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CFP的日常】健身房重訓教我的理財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 Unsplash
作者 : 蔣竣植 (CFP)
最近每天泡在健身房重訓,不外乎為了讓身體更好,頭幾次請了教練說明各重訓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身體各部位正確的訓練觀念,不禁讓我開了眼界,也了解到原來重訓也是一門學問。
  • 理財基礎力
在重量訓練之前可先跑步10~15分鐘左右,一方面訓練心肺功能,另方面藉此熱身。結束之後透過收操伸展以舒緩緊繃、高張力的肌肉,藉此放鬆以減少受傷、痠痛的機會。
理財方面的熱身,就是投資理財的基本觀念。財務諮詢那麼多年來,發現到財務上所犯的錯誤,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很多只是生活上的壞習慣導致財務的紊亂。但若僅是理財的基本觀念,為何還會犯錯呢?原來,就因爲是基本觀念,所以很容易被輕忽。唯有將基本觀念時刻提醒並植入腦中,執行時才較不容易偏頗。
而理財方面的收操伸展,對個人的財務而言,就是定期檢視財務相關狀況。收支是否平衡有結餘?淨資產是否有所增長?若否,原因又是為何?投資,無論獲利還是虧損,更是需要檢討操作的過程,才能有機會讓下一回的投資能有更好的績效表現。該不會將每次的投資表現,都歸向「運氣」這個因素吧?
  • 理財平衡力
為了穿衣的體態好看,常會因此訓練胸肌,但教練提醒別忘了背肌的訓練也很重要,讓身體的前後肌肉能保持平衡,否則若只著重在正面的胸肌,不小心ㄧ練過頭,就容易出現類似「背著龜殼」的站姿。
財務上的資產配置,意味著過去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決定了未來的財務狀況,更代表著未來財務風險的高低。銀行帳戶中是否有一定比例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負債佔收入的比重是否過高,導致生活及工作壓力過大?投資部位是否佔有一定的比例,讓未來有可供運用的資金?而保險的比重亦不能輕忽,以轉嫁未來的可能風險。
其中,若再細究上述的投資,其配置比重也關係到未來在投資時能否承受波動風險。投資其實一直同時存在著「向上、向下」兩個方向,但絕大多數的人僅期待著向上的趨勢,卻輕忽了向下的可能,導致在投資一段時間後,不幸遭遇景氣反轉,讓原本可能的獲利成了「紙上富貴」,甚至是慘不忍睹的「不願回憶」。有效的投資配置及耐心的等待,才能有機會讓投資穩健增長。
  • 理財肌耐力
為何需要重量訓練?教練提到重量訓練的重要性,主要能夠透過身體肌肉的力量保護並支撐著骨頭,以減少未來骨折的可能風險。
財務的保護,在人生的奮鬥期,指的就是透過「保險」這個理財工具,轉嫁未來的可能醫療支出。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傷小病的醫療費用,或許尚能「自行吸收」,但若較為嚴重的狀況,其醫療支出卻有可能因此壓垮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唯有「保險」這個有著槓桿的理財工具,能降低因醫療費用所帶來的財務衝擊。
若已處於閒雲野鶴、悠遊自在的退休期間,資產能否有效的傳承,是需要妥善規劃的。畢竟辛苦了大半輩子,起先可能透過勞力所累積的資產,再藉由理財讓資產增值,莫不希望這些資產能傳承給下一代。但相較於傳承時稅賦的問題,下一代能否妥善運用並珍惜這筆錢,或許會更令長輩所煩惱。而「信託」就是一種能依委託人意思處理資金的一種理財工具,也能解決上述所擔心在資產移轉後的使用問題。
運動,能雕塑身形並讓身體更健康。財務,相信也值得被調整得更好!試著與我聯絡吧!
georgechiang@mail2000.com.tw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7會員
350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 : 蔣竣植(CFP) 「投資的市場那麼亂,是否有相對穩定的基金可供選擇呢?」 Line的同學群組突然跳出了這樣的訊息。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作者 : 蔣竣植 (CFP) 「腦海中的跑步,並不會使你變瘦!」開車時從廣播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投資不難,難的是你的投資策略是否因人性的動搖。」我上課時常提到這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基金標的千百種,我該怎麼選擇呢?」 一位剛進職場的年輕聽眾前來詢問。 「目標設定」,是每堂基礎投資課程的基本觀念,若沒有目標,投資少了方向,投資也就不會長久。一但有了目標,如同看見靶心,讓射擊有了可瞄準的依據!
