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平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我小學時學習到「動態平衡」這個詞後,我便愛上了它。我覺得這個詞完美地詮釋了一個令人嚮往的理想狀態,即好的狀態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需要不斷地理解和調整才能維持。
處於動態平衡的關係是最自在的,沒有欠債或期望。所有關心都是真心,每一句話都是發自肺腑。兩個人的心靈總是開放,不需要隱藏或偽裝,即使有不同意見,也能快速磨合。
人生充滿變數,包括外在和內在的因素,如春天櫻花的飛舞,東岸海潮的波動,每一刻都是不同的。因此,與任何人建立關係都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面對著人性中的複雜和環境中的變化。如果想把關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並且持續長久,就更難了。
為了讓關係始終如初,需要雙方情感的流動速度相等。人是多變的,難以掌控,為了實現情感流速相等,兩個人都需要小心地感受彼此的狀態,用心傾聽,經常坐下來溝通,從日常對話中了解對方的訊息,感受彼此的身心狀況,然後調整自己的頻率,以相互配合。
要實現這一點並不簡單。探知無形的情感流動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門檻了,要將兩人的情感流速對等同步,並維持幾年甚至幾十年,更加困難。
再難,也是從跨出第一步開始。這個關鍵的第一步,是感受。放下所有期望和偏見,不要預設事情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只是淡淡地聆聽,感受對方的肢體和言語,就像初春的暖陽能夠融化冬季的濕寒一樣。
第二步、以及餘下的每一步,就是維持一種不期不盼的心態,日復一日,直到關係終結,或是死亡降臨。
當涉及到多個人時,要做到不期不盼就變得更加困難。對於陌生人,維持動態平衡似乎並不難,只要對方不侵犯你的界限,不會有太多問題。但對於權力不對等的人,例如上司,或是與你有緊密關係的人,例如家人,或是只在特定時間才會見面的親戚,如何維持動態平衡就需要更多耐心和努力去面對每次交流。
當牽涉到權力和親情時,情況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當你是公司老闆、案主,或是你的父母、伴侶、那些每年見一次面且往往不知收斂的親戚時,他們可能有許多期待,並且或好意、或惡意,或是不負責任地把框架套在你身上。這時候溝通似乎也不能起到太大效果,反而耐心往往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沈穩地迎向每次交流,同時不要對他們的改變抱有任何期待,這也許是對彼此最溫柔的方法。
對孩子抱有期待,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作為父母,你希望孩子認真讀書,找份好工作,負責任,不要傷害他人,做一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但事實上,事情並不總是如此理想。放下期盼,孩子不會變壞。接納、寬容、同理、適時的鼓勵和陪伴,以及用心感受孩子的心情,才是引導孩子向善的關鍵。
想要讓每一段人際關係都達到完美的狀態,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要讓這些關係保持穩定的平衡,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強求,而是要放鬆心情,用柔和的態度與人相處,享受交往的過程,別讓負面的情緒和言語破壞這些關係。這樣一來,一切都會變得輕鬆自然。
近幾年,我開始過著隨性自在的生活,不再在意他人的眼光或是社會的期望。我不設限,不期盼,以真心對待每一個人,並接納各種可能性。我嘗試在生活周遭維持著一種動態平衡,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夠感到自在舒適。然而,幾年後,我終於發現,當自己處在於關係的動態平衡時,正是和周遭的朋友一年見一次面。
我想,這是與我的個性有關。我的情感豐富,思考細膩,非常崇尚自由,不太喜歡過於頻繁的社交,而且只願意談論有意義的話題,不喜歡花時間在膚淺的應答上。這些特質綜合起來,使我成為一個典型的宅男,與朋友間的交往也顯得淡泊,只有我約人,沒有人約我。起初,我還無法適應這樣的孤獨,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讓沒有人記得我。但是,漸漸地,我開始明白,這種似乎有點疏離的關係,可能正是最適合我的。它可以避免我無法應對的熱情和壓力,讓我保持清醒和自在,同時也留下了真摯而長久的情感。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分享,當我終於找到了與世界最適合的距離,情感的流動也進入了一種動態的平衡,這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已經習慣了獨處。
avatar-img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行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謂觀想,即是合攏雙眼,不觀不想,任由身在虛空,用心感受,如此一切該發生之事皆會發生,一切心念將有問必答。
那位年輕人將分類放好的食物盡數裝入一個小塑膠袋裡,又把清水灑了一地,分明不想給浪狗吃喝。 阿姨急了,拖著菜籃返身要和年輕人理論,那人不理,轉身欲離。
最佳的狀態,並非將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任由因緣自在流淌,鬆到無一念可執,才是人應有的姿態。
身而為人,永遠無法徹底理解另一個人,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如同懸浮的微塵隨風浮沈,偶然貼近,又隨即疏離,始終沒有觸及的一日。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所謂觀想,即是合攏雙眼,不觀不想,任由身在虛空,用心感受,如此一切該發生之事皆會發生,一切心念將有問必答。
那位年輕人將分類放好的食物盡數裝入一個小塑膠袋裡,又把清水灑了一地,分明不想給浪狗吃喝。 阿姨急了,拖著菜籃返身要和年輕人理論,那人不理,轉身欲離。
最佳的狀態,並非將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任由因緣自在流淌,鬆到無一念可執,才是人應有的姿態。
