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飾過錯才是真正的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credit: Ketut Subiyanto from Pexels

Photo credit: Ketut Subiyanto from Pexels

你曾經不小心犯下錯誤嗎?沒留神的口誤、喊錯人名、記錯事情、算錯成本、搞錯資訊?公開場合說錯話,或者在社群媒體跟人爭執半天後發現自己根本弄錯了?

很有可能我們只是一時的混淆,突然無來由的腦袋打結,堅持了一個不正確的事。這些過錯一般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們常會因此覺得難為情、丟臉,以至感到面子掛不住。

慌張的想怎解套好呢?

這時有幾個選擇:

  1. 「裝死」不承認,覺得裝久了就是真的,別人不會看穿
  2. 找各種理由解釋、甚至牽強的「硬拗」,說服別人說服自己
  3. 誠懇且誠實的面對錯誤:道歉並坦承過錯,更正錯誤

上面的選項1 和 2,其實就是不認錯,找方法來遮掩過失;唯有選項3是坦誠的面對錯誤。

因為害怕丟臉,所以人性很自然的抗拒承認錯誤,尤其當他覺得這樣,也許可以扳回自己的顏面。因此,大多數的人,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犯錯,遇到狀況時,傾向選擇1或2的路數。但如果客觀、深刻些來思考,否認過錯真的是比較聰明的解決方法嗎?

筆者個人認為,掩飾或隱匿錯誤,純屬鴕鳥心態產生的作為,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在犯的錯上,而是犯錯後,還硬著頭皮瞎掰,讓自己越陷越深,跌入一個更難堪、更丟人現眼的泥濘。

搶救回專案

我記得多年前曾有個專案,團隊大家花了好多精力趕工,那個專案很重要,而且時程很壓縮。團隊開了幾天夜車,努力的把招標書趕好後送件了。沒想到,送件不久後,大家在標書上發現了一個重大過錯,真的是好沮喪,又覺得難為情。

團隊們立刻討論了該怎麼來應付此錯誤。我們一樣有上面說的這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裝死」當沒發生過,我們都知道並不能實質幫上忙,因為錯的就是錯的,專案就會輸掉,而且還輸得很不專業,才更是有損顏面。

同仁裡也有朝著第二條路走的人,開始想辦法去解釋為何我們犯了這樣的錯,希望能靠寸不爛三之舌過關。但說真的,找藉口來撇清責任,或者睜眼瞎說這過錯問題不大,都是很牽強的理由。感覺上似乎是提油救火一般,更是自曝其短。

最後,我們一致達成共識走第三條路:誠實面對此錯誤。我們勇敢、誠懇的道歉,而且不只是道歉,我們還立刻修正標書,給了正確的版本,希望對方能夠接受。唯有這樣,才不會讓錯誤,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開標後,我們團隊贏得了此專案。回頭來看,好險我們有認錯及補救的精神,才能在這危機裡搶救回這專案。

當我們去開口說:「對不起,我們標書上有錯。」的確怪難為情的,並不容易;但我們深知,即便因此掉了這個專案,誠懇面對此錯誤,是唯一能讓我們贏得認真、負責、在乎專業的好名聲。不然團隊除了已犯的錯誤外,還會蒙上一個硬拗、不專業的壞形象,更難在業界立足。

說真的,除非有時光穿梭機,能帶我們回到過去扭轉錯誤,不然,我們還真想不到有什麼比誠實承擔錯誤更好的策略。與其欲蓋彌彰,不如誠懇道歉、改過、記取教訓,期盼下次會更好。

破裂的友誼

前陣子我發現一個朋友在我背後說三道四,而且都是無根據的鬼扯。坦白說,我懶得理她為何要造謠、說謊;錯的事就是錯的事,不會因為任何天花亂墜的理由,而變成對的事。

知道後,我沒有忍耐很久就找她談開此事,並請她停止這些小動作。我心裡已經盤算好,如果她承認並且道歉,我願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如果她死不承認,那大家朋友的緣分,也許就走到了盡頭。

猜猜看這位友人怎做?

