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不要輕易評價一個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轉自知乎@猎头老王

置身於社會關係這張大網當中,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評價”與“被評價”。

站在職場角度,我們是一個組織,有共同的目標。站在個體生命的角度,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與軌跡。評價似乎很容易說出口,但一個職場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輕易評價一個人。

某醫藥公司的小劉遇到過這樣一件事。當時公司正要推出一款主打的新產品,他負責聯繫工廠。同事們發現,小劉那段時間精神狀態總是很萎靡,雖然他盡力掩飾,還是遮不住疲態。到了月底的時候,他還借了好幾個同事的錢去還信用卡。

就在新產品即將推出的時候,公司出了一件事情,新產品質量暴露出嚴重的問題,被代理商索求賠償。公司開始調查背後的原因,小劉幾次被請進總裁辦公室。

很多人開始散佈消息,說小劉那段時間很缺錢,所以吃了工廠的不少回扣,因此產品質量大打折扣。在新的項目分組中,沒有人願意和小劉分在一組。

小劉提出離職,這種評價就更加“坐實”,彷彿他已經在這裡混不下去了。直到公司查清原因,特意開會說明,大家才明白了真相。

原來問題是出在工廠內部,和小劉完全沒關係。小劉審核的樣品完全符合標準。是工廠在生產環節偷梁換柱,險些鑽了空子。當時小劉之所以出現那樣的狀態,是因為母親重病住院,他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陪床,經濟緊張也是這個原因。


小劉離開公司的那天,很多人都低著頭。那些輕易說出口的評價,凌遲著別人的尊嚴,也暴露著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老王認為,職場上不要輕易去評價一個人,這才是最大的智慧與修養。


1、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無論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有時候眼見的只是人或事的一個側面,而未必是全貌。

有時候我們掌握的信息就是假的,所以,職場上,盡量管住自己的嘴,不評價他人。因為你的嘴,才是你最大的風水。

了解一個人,並不是短暫時間就能做到的。職場上,我們要克制隨意給人下定義的衝動,盡量“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就像小劉的這次事件,所有將“帽子”輕易扣在小劉身上的人,其實只是根據表像在盲目推斷,從來沒有試著去了解事情背後的真相。如果有人可以站出來問一下“為什麼”,或許就會發現小劉面臨的困境,對這位並肩作戰的“戰友“多一句鼓勵,少一些惡意揣測。


2、每個人都有認知狹隘的時候。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網友的親身經歷,他很討厭做微商的人,看到同事有段時間在朋友圈賣水果,他覺得很low。

後來他才了解到,在疫情期間,這位同事家鄉的果農遇到了很大的經營難題。正是他所瞧不上的這些“微商”團體,才幫助果農解決了大問題。他輕易所作出的評價,像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自己的臉上。

老王的一位朋友也有過十分類似的經歷,他曾經對直播電商頗有微詞,每次聚會都忍不住批判幾句。搞得我們圈子裡有一位在做MCN的朋友,總是很尷尬。結果在今年線下銷售舉步維艱的環境下,他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正是因為拓展了直播電商渠道,才挽救公司於水火之中。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認知不同,不要用自己的認知去評價他人,這是最自己也是對他人的最大尊重!

很多時候,我們所輕易做出的評價,是因為自己的認知狹隘。一個成熟的職場人,應該以更加開闊的眼光和胸懷去看待和接納陌生的人和未知的事。


3、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了不起的蓋茨比》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在職場上,有時候你覺得一個人或者一件事不可理喻。但很可能在那背後,隱藏著別人的心酸與為難。

某文化傳媒公司的項目總監李先生,從來不參加公司舉辦的任何團建活動,如果有客戶來,需要晚上有飯局,他也一概拒絕,讓公司的其他同事去做。很多人都對這件事頗有微詞,認為李先生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不配做中層領導。但是公司高層卻對這樣的輿論視而不見,非常重用李先生。

但後來有一位知情人透露,李先生的兒子是孤獨症兒童。相比較於正常家庭,李先生在工作之外,需要更多時間去陪伴和訓練孩子,營造一種溫馨的家庭環境,去加深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如果他像其他父親一樣忙於應酬,一周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不回家,那麼其實是會錯過孩子心理護理的關鍵期的。

這樣隱私的事情,李先生顯然並不想和更多人分享。但是作為職場人,我們在為一個人簡單粗暴地打上標籤的時候,可能忽視了這背後隱藏的淚水與無奈,稀里糊塗地做了一次攪局的“惡人”。


