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平衡》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處於動態平衡的關係是最自在的,沒有欠債或期望。所有關心都是真心,每一句話都是發自肺腑。兩個人的心靈總是開放,不需要隱藏或偽裝,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能快速磨合。

人生充滿變數,包括外在和內在的因素,如春天櫻花的飛舞,東岸海潮的波動,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因此,與任何人建立關係都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面對著人性中的複雜和環境中的變化。如果想把關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並且持續長久,就更難了。

為了讓關係始終如初,需要雙方情感的流動速度相等。人是多變的,難以掌控,為了實現情感流速相等,兩個人都需要小心地感受彼此的狀態,用心傾聽,經常坐下來溝通,從日常對話中了解對方的訊息,感受彼此的身心狀況,然後調整自己的頻率,以相互配合。

要實現這一點並不簡單。探知無形的情感流動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門檻了,要將兩人的情感流速對等同步,並維持幾年甚至幾十年,更加困難。

再難,也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這個關鍵的第一步,是感受。放下所有期望和偏見,不要預設事情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只是淡淡地聆聽,感受對方的肢體和言語,就像初春的暖陽能夠融化冬季的濕寒一樣。

第二步、以及餘下的每一步,就是維持一種不期不盼的心態,日復一日,直到關係終結,或是死亡降臨。

當涉及到多個人時,要做到不期不盼就變得更加困難。對於陌生人,維持動態平衡似乎並不難,只要對方不侵犯你的界限,不會有太多問題。但對於權力不對等的人,例如上司,或是與你有緊密關係的人,例如家人,或是只在特定時間才會見面的親戚,如何維持動態平衡就需要更多耐心和努力去面對每次交流。

當牽涉到權力和親情時,情況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當你是公司老闆、案主,或是你的父母、伴侶、那些每年見一次面且往往不知收斂的親戚時,他們可能有許多期待,並且或好意、或惡意,或是不負責任地把框架套在你身上。這時候溝通似乎也不能起到太大效果,反而耐心往往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沈穩地迎向每次交流,同時不要對他們的改變抱有任何期待,這也許是對彼此最溫柔的方法。

對孩子抱有期待,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作為父母,你希望孩子認真讀書,找份好工作,負責任,不要傷害他人,做一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但事實上,事情並不總是如此理想。放下期盼,孩子不會變壞。接納、寬容、同理、適時的鼓勵和陪伴,以及用心感受孩子的心情,才是引導孩子向善的關鍵。

想要讓每一段人際關係都達到完美的狀態,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要讓這些關係保持穩定的平衡,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強求,而是要放鬆心情,用柔和的態度與人相處,享受交往的過程,別讓負面的情緒和言語破壞這些關係。這樣一來,一切都會變得輕鬆自然。

近幾年,我開始過著隨性自在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或是社會的期望。我不設限,不期盼,以真心對待每一個人,並接納各種可能性。我嘗試在生活周遭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夠感到自在舒適。然而,幾年後,我終於發現,當自己處在於關係的動態平衡時,正是和周遭的朋友一年見一次面。

我想,這是與我的個性有關。我的情感豐富,思考細膩,非常崇尚自由,不太喜歡過於頻繁的社交,而且只願意談論有意義的話題,不喜歡花時間在膚淺的應答上。這些特質綜合起來,使我成為一個典型的宅男,與朋友間的交往也顯得淡泊,只有我約人,沒有人約我。起初,我還無法適應這樣的孤獨,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讓沒有人記得我。但是,漸漸地,我開始明白,這種似乎有點疏離的關係,可能正是最適合我的。它可以避免我無法應對的熱情和壓力,讓我保持清醒和自在,同時也留下了真摯而長久的情感。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分享,當我終於找到了與世界最適合的距離,情感的流動也進入了一種動態的平衡,這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已經習慣了獨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2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行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22
放鬆,不僅是為了解開自己內心的糾結,亦是為了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嫌隙,不管再怎麼根深蒂固,到此為止。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6
如果放鬆是身心的和解,那麼和解之後,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啟。如何將無限的可能性用於身心的和諧與同步,促進意識的流動,開展肉體的潛能,這便是生生之法的基礎運用欲達到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2025/02/04
我很少談時事,此後也不例外,今日不能免俗地談一談人生的無常,以及如何從容面對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穩定,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一種關係的階段,還是一種心理狀態,還是一種生活型態?
Thumbnail
穩定,指的到底是什麼呢? 是一種關係的階段,還是一種心理狀態,還是一種生活型態?
Thumbnail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Thumbnail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Thumbnail
實踐開放式關係三年多,目前進入穩定關係的員工(男友),年資有三年多到半年多的,共通點是這些員工(男友)全都曾主動表態有「愛到無法分離」的感覺(每個人說法不同,但主要意涵類似),也都讓我有「對方隨時都可以接住我」及「我也隨時都願意接住對方」的感覺。 擁有高度安全感和穩定度的關係,可能也是滿多人在經營關
Thumbnail
實踐開放式關係三年多,目前進入穩定關係的員工(男友),年資有三年多到半年多的,共通點是這些員工(男友)全都曾主動表態有「愛到無法分離」的感覺(每個人說法不同,但主要意涵類似),也都讓我有「對方隨時都可以接住我」及「我也隨時都願意接住對方」的感覺。 擁有高度安全感和穩定度的關係,可能也是滿多人在經營關
Thumbnail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自己與對方間的平衡,嘗試控制彼此間的距離,就像是在跳恰恰一樣,盡可能不踩到腳、一進一退維持著平衡。 舉例來說,長大之後之後結婚生子有了自己家庭,與另一半希望能住在雙方都上班方便、通勤減少的地方,但對爸媽來說他們希望即便結婚生子也應該留在身邊,有個照應等等,親情勒索的羈絆,就造成了
Thumbnail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自己與對方間的平衡,嘗試控制彼此間的距離,就像是在跳恰恰一樣,盡可能不踩到腳、一進一退維持著平衡。 舉例來說,長大之後之後結婚生子有了自己家庭,與另一半希望能住在雙方都上班方便、通勤減少的地方,但對爸媽來說他們希望即便結婚生子也應該留在身邊,有個照應等等,親情勒索的羈絆,就造成了
Thumbnail
在生活中取平衡, 在內外在中取平衡, 在自己狀態混亂...
Thumbnail
在生活中取平衡, 在內外在中取平衡, 在自己狀態混亂...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Thumbnail
規則就是:考試的時候不要談戀愛、每堂課都要出席、我們要做個正向的人,諸如此類換個環境,就會變體的東西。
Thumbnail
讓主控權不斷擺動,彼此從關係中獲得舞台,讓感情不處於波濤不興的狀態。 真正的快樂來自坦然自在的心態,不是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
Thumbnail
讓主控權不斷擺動,彼此從關係中獲得舞台,讓感情不處於波濤不興的狀態。 真正的快樂來自坦然自在的心態,不是接受外在事物的刺激。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Thumbnail
在人際互動裡面,你大部分是比較主動聯絡朋友的還是等他朋友聯絡自己? 隨著年齡慢慢增長,有些人際關係變成一種距離友誼,也你就是可能不常聯絡,但是一聯絡上了就可以無話不談聊很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