交...
形成一個類似臉書一般
自給自足的社交網路
並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媒體
以吸引廣告商投放廣告
讓我們抽成抽到口袋滿滿
外部版則會說
我們的平台為用戶設計了一套專屬的社交功能
在我們的平台上
你可以抒發自己的想法
也能參與你感興趣的話題
更能透過我們的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這裡
你可以成為一個作家
你可以透過內容吸引其他人
你可以打自己的廣告
更能在我們的平台上販售自己的商品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現在就加入我們 XXX 平台吧!
簡單來說
內部企劃書說的就是一連串套路人的方法
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背後的商業技巧是什麼?
隱含的行銷手法是甚麼?
隱含的行銷話術是甚麼?
這些內容普遍不該讓用戶發現
因此只能在內部版的企劃書裡提出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