4、不輕易評價別人,也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會明白人和事的複雜性,做到不輕易評價。反過來,我們如果遇到了錯位的評價,也要懂得抽身而出,不被這樣的評價所束縛。

當在職場上被誤解,我們可以據理力爭,但或許無法在短時間內解釋清楚自己的立場,扭轉錯位的評價。我們委屈、憤怒,甚至想要破罐子破摔。反正別人都那樣認為了,我再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當然有用。

如果因為他人錯誤的評價,我們就消極對待、將錯就錯,那麼就很可能被這個評價所毀掉。正確的做法就是不要被其影響,繼續走好自己的路,拒絕活在別人的評價裡。


寫在最後

很多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全部,或者我們本身掌握的信息是假的或掌握的信息是片面的,就會導致我們的評價是錯誤的。因為真相隱藏在冰山之下,我們不要輕易將評價說出口。這是職場人的自我修養,也是對他人的最大尊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SS成功指南的沙龍
38會員
86內容數
2020/09/22
職場上,總有人喜歡說“假如當初……”。有這樣思維的人,一般都是當下過得併不如意,又對曾經充滿了遺憾和悔恨。 可以說,悔不當初,是一種比失敗還難過的苦。 很多人常常是在職場出現了危機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下坡路。只能悔恨地假設,如果自己當初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便不會是這樣糟心的結果。
Thumbnail
2020/09/22
職場上,總有人喜歡說“假如當初……”。有這樣思維的人,一般都是當下過得併不如意,又對曾經充滿了遺憾和悔恨。 可以說,悔不當初,是一種比失敗還難過的苦。 很多人常常是在職場出現了危機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了下坡路。只能悔恨地假設,如果自己當初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便不會是這樣糟心的結果。
Thumbnail
2020/09/15
生活中很多細節會讓人倍感溫暖,甚至可以在陌生關係中,留下一份滿滿的好感。 而細節的思維帶入到職場中,更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讓老闆對你好感倍增,甚至可以為你贏得一個光明的前程。
Thumbnail
2020/09/15
生活中很多細節會讓人倍感溫暖,甚至可以在陌生關係中,留下一份滿滿的好感。 而細節的思維帶入到職場中,更是可以發揮巨大作用,讓老闆對你好感倍增,甚至可以為你贏得一個光明的前程。
Thumbnail
2020/09/15
逃避很容易,人們也很擅長。 壓力大了就抱怨,遇到困難就覺得不適合,不順心了就辭職…… 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這樣故事每天都在職場上演。
Thumbnail
2020/09/15
逃避很容易,人們也很擅長。 壓力大了就抱怨,遇到困難就覺得不適合,不順心了就辭職…… 無論是自己,還是身邊人,這樣故事每天都在職場上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人人有之,尤其在成人的世界,或職場上,更是如此。 你優秀,真心誇你的人不多,想扯你後腿的人卻不少。 連一個雞毛蒜皮、簡簡單單的事都是如此。
Thumbnail
「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人人有之,尤其在成人的世界,或職場上,更是如此。 你優秀,真心誇你的人不多,想扯你後腿的人卻不少。 連一個雞毛蒜皮、簡簡單單的事都是如此。
Thumbnail
忘了從何時開始在臉書粉絲團按讚追蹤此書作者黃大米,大米的臉書總是會出現很多價值觀歪掉卻又可以讓人覺得這些歪掉的內容其實才是這世界運作的真理,很多生活當中大家礙於面子?或是其他沒什麼用的人格設定不能說出的話,在大米的粉絲團中都可以看到,大米可以拋開世俗眼光所認定的良善、特質,深夜開車逗得粉絲哈哈大笑(
Thumbnail
忘了從何時開始在臉書粉絲團按讚追蹤此書作者黃大米,大米的臉書總是會出現很多價值觀歪掉卻又可以讓人覺得這些歪掉的內容其實才是這世界運作的真理,很多生活當中大家礙於面子?或是其他沒什麼用的人格設定不能說出的話,在大米的粉絲團中都可以看到,大米可以拋開世俗眼光所認定的良善、特質,深夜開車逗得粉絲哈哈大笑(
Thumbnail
我說的是心情,你聽的是八卦,傳到別人耳裡變成笑話。小於在職場多年,深知朋友二個字說來容易,真心難尋,其他都是空想。 職場就是一部電影 小於剛大學畢業懵懂無知,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對於未來完全沒想法。 經驗取決於時間,沒碰到不知修正。 公司會計大姊告誡要多保護自己,做人不要太坦率,小於也不以為然。
Thumbnail
我說的是心情,你聽的是八卦,傳到別人耳裡變成笑話。小於在職場多年,深知朋友二個字說來容易,真心難尋,其他都是空想。 職場就是一部電影 小於剛大學畢業懵懂無知,在家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對於未來完全沒想法。 經驗取決於時間,沒碰到不知修正。 公司會計大姊告誡要多保護自己,做人不要太坦率,小於也不以為然。
Thumbnail
難免,會遇到一些「職場鳥事」,我們做著我們認為對的事,結果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而職場新鮮人很容易被這樣的狀況打擊,莫名的被責備被罵,累積久了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就是別人說的那樣、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自己不夠好...​ ​【我在替公司著想,最後卻是我被罵】​ ​ #去做那些已經想了很久的事
Thumbnail