她挑了第二條路,她解釋這是子虛烏有的誤會,積極的撇清責任,為了面子她並不願意承認有做錯什麼。殊不知,我其實是有明確證據才跟她攤牌的。她這樣强拗,只讓我更看清她的人品。

事情的結果很顯然,欲蓋彌彰導致一份友誼摧毀了。


欲蓋彌彰的危險性

相信大家都目睹過別人掩蓋過錯的情況,而且經常是欲蓋彌彰,益發顯得囧。但筆者認為身處上層,或者握有權力的一方,這類事情發生的機率似乎更高。
為何?

筆者認為這跟機會成本有關係;身處上位、握有權力的一方,他們通常更在乎顏面,更擔心是否會因些過失,而賠上官階、身份、地位、好處。他們除了面子更值錢的問題外,因為身份地位的不平等,有各種「裝死」、「硬拗」的優勢來隱匿自己犯的過錯。正由於他們的身份地位高於其他人,大家會敬他們三分。而且,搞不好還有不少人,樂於附和他們強詞奪理的解釋。

但這樣其實很危險,有時一個疏忽,真的原本是無傷大雅的,承認一下就過去了。而且,如果真是有後遺症的過失,及早認錯才來得及處理、挽救。但,如果不停掩飾過錯,可能不小心就把一個小洞挖成一個大坑,越演越烈,事情更難收拾。

還記得安徒生童話裡的《國王的新衣》嗎?這大概是最血淋淋的例子了。欺騙其他人,其實遠不及把自己也徹底騙了來得可悲;而當身邊的人,也一起跟自己一口作氣的淹沒事實,真相到底如何,早已無從探討。

另外,從掩蓋錯誤這件事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胸襟。認錯其實並不難,尤其是小失誤的時候。

筆者甚至認為,能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的人,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更值得受到大家的尊重。試問:當一個人連小失誤都死不承認時,重要的事情,你敢信任他嗎?

結語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就是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得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下,突顯了一個人的缺失,放大了他在人格中的缺陷。而顏面是無法用這些的方式挽救的,相反的,鬧上一場更難以收拾的鬧劇。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的開端。

