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翻譯」-背鍋俠的苦澀,你可曾知道?
avatar-img
George

「即席翻譯」-背鍋俠的苦澀,你可曾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曾幾何時,你懷抱著一個夢想,要成為台灣與世界的溝通橋梁,因而下定決心把外文學好。


苦學多年之後,好不容易得到了一份能夠發揮所長的工作。然而幾場會議下來,你發現在業界實務裡的「即席翻譯」這回事,和你在課堂上或自主練習時完全不同。


在業界打滾多年的工程人員,以為你跟他一樣,對產業製程與技術、以及工廠內部狀況都熟悉得像是吃飯喝水,也以為他隨口說出來的行話、術語你翻起來,跟把「thief」或「泥棒(どろぼう)」翻成「小偷」一樣輕鬆寫意。


而你卻連他說出來的中文都聽不懂……


對方不知道人類的短期記憶有其上限,張嘴說話有如黃河氾濫,把你當成 Google Translate 或是 ChatGPT 在用,哪管你記得住還是記不住……


也有些急性子的人,在你還沒把腦內翻好的東西說完之前,就急忙搶著講話,打亂整個談話內容。


甚至有些人具有相當奇葩的理解和邏輯能力,對你的問題答非所問,你若直接照翻回去給客人,還被誤以為「你是不是根本翻錯」?


你會感到挫折、會自我懷疑,平白無故地背了一堆黑鍋,搞不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是我外語能力有問題嗎?」


在兩種語言系統之間穿梭,在有限時間之內理清紛亂的脈絡,其痛苦並非常人所能理解。


專業、情商、和底蘊,都是這樣磨出來的。


raw-image




avatar-img
George
44會員
65內容數
以簡明的文字,探索心智、思考與知識的本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eorge 的其他內容
成年人的學習本來就該是這樣的精神:「以自己為主導」。
「理解」與「不理解」之間,有著名為「語言隔閡」或「知識落差」的鴻溝。 翻譯、編程、教學,都有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企圖跨越這樣的鴻溝,促進個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學習、合作,甚至進化。
大臣需要皇帝的批准、下屬需要上級的認可,而不是反過來。 有些人只能在你的領地範圍外驚鴻一瞥、不得其門而入,你不需要跟他們爭辯什麼。
永遠試著用「具體」、而且是盡可能大量且充沛的具體,來理解「抽象」概念。
助詞是什麼?助詞和名詞、動詞相比,什麼樣的特性呢?在此,我想用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解析。
一流的創作者,能夠將他們對於人生的深刻體悟,深藏在作品之中。
成年人的學習本來就該是這樣的精神:「以自己為主導」。
「理解」與「不理解」之間,有著名為「語言隔閡」或「知識落差」的鴻溝。 翻譯、編程、教學,都有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企圖跨越這樣的鴻溝,促進個體之間的相互理解、學習、合作,甚至進化。
大臣需要皇帝的批准、下屬需要上級的認可,而不是反過來。 有些人只能在你的領地範圍外驚鴻一瞥、不得其門而入,你不需要跟他們爭辯什麼。
永遠試著用「具體」、而且是盡可能大量且充沛的具體,來理解「抽象」概念。
助詞是什麼?助詞和名詞、動詞相比,什麼樣的特性呢?在此,我想用生物演化的角度來解析。
一流的創作者,能夠將他們對於人生的深刻體悟,深藏在作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