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英日文描述「進退兩難、舉步維艱」的比喻很有畫面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英日文描述「進退兩難、舉步維艱」的比喻很有畫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課本教的外文字通常是能方便直接轉換(直譯)的單字,所以會教「進退兩難的困境 = dilemma / ジレンマ」,這在快速普及化外文教育的立場上也沒什麼錯。唯一的大致命傷,就是我們不太有機會接觸到其他比較「活」的表達方式,致使國人講的英文,不外乎就是那一套頗具中文特色、比較制式又標準化的教科書英文。

跟人交談以及寫作時,傳達能引起共鳴的「生動畫面」是很重要的事,千言萬語畢竟比不上一個讓所有人都能聯想的畫面。直到最近我透過影視節目和外國文章,終於找到「進退兩難」英日文的其他表達方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4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譯難忘英文達人教室、譯難忘日文達人教室、譯難忘英日文:二刀流必勝自學教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外語自學大丈夫!語感王私藏祕笈
23.0K會員
1.0K內容數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新聞媒體上很常聽到,課本也有教,算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諺語,所以我們會很習慣直接講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但我發現在美國的影視媒體中,還有另一個也很道地的講法,想必知道的國人應該不多。
雜誌社邀稿或找尋新作者時會刊登「徵稿啟示」。徵文有分兩種,一種是學術性的論文,另一種是一般媒體報章雜誌的文稿或是個人著作(非學術性)。大專院校的期刊以及學術性研討會大多會徵求學術性的論文,一般商業雜誌(例如商業周刊或電子業刊物)則是徵求非學術性的文章為主。如果我們要徵稿,要怎麼適當用英文表達?
日本綜藝節目邀請了身材非常健壯的橄欖球國手,把他全身用彩妝塗黑,還上了一點黃銅的金色為底色,讓他在日本知名美術館的一角,扮演一尊希臘雕像。還串通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為遊客導覽這尊「人肉版」雕像,看看遊客會不會發現他是假的。 當他上完妝登場的瞬間,節目在畫面的字幕打上大字體的「對聯」:【鋼的肉體  /
貧富差距已是一個全球化的通病,閱讀國內外的新聞時不時會看到這個字一直被提起,算是新聞用語的常客。慶幸的是,這個專有名詞基本上是可以直譯的,所以比較好學。今天我們來看貧富差距的英日文怎麼說。
「人參」是先前從網路流行,甚至連新聞媒體都會借用的詞。人參味甘又微苦,變成了人生的諧音,一種感嘆詞。有些人甚至會把「參」的卷舌ㄕ音轉變成爆裂的ㄙ音(人ㄙㄣ啊),用這種刻意去除標準化的發音,傳達出人生甘苦滄桑到讓人要哭腔灑淚以至於連發音都不標準的程度。英日文也有類似這種說法。
從小學到的英文告訴我們,away是表示離開、遠離,譬如walk away是一走了之,10 kilometers away是距離10公里遠,send away是送走。但away這個字進到日本,意思就變了。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新聞媒體上很常聽到,課本也有教,算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諺語,所以我們會很習慣直接講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但我發現在美國的影視媒體中,還有另一個也很道地的講法,想必知道的國人應該不多。
雜誌社邀稿或找尋新作者時會刊登「徵稿啟示」。徵文有分兩種,一種是學術性的論文,另一種是一般媒體報章雜誌的文稿或是個人著作(非學術性)。大專院校的期刊以及學術性研討會大多會徵求學術性的論文,一般商業雜誌(例如商業周刊或電子業刊物)則是徵求非學術性的文章為主。如果我們要徵稿,要怎麼適當用英文表達?
日本綜藝節目邀請了身材非常健壯的橄欖球國手,把他全身用彩妝塗黑,還上了一點黃銅的金色為底色,讓他在日本知名美術館的一角,扮演一尊希臘雕像。還串通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為遊客導覽這尊「人肉版」雕像,看看遊客會不會發現他是假的。 當他上完妝登場的瞬間,節目在畫面的字幕打上大字體的「對聯」:【鋼的肉體  /
貧富差距已是一個全球化的通病,閱讀國內外的新聞時不時會看到這個字一直被提起,算是新聞用語的常客。慶幸的是,這個專有名詞基本上是可以直譯的,所以比較好學。今天我們來看貧富差距的英日文怎麼說。
「人參」是先前從網路流行,甚至連新聞媒體都會借用的詞。人參味甘又微苦,變成了人生的諧音,一種感嘆詞。有些人甚至會把「參」的卷舌ㄕ音轉變成爆裂的ㄙ音(人ㄙㄣ啊),用這種刻意去除標準化的發音,傳達出人生甘苦滄桑到讓人要哭腔灑淚以至於連發音都不標準的程度。英日文也有類似這種說法。
從小學到的英文告訴我們,away是表示離開、遠離,譬如walk away是一走了之,10 kilometers away是距離10公里遠,send away是送走。但away這個字進到日本,意思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