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與他們的產地:6張圖看懂全球教育科技新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教育科技」近年來風起雲湧,在台灣,教育平台Hahow(好學校)今年初剛獲獨1億台幣的A輪募資。再看中國,淘寶在3月成立教育事業部,預計未來三年要幫助上千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另外,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則率先承認「得到App」的學分
一直以來,除了常見的交通跟電信建設,教育及醫療,也是所有國家內政的重點支出,更是許多個人、公司及家庭願意自掏腰包換取優質服務的支出項目,尤其是「教育」:個人為了加薪,公司為了提升員工職能,國家為了提高人民素質,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的預算都隨著社會經濟成長持續增加。
根據專注于教育投資的Holon IQ統計,全球的教育總支出從2000年初的2.8兆美元以每五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在2030年達到10兆美元的規模,約占全球GDP 4-6%。光是美國一年在教育相關的支出,就高達1.2兆美元,約占GDP 6%。
而相較于同樣被視為國民基礎服務的醫藥行業(每年10兆美元市場規模,對應總體醫療行業高達5兆美元的市值),教育行業內諸多公司的加總的1500億美元市值,與每年的6兆的市場規模不成比例。
由於教育的特殊屬性,許多國家的中小學甚至高等教育,傳統上並不與商業接軌,教育支出多由各國政府「買單」,但由於市場性不足且缺乏透明,常常難以追蹤成效以及資金使用效率。
對於投資者而言,也意味著挖掘巨大商機的機會,結合資本與新興技術及商業模式的力量,重新思考教育這個古老的行業中諸多細分領域:從正規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成人培訓,甚至企業培訓以及補教行業,都存在顛覆的可能性,提供能與政府主導的學校形態或現存勞工培訓系統,共存互補的新教育服務。
其中,最重要的工具當然是網路科技,根據Holon IQ統計,教育行業的數位程度低於5%,在21世紀的今天,教室的形態跟學習的方式,依舊跟一兩百年前「大同小異」。即使在美國1.2兆美金的教育支出裡,也只有3%用在教育科技上。
2010年之後,在手機、平板及電信網路技術的普及基礎之上,大批科技創業團隊以及風險創業投資投入,為教育生態圈催生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並將提高教育科技在整體教育支出中的占比。
光是在美國,如果Edteh公司能由3%提升到30%,就意味著3000億美元的增量市場,足以催生300家獨角獸級的新公司。
數位技術與教育領域結合,主要加速以下幾大商機:

1. 新形態的師生媒合平台及個人化學程

跨國/跨時區考試準備平台(如來自印度的BYJU’S、已被教科書巨頭WILEY收購的Knewton)、K-12線上課程(Khan Academy, zyBooks)、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 VIPKids)、程式學習平台(CodeAcademy, Udemy, 被Chegg以一億美元收購的Thinkful)、顛覆傳統高等教育的微學位(Micro Degree)學士碩士級課程Coursera, EduX, Degreed、在職或轉職員工培訓技能升級(OnCourse Learning, Reveture, Guild Education)以及職場教練(VineUP)、個人興趣學習(MasterClass),都以真人即時或預錄影片內容,結合個人學習旅程管理系統,讓學生掌握學習節奏,並接觸到以往由於國界,物理距離或預算限制而無法觸及的師資及內容以及具全球知名度的學分或學位證書。

有些平台提供標準化的授課內容,搭配助教遠距指導,降低因講師流動而產生教學品質波動風險。有些平台則更像一個教育內容市集,讓學生自由更換老師以及該老師所教授的內容(例如來自台灣的Amazing Talker

2. 新媒介所催生的新學習體驗 :

有新創公司結合VR虛擬實境AR,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技術,也有利用機器人技術,或採用遊戲化(Gamification)邏輯開發適合不同年齡段的語言類,科學類甚至程式或基礎醫學課程,提高學習過程的趣味度,並大幅降低教室建制成本。代表型公司如Jabster, 台灣的PaGamO, 以及筆者先前任職的wonder workshop

3. 線上及線下的融合體驗:

許多補教巨頭如中國的新東方(NYSE: EDU), 好未來等公司,大規模開發線上課程及系統,彌補名師人數不足、無法在所有都市開設實體教室等傳統問題,並借力線上平台,記錄必評測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還有不存在實體校區、以世界為教室,並深度運用網路系統作為學習及協作平台的新形態大學Minvera School

4. 用於學校或教室管理的工具型平台:

