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最難的是認錯與承擔結果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有沒有認錯的勇氣?還是恐懼的想遮掩錯誤?面對錯誤,最困難的就是坦然面對,但如果最難的一步跨出去,所謂頭過身就過,後面就簡單多了。

晚餐時刻,姪女們說著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明星緋聞,他們討論著如果知道做錯事,為什麼一開始不認錯,結果反而把事情越弄越僵!觀眾看的是熱鬧,是旁觀者,但對這些明星們來說,這樣的犯錯就像一般人在職場上犯錯一樣,大家都知道犯錯就該勇於承擔,認錯道歉,但當自己犯錯時,卻有可能因為懼怕被苛責、被否定,所以直覺的想掩蓋,或是想找藉口去合理化錯誤,到底面對職場犯錯,該如何自處呢?


是的,犯錯時最難的一步就是坦然面對錯誤,不管這個錯誤是你可以即刻彌補修正的,又或是這個錯誤會被主管狠狠罵一頓,為了止損(避免錯誤擴大),硬著頭皮也得承認錯誤,認錯的情緒很不好受,而且是最困難的一步,但所謂頭過身就過,最難的跨過去後,後面就簡單了。業務日常之一,就包含「道歉認錯」,舉凡產品出錯、延遲、毀損等,都可能招來客戶一頓謾罵。

我曾經因為誤判狀況,而先行出貨給客戶,結果客戶因故無法如期付款,拖欠幾百萬貨款,第一時間我硬著頭皮去自己主管以及財務主管說明狀況,如預期中換來一番責罵,接下來的催款更是備受折磨,海外客戶拖欠款,不比國內客戶可以一狀告上,扣押財產,跨海催款,除了各種管道齊發外,客戶耍賴不回應,真是束手無策!


坦然面對錯誤,才能看清出錯誤的本質,找出可以修補的方法,任何事情總有解決方案,只是還沒找到而已,正視錯誤才能避免日後更大錯誤導致的代價,有時候解決方法也許看來荒謬,但只要有機會都直得一試,犯錯絕對會影響自己在職場上的考評、口碑以及信任,但唯有彌補錯誤,才能重建這些失去的信任。

面對欠款的客戶,坐以待斃總不是辦法,我找了先前配合過也熟悉當地的貿易商L協助,L一聽到我問起客戶公司,沒等我說完就拉高聲音說:「哎啊!你要小心,他們公司最近倒了很多人帳,他們最近還有跟你們交易嗎?」我聽了故作鎮定的說:「最近才出貨給他們。」L說:「不會吧?你也被倒帳?」我在電話這頭沈默不語,L也瞬間沈默,我問:「你對當地和他們公司熟悉,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跟他們談?」L嘆口氣說:「現在很亂啊!很多人都跟他們要錢,我幫你打聽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消息或管道。」

同時間,我仍不斷聯繫當初與我對應的窗口,也從市場打聽關於客戶公司的消息,雖然收到的消息都不樂觀,顯然是場惡性倒閉,我開始想著,錢要不回來,是否有機會要回貨?如果貨要的回來,我們轉手賣出,至少可以打平成本,於是我請L也幫我打聽誰是最終買主。事情總有解決方法,只是還沒找到而已。


終於我拿到了最終買主C公司的聯繫資料,顯然C公司也是受害者,而且等我聯繫到C公司時,我才知道C公司已經訴諸法律途徑,C公司聲請扣押我客戶資產,包含設備與廠房,而我的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設備,我決定去說服C公司讓我拿回我的貨。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荒唐,出發前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說服C公司,但C公司答應跟我見面,我想總是有機會的。我開門見山跟C公司說,我和他們都是受害者,但他們還有法律途徑可依循,我們如果要訴諸法律困難重重,既然整個設備對C公司來說無法使用,只是聲請羈押的一種形式,C公司為了產能,其實早已同步向其他公司購買設備,而這些扣押設備也不值錢,廠房才值錢,到時候也是要花一筆錢把這些設備處理掉,不如讓我來減輕負擔,讓我拿回我的貨,這對C公司來說也沒有損失,甚至減少處理成本。

C公司的代表想了一下說:「你這樣說也不無道理,我問問上頭意思,如果上面沒意見,你自己負責找人來運走。」我連忙點頭答應。兩天後,C公司來電要我三天內把我們的貨清走,因為他們要清空廠房放入新設備,三天我們不領走,他們就當廢鐵處理掉了,我連忙撥電話聯絡相關事宜,兩週後,這批貨重回我們的倉庫。


我看著這批外觀有點受損的貨,內心五味雜陳,但鬆了好大一口氣,至少拿回來了,稍微整理一下,又是可銷售商品,但要去哪裡找二手買主,那又是下一階段的問題。


這個錯誤足足折騰我半年之久,這錯誤有沒有影響我的考評,當然有!這錯誤有沒有讓我壓力巨大,當然有!這錯誤有沒有讓主管降低對我的信任度,當然有!這長達半年的修正錯誤,成了我最寶貴的經驗,慶幸的是那批貨成功轉賣出去,勉強打平製造成本與這兜兜轉轉的額外成本。


