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規模「線上高教」封測之後

更新於 2020/09/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因為新冠肺炎的爆發,2020年,無論對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年紀的人來說,都是難忘的一年。短短半年,全球確診人數已經超過千萬,許多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經濟停滯、街頭冷清。但除了公衛醫療體系與總體經濟的危機,從飲食作息到教育娛樂,所有人的生活無一不被社交疏遠跟居家避疫的措施影響。
從幼兒園到中小學、從大學到所有研究機構,實體課程與交流活動全部停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教育、在家自學與遠距交流方式,同步在每個時區開始進行。
雖然,線上教育和數位學習並非因為疫情而起,但導致疫情如此嚴重、擴散如此迅速的許多因素,也跟科技脫離不了關係。大量而頻繁的人際互動,從鄉村移動到都市的集中趨勢,以及廉價航空興起造就的大量跨國差旅行為,一方面是來自工業化與資訊化的文明發展,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傳統生活型態以及跟土地牢牢附著的關係逐漸鬆脫。而這些,似乎也跟教育的長期趨勢雷同。

教育的本質:知識、資訊、經驗、網路

高等教育的興起與普及,來自對知識的探索與經驗的追尋,更來自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要。在工業革命席捲全球、資本主義造就大國的數百年之間,高等教育成為菁英的搖籃、階級的門檻,某方面因為新理論與理想的實踐而創造了新的平等機會,但某些時候卻也彰顯了階級流動的困難。
彼時,台灣高等教育的改革核心,在於推倒入學的高牆,但在歐美卻早已進入產學交流、創投互惠的階段。
事實上,二十世紀才開始在美國興起的創投產業跟新創生態系,緣起於私立大學的校務基金投資於校友創業所產生的績效與正向循環。也因為美國私立大學的資源需要自行籌措,加上投資績效正面與資本市場參與的雙重因素,帶動了之後的企業投入與創業風潮,並造就了矽谷的典範轉移
這跟多數國家是由政府或企業先參與,再導入高等教育或育成機構的模式完全不同,史丹佛也藉此在二十世紀後半的50年內,透過參與新創生態系、鼓勵學生與教師的創業創新、藉由校友捐贈與基金投資的績效回饋,一舉從排名居中邁向頂尖大學。
時至今日,我們還認為大學應該教創業;事實上,大學只能培養師生勇於創新跟取得資源。
此外,二十世紀末數位科技的興起,加上冷戰時代結束,帶來一波自由主義的希望與階級流動的契機。從網路時代的濫觴,高等教育就是網路世界的孵化空間,造就產業所需的工程師、創業者、投資人與核心使用者。隨著千禧年的網路泡沫化,大量的內容創作與曝光機會首度來到消費者手中,伴隨智慧手機與平板的崛起,數位科技造就的不再只是資訊的閱聽者,更多的是留下數位足跡與普羅內容、再轉化為消費商機的數據生產鏈。指數型成長不只是在半導體產業發生,也帶動了網路平台、電子商務、行動下載、數位內容、雲端服務,現在我們所熟悉的一切,都不過在30年內發生。

數位科技推動線上教育,但遠距工作起飛才是關鍵

隨著創作與閱聽型態的改變,人類對於資訊、知識與經驗的獲取通路,有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巨大改變。如同印刷術在歐洲推動了文藝復興與科學文明,知識擴散人口不過是由數千人到數十萬人;摩爾定律造就的數位科技,在30年內讓全世界上網人口由300萬進展到30億,不僅改變了資訊傳遞的方式,更將改變人們學習的模式。
這也就是翻轉教學在疫情之前正在發生的故事情節。線上教育與遠距教學早已隨著數位科技而普及,但多數教學環境與教學者,都還是熟悉於實體的教學模式,無論基於教學習慣或轉換成本偏高,某方面也抵擋著數位化的浪潮。但這其實都是缺乏優化因子與動力,或者把數位學習當成實體教育的補充或補救方案的結果。
而高等教育的學習環境與目標,更不僅止於知識的採集與內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腦力激盪、創意激發、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尤其歐美的高教,非常看重課堂表現與學生參與度,在數位學習僅止於隨選內容教學或線上測驗方式時,互動與批判性經驗的缺乏,是多數高等教育機構與教育者對數位科技抗拒的基本原因。
但隨著遠距工作模式的誕生與普及,線上團隊同樣需要大量的腦力激盪、協同創作與專案管理,產業團隊所需要達成的互動深度與強度,甚至都比教育環境還要更高。
也因此,新一代的遠距會議平台、雲端工作套件與專案管理工具,都已經發展完成,伴隨著寬頻行動網路及高效雲端服務,線上教育早已到達可以普及的門檻,缺的只是一次大規模使用的需求。
下一次要看到這樣的UC Berkeley,不知道要多久之後了|Photo credet: shutterstock
以筆者目前在加州柏克萊地區從事訪問研究、卻因為防疫措施只能在家工作跟遠距會議的狀態來說,不僅學校的課程與活動都改為線上(多數以Zoom或Google Meet進行),兩個學齡孩子的公立學校課程與夏令營也都改為線上跟自學模式。而全球的新創加速器、相關論壇、會議與課程,也都全部轉為線上。無論是原本就已經具有相當學生基礎的Khan Academy或者各大學的開放課程,或者新開設的各種線上進修資源,相較於過去的使用人數與體驗都大幅增長,而我個人認為即便疫情結束,許多事情都會回不去了。
事實上,在高等教育相對昂貴、交通與住宿成本都高的歐美,線上學習早已成為許多專業人士或一般人進修的選擇,在亞洲也有許多人透過線上來完成歐美的遠距課程。疫情爆發只是臨門一腳,讓原本就已經蓄勢待發、萬事俱足的數位學習環境,無論是內容、工具或平台,都有了一次大規模壓力測試與使用者回饋的機會。