相信我,承認過錯真的不是世界末日。你反而會贏得更多人的掌聲。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Fang 方方專欄
38會員
57內容數
經濟學人、賽局原理、孫子兵法、職場暗黑學、各式方方隨手寫。 筆者小名方方,於加拿大 SFU 教授經濟系課程 7 年,精通賽局理論,主攻公共經濟。離開學術界後征戰商場、深耕國際市場 10 餘年 ,橫跨電子、製造、媒體、品牌等領域,縱行智囊團、業務、行銷、BD等。心願是為社會盡力,身體力行柏拉圖改善及最優化。
VFang 方方專欄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11/18
本篇文章原在2024年11月18日於Vivian Fang(筆者小名方方)FB刊載。 【版權所有】:有商業使用的需求,請與方方聯絡,謝謝。 【方方FB粉絲募集中】,請按此追蹤 https://www.facebook.com/vivfang 前言 這是一篇上個月底(十月底)方方就想寫的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8/18
朋友們,你覺得心煩意亂嗎? 覺得天說黑就黑,烏雲密佈,說下雨就下雨,不受控制嗎? 不管你今天身在什麼處境,請你記得,不論是颳風過後,飆完暴雨後,陽光總是會露臉,被風雨殘害的地方也會修復的。 雨後總是天晴。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但,我們仍要活在當下 把握、珍惜每一個瞬間。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2024/07/1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情緒勒索的要求你將心比心一般都出自一些非常「本位主義」的人口中,他們會不斷的要求你「將心比心」。 但根據筆者的經驗,這些人他們只會要求你單方面的付出,他們字典裡沒有「將心比心」,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心。 真的會「將心比心」的人會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根本不會開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多人犯了錯,會下意識的找「因為誰做了什麼,害我犯錯」,都是因為誰,都是別人的錯,所以我才錯。 「如果不是他怎麼樣,我才不會犯錯」?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盡然吧! 如果沒有那個人做了什麼事,會犯錯的人還是會犯錯,而且還會再找新的理由,看不見自己犯錯的原因。 無論做錯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錯,因
Thumbnail
很多人犯了錯,會下意識的找「因為誰做了什麼,害我犯錯」,都是因為誰,都是別人的錯,所以我才錯。 「如果不是他怎麼樣,我才不會犯錯」?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盡然吧! 如果沒有那個人做了什麼事,會犯錯的人還是會犯錯,而且還會再找新的理由,看不見自己犯錯的原因。 無論做錯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錯,因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道歉的終極奧義不是承認「我錯了」,而是承認「你是對的」。重要的不是為過去的行為道歉,而是要向對方承諾一個面向未來的増量。 道歉要分步驟進行: 先完全接受對方的情緒,肯定他感受的合理性,把這件事給關閉掉; 然後告訴對方你打算怎麼辦,將目光轉移到未來上。 最後上個請教,上個小禮物,把雙方的關係往前推進
Thumbnail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您是大小錯不斷已習以為常,還是將犯錯事件當成經驗,並能隨時警惕自己,不再重蹈覆轍。最重要是如何看待事件的本身,任由一錯再錯,還是修補中導正。職場犯錯跟生活中的錯誤不太一樣,因為有可能會牽扯到事務性本身或是人際關係,職場空間本就不大,侷限的空間可容許範圍就更小。如果真的錯了要從經驗中
Thumbnail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您是大小錯不斷已習以為常,還是將犯錯事件當成經驗,並能隨時警惕自己,不再重蹈覆轍。最重要是如何看待事件的本身,任由一錯再錯,還是修補中導正。職場犯錯跟生活中的錯誤不太一樣,因為有可能會牽扯到事務性本身或是人際關係,職場空間本就不大,侷限的空間可容許範圍就更小。如果真的錯了要從經驗中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有沒有認錯的勇氣?還是恐懼的想遮掩錯誤?面對錯誤,最困難的就是坦然面對,但如果最難的一步跨出去,所謂頭過身就過,後面就簡單多了。
Thumbnail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有沒有認錯的勇氣?還是恐懼的想遮掩錯誤?面對錯誤,最困難的就是坦然面對,但如果最難的一步跨出去,所謂頭過身就過,後面就簡單多了。
Thumbnail
若覺得沒有錯,就無需道歉,否則也只是虛偽而已。 道歉,是要真心感到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有偏差,以欺騙、強制、侵害、錯誤示範等,以致造成他人權益與精神受損⋯⋯到底該怎麼道歉呢?
Thumbnail
若覺得沒有錯,就無需道歉,否則也只是虛偽而已。 道歉,是要真心感到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有偏差,以欺騙、強制、侵害、錯誤示範等,以致造成他人權益與精神受損⋯⋯到底該怎麼道歉呢?
Thumbnail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Thumbnail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犯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人生不斷的在錯中學、學中錯輪轉—而錯誤讓我們學習更紮實。 真正的問題,從來都不是犯錯本身這件事;問題出在犯錯的人,用什麼態度去面對過錯。 掩蓋錯誤才是真正更大的錯誤。欲蓋彌彰,硬拗、瞎掰、裝死才是真正丟臉、鬧劇的開端。讓我們都勇敢、誠實的擁抱過錯吧!
Thumbnail
犯錯明明是扣分的事,但做這些事反而讓你加分?! 犯錯時的第一個態度往往會決定一切,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除了懊悔,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Thumbnail
犯錯明明是扣分的事,但做這些事反而讓你加分?! 犯錯時的第一個態度往往會決定一切,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除了懊悔,你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