作者 : 蔣竣植 (CFP) 「我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不需要這類保險!」 「我覺得身體狀況好的很,不需要吃藥!」 「我覺得投資賺的還不夠多,不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是對專業的不信任。還是,僅是尚未具備「改變」的勇氣?
作者 : 蔣竣植(CFP) 「投資的市場那麼亂,是否有相對穩定的基金可供選擇呢?」 Line的同學群組突然跳出了這樣的訊息。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作者 : 蔣竣植 (CFP) 「腦海中的跑步,並不會使你變瘦!」開車時從廣播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投資不難,難的是你的投資策略是否因人性的動搖。」我上課時常提到這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基金標的千百種,我該怎麼選擇呢?」 一位剛進職場的年輕聽眾前來詢問。 「目標設定」,是每堂基礎投資課程的基本觀念,若沒有目標,投資少了方向,投資也就不會長久。一但有了目標,如同看見靶心,讓射擊有了可瞄準的依據!
作者 : 蔣竣植 (CFP) 「我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不需要這類保險!」 「我覺得身體狀況好的很,不需要吃藥!」 「我覺得投資賺的還不夠多,不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是對專業的不信任。還是,僅是尚未具備「改變」的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前文提到時間投顧創辦人國峰在思考客戶的行為與心態,「為什麼有些客戶遇到事情(波動),會沉不住氣與恐慌呢?」 國峰認為懂投資分為兩個階段,一般所理解的投資理財知識與技巧,其實是種「技能」。但建置在底下的金融素養,是種很早養成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不管你投資技能再好,但面對不確定性時,要怎麼面
Thumbnail
資產配置第一步:每月資產盤點 + 每月收支紀錄(記帳) 資產配置第二步:做好風險管理 所謂的風險管理,就是當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有備援金可作使用。不論是用在自己身上,或是用在家人身上,都是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上週日又外出取材,去上了綠角的退休資產管理課程,這堂課算是3月去上資產配置課程後的進階課程。3月的課程主要是說累積期的資產配置規劃,這次的課程是關於累積期過後,要進入提領期之前的銜接,與提領期的實際做法。
Thumbnail
為什麼要趁早開始理財?現代生活充滿了各種風險和挑戰,例如工作不穩定、醫療費用上漲等等。因此,我們需要提前做好財務規劃,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趁早開始理財,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面臨風險時有更多的應對能力。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
Thumbnail
想問一下大家,每天錢財進進出出,可能是薪水、房租、投資的收入、可能是日常消費、教育金、孝親費、房貸的支出。你有檢視過自己或家裡的財務健康度嗎? 就是做財務健檢,了解財務體質。 理財規畫不是盲目投資,而是先透過盤點自己財務的現況,以及規避會遇到的風險,再計畫完成財務目標,才不會迷失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肌力與體能訓練的起源及其與健美、健力、舉重的異同,以及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用於競技運動表求。 而這個訓練體系不僅適用於競技運動,也對一般健身及日常生活有著正面的影響。
Thumbnail
前文提到時間投顧創辦人國峰在思考客戶的行為與心態,「為什麼有些客戶遇到事情(波動),會沉不住氣與恐慌呢?」 國峰認為懂投資分為兩個階段,一般所理解的投資理財知識與技巧,其實是種「技能」。但建置在底下的金融素養,是種很早養成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不管你投資技能再好,但面對不確定性時,要怎麼面
Thumbnail
資產配置第一步:每月資產盤點 + 每月收支紀錄(記帳) 資產配置第二步:做好風險管理 所謂的風險管理,就是當發生意外的時候,可以有備援金可作使用。不論是用在自己身上,或是用在家人身上,都是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今天療癒的主題是金錢財富 其實提到錢相關,不得不說,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正視自己的「理財觀念」。 我這裡所提及的「理財觀念」不是指投資,而是管理錢財。 在我學習歷程中,似乎沒有印象有人教過我如何理財,只知道收到錢要存起來,只有一個儲蓄的觀念,沒有其他,但其實理財應該從紀錄開始。 你不理「財」,「
Thumbnail
上週日又外出取材,去上了綠角的退休資產管理課程,這堂課算是3月去上資產配置課程後的進階課程。3月的課程主要是說累積期的資產配置規劃,這次的課程是關於累積期過後,要進入提領期之前的銜接,與提領期的實際做法。
Thumbnail
為什麼要趁早開始理財?現代生活充滿了各種風險和挑戰,例如工作不穩定、醫療費用上漲等等。因此,我們需要提前做好財務規劃,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趁早開始理財,可以讓我們在未來面臨風險時有更多的應對能力。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