線上的崛起,意味著線下的「稀缺」

在疫情爆發前,高等教育就已經充滿需要改革的聲音,不單只是台灣,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都有各自的問題。無論是學費偏高、效益偏低、階級壟斷或種族配發人數等議題,都不會因為數位學習方式的出現而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大規模、長時間的遠距型態或混和模式,將是短期內的常態。也因為量變與質變同時發生,伴隨著工作與生活型態的轉型,高等教育將邁向新的階段。
如同製造業的去全球化、醫療體系的去中心化,高等教育也將邁向這些不可逆的趨勢。知識不再是課堂唯一的核心、教室不再是學習環境的主體,當學生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並且預期線上與遠距的環境是諸多方案的某種選擇後,大學的實體資源投入、學費設計與師資規劃,都將有一定規模的改變。
今年下半多數歐美大學都將採用混和式或純遠距方式教學,學術會議應該也都維持線上方案。
當留學生開始問「我為什麼要花250萬唸線上課程?」的同時;反之,實體交流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在後疫情時代將更顯珍貴與重要,人們在彼此能近距離見到的時候將不再浪費時間,而更珍惜相處的時光與交談的片刻,團隊合作與人際互動,在未來的高教將更顯得重要。
回到疫情,在全球的肺炎風暴中,唯有少數幾個國家因為超前部署,防疫做到滴水不漏,或者提前解封、或者如台灣一般,除了人人戴起口罩、天天提高警覺,但起居生活、工作教育一切如常。這個「例外」,多年後回頭來看,是否會讓台灣如同當年躲過亞洲金融風暴一般,再一次錯失了改革的動力與先機?

詹益鑑
UC Berkeley訪問學者,專注於數位健康與智慧醫療領域,曾任BioHub Taiwan助執行長、AppWorks合夥人,熱愛閱讀、旅行與鐵人運動,自許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及社會工程師。
責任編輯:羊正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次口罩國家隊中,技職教育所培育出的技術人才確實獲得讚揚,可是被讚揚的,仍然是一種視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思維,用白話來說,就是「你的技術很會賺錢,但你的價值就是賺錢」,但事實上,技職的價值不只如此⋯⋯
「教育科技」近年來風起雲湧,在台灣,教育平台Hahow(好學校)今年初剛獲獨1億台幣的A輪募資。再看中國,淘寶在3月成立教育事業部,預計未來三年要幫助上千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另外,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則率先承認「得到App」的學分⋯⋯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在這次口罩國家隊中,技職教育所培育出的技術人才確實獲得讚揚,可是被讚揚的,仍然是一種視為「產業與經濟的附庸」思維,用白話來說,就是「你的技術很會賺錢,但你的價值就是賺錢」,但事實上,技職的價值不只如此⋯⋯
「教育科技」近年來風起雲湧,在台灣,教育平台Hahow(好學校)今年初剛獲獨1億台幣的A輪募資。再看中國,淘寶在3月成立教育事業部,預計未來三年要幫助上千家教培和知識付費機構獲取10萬名以上新生;另外,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的華東師範大則率先承認「得到App」的學分⋯⋯
教育的任務,不是培養出順服現況的下一代,而是陪孩子擴充他的經驗,用他的經驗跟前人知識結晶做比對,然後協助孩子有「韌性」的長出「面對未知的能力」。 如果我們的國民教育體制,對小孩的心智鍛鍊少,行為控制多,讓小孩學了很多已知的「什麼」,卻丟失了面對未知問「為什麼」的能力,這是反教育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EdTech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突破發展,成為教育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現代的教育科技包括個性化學習、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應用,將為未來的學習者提供更多元、互動性極強的學習體驗,也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本章將介紹 EdTech 如何一路走來,以及在生成式 AI 時代中將何去何從的議題....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上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我是疫起之後才接觸到的 記得一開始的線上聽課很不適應 只有老師的感覺 哪怕有很多人在線上一起聽課 少了實體的互動 我甚至無法得知一起上過二十堂課的人 到底是何方神聖 長得樣子是如何 所以那2年的生活 給我的印象是
Thumbnail
「線上課程」在後疫情的時代,因著其節省補習時間、接觸最佳師資,成為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的方式。門拓因此整理了實體(補習班、家教)及線上課程的優缺比較,幫助大家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攸關一國人力資源素質的良瓠,各國政府無不嚴正以對。疫情期間的 EdTech 教育科技發展與近來生成式 AI 的發展,各國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政策與發展策略?本章以宏觀的視野,探討了美英歐盟日韓新中....等世界各國的 EdTech 及 AI 教育政策與重大計畫....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EdTech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突破發展,成為教育領域的一股強大力量。現代的教育科技包括個性化學習、虛擬實境等新技術應用,將為未來的學習者提供更多元、互動性極強的學習體驗,也引起投資者廣泛關注。 本章將介紹 EdTech 如何一路走來,以及在生成式 AI 時代中將何去何從的議題....
Thumbnail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線上課程」已不再是備案,而是成為了教育和企業培訓的主流趨勢。 但許多企業仍在猶豫「應該選擇線上課程還是傳統的實體課程?」 因此,本文將在短短3分鐘內盤點兩者的優缺點,幫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無論您是企業主想提升員工技能,還是個人尋求自我提升,這篇文章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洞見。
Thumbnail
臺灣自從解嚴之後,便逐漸開始實施教育改革,最大的起始點是「國民義務教育」。隨著社會風氣逐漸開明,國與國之間因著網際網路和交通的革新,更加地無遠弗屆,這種「全球化」的現象也對我們的教育觀念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