身而為人,永遠無法徹底理解另一個人,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如同懸浮的微塵隨風浮沈,偶然貼近,又隨即疏離,始終沒有觸及的一日。
迷惑,完美描繪了我的大半人生。
生與死,是人生大事,所有問題依它而生,所有解答亦指向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主辦單位#作者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Queen 方格女王是誰?所有為了女性而寫、身為女性而寫的創作者,都是 Queen! 來寫吧!為女性而寫!突破性別框架的日常經歷、職場挑戰、月經謠言終結者,凍卵、懷孕、育兒經驗分享⋯⋯所有成為「她」的人生抉擇,都值得紀錄。 voucs Queen 的一百萬種故事,因你而完整 😍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含 AI 應用內容
#創作#主辦單位#作者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Queen 方格女王是誰?所有為了女性而寫、身為女性而寫的創作者,都是 Queen! 來寫吧!為女性而寫!突破性別框架的日常經歷、職場挑戰、月經謠言終結者,凍卵、懷孕、育兒經驗分享⋯⋯所有成為「她」的人生抉擇,都值得紀錄。 voucs Queen 的一百萬種故事,因你而完整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五行之道,陰陽互生,無窮無盡。AI之道,邏輯與哲學共震,無問西東。
Thumbnail
以前跟著我的助理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傳訊息問我「怎麼把壓力轉化成心力」,我其實也沒有完美的答案,但給了她幾點想法參考 1.不要「堅持」,要「喜歡」: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想想這些事為我們帶來的學習、成長,喜歡了就不用堅持,只是「順手」 2.不要想著消除焦慮,而是跟焦慮共處⋯⋯
Thumbnail
「我喜歡的關係是一種動態平衡,不想一直被追,也不想一直追人,我想要一起跑」他帶著理想說著,當時我略感負擔的聽著...
Thumbnail
在感情中,許多人都曾經試圖改變對方,想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伴侶。然而,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導致雙方壓力增加,甚至引發更多的矛盾。事實上,好的感情並不需要兩個人完全融為一體,而是應該保留各自的空間和個性。這樣的相處方式不僅能讓感情更加穩固,還能使彼此感到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現在,讓我們換一個檢視關係的視角!從順著時間走,改為反過來思考(假設)許多關係在一開始(至少頭一年)其實已經找到一個「彼此之間」的平衡 [註1],由理想化或投射之類所造成的問題其實早已消退,因此我們可以改為去問:   是什麼讓這個原有的「平衡」開始變得「失衡」呢? 原本平衡中「有效」的關係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從宇宙日來看,主印記「白狗」的左邊是「黃太陽」:宇宙之火,右邊是「紅月」:宇宙之水;而從我的流日來看,主印記「紅龍」左邊是「藍猴」:遊戲與穿越幻象,右邊是「白鏡」:秩序與內觀。一火一水,一動一靜,可不就是動態平衡嗎!這讓我想到《易經》的水火既濟與水火未濟,若說萬物相生相剋,吉凶何嘗不是相生相剋呢?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五行之道,陰陽互生,無窮無盡。AI之道,邏輯與哲學共震,無問西東。
Thumbnail
以前跟著我的助理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傳訊息問我「怎麼把壓力轉化成心力」,我其實也沒有完美的答案,但給了她幾點想法參考 1.不要「堅持」,要「喜歡」: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想想這些事為我們帶來的學習、成長,喜歡了就不用堅持,只是「順手」 2.不要想著消除焦慮,而是跟焦慮共處⋯⋯
Thumbnail
「我喜歡的關係是一種動態平衡,不想一直被追,也不想一直追人,我想要一起跑」他帶著理想說著,當時我略感負擔的聽著...
Thumbnail
在感情中,許多人都曾經試圖改變對方,想要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伴侶。然而,這種做法往往適得其反,導致雙方壓力增加,甚至引發更多的矛盾。事實上,好的感情並不需要兩個人完全融為一體,而是應該保留各自的空間和個性。這樣的相處方式不僅能讓感情更加穩固,還能使彼此感到更加輕鬆自在。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人們對情緒釋出,真的非常的奧秘,一個心情一來便可以改變關係狀態,尤其當人們彼此都不太熟的狀態,就是因為不熟更要仔細觀察,掌握最適當平衡。 上面說的平衡是指溝通,最舒適溝通取決雙方兩者之間對於界定,有些會認為沒有什麼重要而隨性聊天,如有共識便可以兩者愉快地對談。 但有少部分人彼此都不熟的狀態就因為
Thumbnail
「現在,讓我們換一個檢視關係的視角!從順著時間走,改為反過來思考(假設)許多關係在一開始(至少頭一年)其實已經找到一個「彼此之間」的平衡 [註1],由理想化或投射之類所造成的問題其實早已消退,因此我們可以改為去問:   是什麼讓這個原有的「平衡」開始變得「失衡」呢? 原本平衡中「有效」的關係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大家探討與人相處時的情感表達與距離調整,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聯繫。作者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也反思了自己的情感表達是否適度。文章中還提及了社交冷漠的現象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這是一篇關於情感與人際關係的深入探討。
Thumbnail
從宇宙日來看,主印記「白狗」的左邊是「黃太陽」:宇宙之火,右邊是「紅月」:宇宙之水;而從我的流日來看,主印記「紅龍」左邊是「藍猴」:遊戲與穿越幻象,右邊是「白鏡」:秩序與內觀。一火一水,一動一靜,可不就是動態平衡嗎!這讓我想到《易經》的水火既濟與水火未濟,若說萬物相生相剋,吉凶何嘗不是相生相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