我始終記得曾有個客戶的總經理曾經跟他們採購部說,「雖然他們公司這次弄錯了,但是他們勇於承擔,積極彌補,這樣的供貨商,值得信任,這次合作不成,下次優先考慮他們!」這個客戶教會我,認錯才有機會修正錯誤,也才讓危機變成轉機,正視錯誤才能避免日後付出更大的代價。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犯錯篇

#犯錯很難受所以不要一直再犯讓自己陷入難受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8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很多人犯了錯,會下意識的找「因為誰做了什麼,害我犯錯」,都是因為誰,都是別人的錯,所以我才錯。 「如果不是他怎麼樣,我才不會犯錯」?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盡然吧! 如果沒有那個人做了什麼事,會犯錯的人還是會犯錯,而且還會再找新的理由,看不見自己犯錯的原因。 無論做錯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錯,因
Thumbnail
很多人犯了錯,會下意識的找「因為誰做了什麼,害我犯錯」,都是因為誰,都是別人的錯,所以我才錯。 「如果不是他怎麼樣,我才不會犯錯」?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不盡然吧! 如果沒有那個人做了什麼事,會犯錯的人還是會犯錯,而且還會再找新的理由,看不見自己犯錯的原因。 無論做錯了什麼,都是自己的錯,因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沒有不經易犯下的錯,只有不願承擔過錯的錯。 犯錯,是每個人都會遇上的可能,但卻不是誰都肯擔起錯誤的結果。 有人認為,我的錯並不是錯,錯的永遠是別人不是我, 也有人認為,我做錯了,你就是一定要接受並原諒我, 更有人認為,我就是錯了,不然還能怎樣? 這些其實都是…
Thumbnail
我說:「我猜想,你目前的狀態維持在「承認」,還未到「接受」, 因為失敗太不舒服了,那個過程太不好了,你把自己的失敗當做「你很壞」來解讀,所以你認知到失敗,但是還未能接受失敗」 他說:「是的,我很難接受,我覺得我害了他⋯」
Thumbnail
我說:「我猜想,你目前的狀態維持在「承認」,還未到「接受」, 因為失敗太不舒服了,那個過程太不好了,你把自己的失敗當做「你很壞」來解讀,所以你認知到失敗,但是還未能接受失敗」 他說:「是的,我很難接受,我覺得我害了他⋯」
Thumbnail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您是大小錯不斷已習以為常,還是將犯錯事件當成經驗,並能隨時警惕自己,不再重蹈覆轍。最重要是如何看待事件的本身,任由一錯再錯,還是修補中導正。職場犯錯跟生活中的錯誤不太一樣,因為有可能會牽扯到事務性本身或是人際關係,職場空間本就不大,侷限的空間可容許範圍就更小。如果真的錯了要從經驗中
Thumbnail
只要是人都會犯錯,您是大小錯不斷已習以為常,還是將犯錯事件當成經驗,並能隨時警惕自己,不再重蹈覆轍。最重要是如何看待事件的本身,任由一錯再錯,還是修補中導正。職場犯錯跟生活中的錯誤不太一樣,因為有可能會牽扯到事務性本身或是人際關係,職場空間本就不大,侷限的空間可容許範圍就更小。如果真的錯了要從經驗中
Thumbnail
這不是完成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會走到低谷,必然是一件又一件、大小不斷的錯誤累積而成,如果你也正逢人生低潮,如果你也不想再繼續沉淪,就跟著JN,一起重新檢視自己,從面對自己在人性中犯的錯開始。
Thumbnail
這不是完成式,而是現在進行式;會走到低谷,必然是一件又一件、大小不斷的錯誤累積而成,如果你也正逢人生低潮,如果你也不想再繼續沉淪,就跟著JN,一起重新檢視自己,從面對自己在人性中犯的錯開始。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很多事情就是發生了,悲劇和災難就是在你未知風險的情況下發生了,而我們只能接受,然後想想怎麼辦? 有時候這不是誰的錯,或是說「誰不會犯錯呢」,我想更重要的思考是犯錯後怎麼解決問題,而犯錯本身也不代表真的是人的問題,然後值不值得罵?罵了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有沒有認錯的勇氣?還是恐懼的想遮掩錯誤?面對錯誤,最困難的就是坦然面對,但如果最難的一步跨出去,所謂頭過身就過,後面就簡單多了。
Thumbnail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如果犯錯的是自己,有沒有認錯的勇氣?還是恐懼的想遮掩錯誤?面對錯誤,最困難的就是坦然面對,但如果最難的一步跨出去,所謂頭過身就過,後面就簡單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