如用於師生互動的社交平台Edmodo, ClassDoJo, 數位化學校行政體系的FrontLine Education等。
輕資產、高成長,又具網絡傳播效應,以SaaS雲端商業模式運營的新創企業,一直深受創投基金青睞,因此當網路軟體業人才進軍教育科技行業時,當然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生態圈裡的玩家們進場。
十年內,專注教育新創的新媒體EdSurge, 芥末堆(JMD.com),專注投資早期教育新創的新基金(Learn Captail, Owl Ventures, RETHINK Education, GSV Ventures)紛紛設立,傳統教育巨頭(Pearson, Wiley, 新東方)、科技公司及創投也增添關注教育賽道的投資經理,投資銀行高盛承銷部設立關注教育新創IPO案的團隊,市場上也出現專門搓和上市企業與新創併購案的精品型投資銀行,近年來一些大規模的私募基金(General Atlantic)、避險基金(如Tiger Capital)直接投資部門,甚至新加玻主權基金淡馬錫也進場佈局,加速教育市場的資本化過程。
經過將近十年的發展,Edtech/教育科技產業已有超過25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根據研究機構Holon IQ的統計顯示,教育新創科技產業的年度投資金額從2010年的5億美元左右,於2018年攀升至82億美元,光是2018年就有超過27家公司單筆融資超過5000萬美元,占了年度融資將近50%左右。
不過,大部份的融資都被中美兩國的公司吸收。
創投資金或企業的策略投資部持續加碼頭部領先企業,也在短期內催生了許多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unicorn),除了中美之外,印度、巴西跟日韓也慢慢出現許多教育新創。
目前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教育新創以印度的BYJU'S為首,估值80億美元,股東陣容包括臉書創辦人家族的基金會、中國互聯網巨頭騰訊、老牌基金紅杉資本,光速資本以及私募基金General Atlantic另有至少8家中國教育新創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多聚焦于幼稚園至高中(K-12)。
美國教育新創獨角獸,則多以高等教育的替代方案(如Coursera)以及員工技能教育(Guild Education 2019年1億5000萬美元,估值10億美元)為主。
接下來,雜學校將深入分析這些教育新創以及他們背後的資本玩家們,敬請期待。

Brian Yang
六歲女兒的大玩偶,輕度教養焦慮的中產家長。參與數位廣告公司cacafly的早期創辦後,闖蕩歐美及中國,有十年以上的企業創投及投後運營管理經驗。曾協助美商Wonder Workshop完成數千萬美元的B/C輪融資及亞太市場運營。現任交大科管所/GMBA兼任助理教授,時代基金會YEF/Garage+業師。堅信數據,熱情,分享以及行動的力量。
責任編輯:羊正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美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發展和倡議,展現了對 AI 和 EdTech 教育科技的重大承諾。政府積極推動教育科技整合,並通過倡議和法案確保全面發展和利用 AI 技術,以提升學習效果和增強教育公平性。該文章重點介紹了多項主要政策和計畫,以及教育科技的重大發展趨勢。
Thumbnail
EdTech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突破發展,成為教育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現代的教育科技包括個性化學習、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應用,將為未來的學習者提供更多元、互動性極強的學習體驗,也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本章將介紹 EdTech 如何一路走來,以及在生成式 AI 時代中將何去何從的議題....
Thumbnail
Hour Eureka專業菁英團隊 培育未來資優教育人才。隨著少子化的趨勢,家長們對於子女的教育投資和關心日益增加。在這背景下,對於資優孩童的教育與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這群有特殊需求和天賦的學生,如何確保他們獲得適當的指導,已成為許多家長的主要考量。 台南Hour Eureka是由經濟部認許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關於國家教育研究院研擬數位教科書政策的問題,我們認為在面對類似的數位化政策,台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從來都不是硬體設備不足或缺乏,更多的是制度是否支持、社會是否接納。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美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發展和倡議,展現了對 AI 和 EdTech 教育科技的重大承諾。政府積極推動教育科技整合,並通過倡議和法案確保全面發展和利用 AI 技術,以提升學習效果和增強教育公平性。該文章重點介紹了多項主要政策和計畫,以及教育科技的重大發展趨勢。
Thumbnail
EdTech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突破發展,成為教育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現代的教育科技包括個性化學習、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應用,將為未來的學習者提供更多元、互動性極強的學習體驗,也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本章將介紹 EdTech 如何一路走來,以及在生成式 AI 時代中將何去何從的議題....
Thumbnail
Hour Eureka專業菁英團隊 培育未來資優教育人才。隨著少子化的趨勢,家長們對於子女的教育投資和關心日益增加。在這背景下,對於資優孩童的教育與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對於這群有特殊需求和天賦的學生,如何確保他們獲得適當的指導,已成為許多家長的主要考量。 台南Hour Eureka是由經濟部認許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