難免,會遇到一些「職場鳥事」,我們做著我們認為對的事,結果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而職場新鮮人很容易被這樣的狀況打擊,莫名的被責備被罵,累積久了開始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就是別人說的那樣、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自己不夠好...​ ​【我在替公司著想,最後卻是我被罵】​ ​ #去做那些已經想了很久的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它價值的存在,不管是誰,都會是不一樣的存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它價值的存在,不管是誰,都會是不一樣的存在。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正在表達著自己的觀點,並在沒有完全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時候,卻被人貿然打斷、否定。 “你說的不對……” “根本不是這樣,一看不就不懂……” 他們的滔滔不絕,侃侃而談,都格外刺耳。 面對這樣的人,你會有繼續溝通下去的慾望嗎?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正在表達著自己的觀點,並在沒有完全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時候,卻被人貿然打斷、否定。 “你說的不對……” “根本不是這樣,一看不就不懂……” 他們的滔滔不絕,侃侃而談,都格外刺耳。 面對這樣的人,你會有繼續溝通下去的慾望嗎?
Thumbnail
總有一種討厭的人:喜歡對別人大加評論、指指點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鞭笞別人的努力,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即使你做得再好,還是會被人指指點點。但其根本原因,是認知高度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被別人品頭論足。但建議一定要放寬心,不要為別人的價值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選擇。
Thumbnail
總有一種討厭的人:喜歡對別人大加評論、指指點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鞭笞別人的努力,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即使你做得再好,還是會被人指指點點。但其根本原因,是認知高度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被別人品頭論足。但建議一定要放寬心,不要為別人的價值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選擇。
Thumbnail
置身於社會關係這張大網當中,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評價”與“被評價”。 站在職場角度,我們是一個組織,有共同的目標。站在個體生命的角度,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與軌跡。評價似乎很容易說出口,但一個職場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輕易評價一個人。
Thumbnail
置身於社會關係這張大網當中,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評價”與“被評價”。 站在職場角度,我們是一個組織,有共同的目標。站在個體生命的角度,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活法與軌跡。評價似乎很容易說出口,但一個職場人真正成熟的標誌就是:不再輕易評價一個人。
Thumbnail
升職加薪是每個職場人的願望。它實現的前提是:要得到領導或老闆的賞識和培養。 老闆培養一個人,主要考慮的是這個人目前的職場貢獻值和未來潛力,而非工齡的長短。 如果你渴望在職場上獲得領導的賞識,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沒有老闆會願意培養這幾種人。
Thumbnail
升職加薪是每個職場人的願望。它實現的前提是:要得到領導或老闆的賞識和培養。 老闆培養一個人,主要考慮的是這個人目前的職場貢獻值和未來潛力,而非工齡的長短。 如果你渴望在職場上獲得領導的賞識,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不要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沒有老闆會願意培養這幾種人。
Thumbnail
對職場人來說,職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不是看不清自己,而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而現實中,往往是當局者迷;犯錯的人,從不自知。 錯誤會衍生糟糕的結果,糟糕的結果又加劇了錯誤的蔓延,形成了難以掙脫的迷茫沼澤。半年前,時先生聯繫到我的時候,就正處於這種迷茫的狀態......
Thumbnail
對職場人來說,職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不是看不清自己,而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而現實中,往往是當局者迷;犯錯的人,從不自知。 錯誤會衍生糟糕的結果,糟糕的結果又加劇了錯誤的蔓延,形成了難以掙脫的迷茫沼澤。半年前,時先生聯繫到我的時候,就正處於這種迷茫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