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複雜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個人都應該是很複雜的。所謂複雜,並不是有所隱瞞,在這裡我指的是,人的情緒以及行為

像我就是多變的。我可能突然很想要跟大家一起嬉鬧、閒聊,但半天過後的我,卻會選擇一個人坐在書桌前面,誰都不想搭理。

我本來以為,這是不是代表自己的個性不夠成熟,所以才會老是飄來飄去,但最近看了一些書籍跟影片以後,我才發現,這就是我的自然狀態。我一直試圖幫自己定義出一個框架,但是沒想到,一直找不到框架的我,竟早早地就有了答案。

現在,我不會說我是什麼樣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我會說「這件事情我常常做、我沒有做那件事情的習慣⋯」等等,因為我已經瞭解,並不是以我做的事情去定義我這個人,之所以會選擇去做某些事情,通常僅僅只是當下想試試看,所以就去做了,而對於不做什麼事情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其實這種個體的不確定性,在一般的朋友交往,以及工作上的關係來看,大家的包容程度普遍都不低,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些關係所衍伸出來的要求與期待,大多是有限度的。所以當朋友與同事突然反差很大地做出改變的時候,我們雖然不一定可以即時理解,但也能夠合理化這樣的落差。

但是,如果發生在較親密的關係上,例如家人、愛情,這時候,人的複雜,是不是就會傷害到關係呢?

坦白說,我覺得會。因為在這些關係裡面,彼此的期待與要求都不同於一般的外人,所以當那些代表著親密與依戀的行為,突然變得前後不一致的時候,期待的那一方就會感到錯愕、不安,可是我們自己想一想,有多少次的不想多說什麼,只是因為不想長篇大論地敷衍呢?

那是不是就表示,為了跟親密的人可以維持這樣緊密的關聯,我們就要壓抑本身的複雜性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覺得比較像是一種試煉吧。

如果認為,自己的存在還是不能夠被任何關係所壓抑,那麼,就勇敢選擇保留複雜性吧。但於此同時,自己也要思考,如何溝通出一套默契與相處方式,幫助對方理解自己,也讓對方能夠安心。當然,溝通是雙向的,如果遇到拒絕溝通的對象,其實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距離,哪怕對方是你的至親,或者是伴侶。


這個社會,為了維持體面,已經壓抑了太多的靈魂與自由了。

我是個重視家庭的人,但我不能接受被家庭關係勒索的人生。如果我會因為害怕自己的複雜性傷害到親密的人,而主動尋求溝通,反觀那些拒絕溝通對話的人,是不是比想維持自我的本身,還要自私?

衝動是魔鬼。所以我們必須要懷抱著耐心,應對週遭的事物。但是耐心並非自我壓抑,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忍耐著,以及願意給予這段關係多少次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umDum的沙龍
4會員
42內容數
DumDu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10
空空道人。
2023/02/10
空空道人。
2023/02/09
我喜歡聽巴哈的作品。
2023/02/09
我喜歡聽巴哈的作品。
2023/02/08
「老總喜歡成功,我是說,誰不喜歡呢?」
2023/02/08
「老總喜歡成功,我是說,誰不喜歡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Thumbnail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算是這幾年才開始看到的類型,不喜歡時常把虛無的正向拿出來當招牌在過濾異己的人。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我與父親抱怨母親時,父親總回答我說:「你媽就是這樣的個性呀!」到現在我才知道,這句話裡面有著滿滿的愛。   我與我閨密相處時,有時候我會自顧自地講著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有時也會擔心她是不是不開心,詢問後,她也總是回答我:「這就是妳呀!」
Thumbnail
  還記得小時候我與父親抱怨母親時,父親總回答我說:「你媽就是這樣的個性呀!」到現在我才知道,這句話裡面有著滿滿的愛。   我與我閨密相處時,有時候我會自顧自地講著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有時也會擔心她是不是不開心,詢問後,她也總是回答我:「這就是妳呀!」
Thumbnail
「我是興奮劑和鎮定劑的瘋狂組合。不只我,你也是。」 這些年,我變得激烈,也變得淡漠;變得柔軟,也變得尖銳;變得完成,也變得未完成。 會有這般矛盾的錯覺,是因為人總是直覺的把這些特質往自己身上攬,看起來就像是「我擁有了」某些特質。 但其實我並沒有「擁有」這些特質,更準確的說,並沒有一個「我」來擁有任
Thumbnail
「我是興奮劑和鎮定劑的瘋狂組合。不只我,你也是。」 這些年,我變得激烈,也變得淡漠;變得柔軟,也變得尖銳;變得完成,也變得未完成。 會有這般矛盾的錯覺,是因為人總是直覺的把這些特質往自己身上攬,看起來就像是「我擁有了」某些特質。 但其實我並沒有「擁有」這些特質,更準確的說,並沒有一個「我」來擁有任
Thumbnail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吧,我們總是在表現自己的當下,觸犯到對方的地雷,不過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永遠都可以改變觀點。 討厭或喜歡一個人是一個持續變動,隨著認識自己越多,相處認識別人越多,少了猜測、多了更多理解同理,討厭的部分也能夠更加接納。
Thumbnail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吧,我們總是在表現自己的當下,觸犯到對方的地雷,不過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永遠都可以改變觀點。 討厭或喜歡一個人是一個持續變動,隨著認識自己越多,相處認識別人越多,少了猜測、多了更多理解同理,討厭的部分也能夠更加接納。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並沒有唯一的答案, 潮起潮落,都是在往前走; 每次的前進與後退都是拿捏與彈性。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並沒有唯一的答案, 潮起潮落,都是在往前走; 每次的前進與後退都是拿捏與彈性。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Thumbnail
以前不懂,原來人的性格會有很多面向,常覺得為什麼當「人、事、物」的「事和物」都相同,唯獨只有「人」不同時,我的心情和表現竟然會有如此的差異。 在一個讓我不自在,待需觀察的環境或是團體裡時,我通常都是板起一張臉,看起來十分不好親近,既不想與人交談,也不希望有人找我交談。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不停止的動態,卻時常因為靜態的片刻,而遭受誤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不停止的動態,卻時常因為靜態的片刻,而遭受誤解。
Thumbnail
容易受影響的人,其實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只要周圍環境有一點波動、他人無心的說出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嘆一口氣,他們都會受影響,不是別人故意干擾他們,也不是別人故意影響他們,而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老天爺賦予他們的禮物,對於覺察他人情緒,較敏感。 ▌特質只是特質,試著從多角度認識你的特質
Thumbnail
容易受影響的人,其實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只要周圍環境有一點波動、他人無心的說出一句話,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嘆一口氣,他們都會受影響,不是別人故意干擾他們,也不是別人故意影響他們,而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老天爺賦予他們的禮物,對於覺察他人情緒,較敏感。 ▌特質只是特質,試著從多角度認識你的特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