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緘默的病人 The Silent Patien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片來源:https://booktrib.com/2019/02/06/a-mystery-and-a-mind-unravel-in-the-silent-patient/)

(圖片來源:https://booktrib.com/2019/02/06/a-mystery-and-a-mind-unravel-in-the-silent-patient/)


誰才是有病的那個人?

這本書的題材非常有趣,『諮商』跟『推理』是貫穿整篇故事的主軸。身為一個諮商心理本科身,這樣的題材深深吸引我。故事主軸其實換繞一個諮商道德的議題:『移情』跟『反移情』作用。

『移情』跟『反移情』


在諮商療法當中移情跟反移情是很常見的。

移情作用指的是,病患依過去的經驗,比如父親權威的形象、冷淡的母親,等等投射到形象類似的中年男性、中年女性諮商師身上,並且產生負面情緒、或是依賴感。

如果大家有看過美劇『這就是我們』,在上一季Randall的諮商師跟他說『你不覺得這麼多諮商師可以選,你選了我這個外表、年齡、人種都跟你記憶中母親一樣的諮商師,是有什麼原因嗎?』

移情作用可以告訴諮商師很多病患不願意告訴我們的內容:他內心真正想說的是什麼、真正懼怕的是什麼、讓他說不出口的隱晦之事是什麼...等等。比如說,Randall對諮商師表現出來的焦慮、煩躁,正是18歲的小Randall想對母親表達的:『我也是個孩子!我需要母親更強大來成為我的支柱、而不是我成為母親的支柱。』而這樣壓抑住的情緒,造成了38歲的Randall仍然無法把母親當成年人看,而是時時刻刻都擔心任何一個家人會出事、需要他來收拾善後。


(圖片來源:https://myshrink.com/transference-examples/)

(圖片來源:https://myshrink.com/transference-examples/)

當移情作用產生,就像是一個人對著一面牆用盡吃奶的力氣,扔出一個棒球。如果這面牆夠硬,棒球就會直直的、用最大的速度反彈回來;如果這面牆是PU這樣軟軟的材質,棒球的衝擊就會被吸收、掉到地面上;如果這面牆是玻璃,那棒球可能就會直接打穿玻璃。這面『牆』就是諮商師的心理狀態。牆的材質就是諮商師過去經驗的總和。面對直直投過來的病人的情緒、外貌、衣著、坐姿、甚至香水的味道,都可能讓諮商師無意識中聯想起某個過去曾經有過的經驗、某著生命中重要的人。


我的教授分享過一個他的親身經歷。她多年以前有一個客戶,比她大30歲,白人女性。每週一到這個客戶預約的時段,他都會非常焦慮。她開始挖掘為何這個客戶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焦慮感。後來她發現:這個客戶使用跟他媽媽一樣的香水!因為這個味道,她不知不覺把她將媽媽的投射『反移情』到了客戶上。後來,她請這位客戶在諮商那天都使用其他香水,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她不知不覺把她將媽媽的投射『反移情』到了客戶上。後來,她請這位客戶在諮商那天都使用其他香水,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反移情作用是諮商師了解客戶跟自己的工具。諮商師透過分析自己的反移情,了解自己人生的破口,也更清楚客戶意識下沒注意到的傷口。

Photo by  [Umberto] on [Unsplash]

Photo by [Umberto] on [Unsplash]

到底是誰有病?

【沈默的病人】中里奧近乎偏執的要拼出艾莉西亞經歷的全貌,來『分析出』為什麼她會被一件『小事』逼瘋開槍射殺先生,又為什麼會在事後選擇緘默六年。不過在故事尾聲我們知道,里奧過分的投射自己童年的陰影,將艾莉西亞看做是跟自己一體兩面的雙生體。

事實上,正是里奧自己的童年讓他犯下六年前的錯;也是因為他自己的移情作用,誤將緘默的艾莉西亞當作是無助的小里奧。故事最後我們知道,艾莉西亞可能很單純的就是在各種壓力、創傷之下,得了創傷壓力創傷症候群,所以說不出話來。

Photo by  [Camila Quintero Franco] on  [Unsplash]

Photo by [Camila Quintero Franco] on [Unsplash]

在美國曾有一起非常具爭議性的官司。一位心理醫師(Psychologist)在20年的職業生涯,給將近8成他的患者都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違常』。相對情緒官能症,人格違常還是比較不普遍的。後來在法庭上,心理醫師跟精神科醫師判斷這位心理醫師本人患有邊緣型人格違常,因此將自己的問題投射到他的客戶身上。


回歸到『緘默的病人』(有雷)

這個驚悚推理小說最有趣的反轉是在結尾:當讀者發現原來六年前的跟蹤狂就是主角(諮商師)。主角忙了一圈想著要了解艾莉西亞內心世界,了解原來是她的童年創傷影響,艾莉西亞才會在六年前扣下板機...等等方式想為自己的良心找托詞。當看到最後,再回頭重新看一次他們倆六年前的日記,就會發現當年有病的其實是主角,艾莉西亞反而心理素質滿強大的。

有病就要醫,不要隨時在路上當救世主。

每個人都可能任何人生經驗而多少有點『創傷』;需要諮商,不是什麼丟臉的事。能有自覺主動求助,反而是你有十足勇氣的證明!


如果你有堅持閱讀到這邊,請讓我給你一個讚賞 👏👏 謝謝你耐著性子看完這邊文章!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的內容,請給我一個讚賞讓我知道;也別忘了追蹤我的帳號,未來會有更多相關的內容 🙂
若有心理衛生相關問題,可以到我的Twitter帳號上與我聯絡 @_NicoYu。
下篇文章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務正業女子的沙龍
9會員
9內容數
這裡沒有雞湯,只有心理學跟諮商相關硬底知識。
2021/06/02
小說的組成方式就是一個章節是故事線A、接下來的是故事線B,故事線A、B描述的似乎是同一個時間點,卻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你剛好有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想要找一本壓力不大但主題有趣的書,可以考慮『平行世界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1/06/02
小說的組成方式就是一個章節是故事線A、接下來的是故事線B,故事線A、B描述的似乎是同一個時間點,卻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你剛好有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想要找一本壓力不大但主題有趣的書,可以考慮『平行世界愛情故事』
Thumbnail
2021/06/02
跨越在一次世界大戰跟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兩個女人都失去了自己重要的朋友,串連他們的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男人。Kate Quinn從一個很小的歷史事件,利用想像力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上,創造出了活生生的人物,編織出一個探討自我跟解放女性的故事。這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而且最讓人看完了還想再看一次的小說。
Thumbnail
2021/06/02
跨越在一次世界大戰跟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兩個女人都失去了自己重要的朋友,串連他們的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男人。Kate Quinn從一個很小的歷史事件,利用想像力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上,創造出了活生生的人物,編織出一個探討自我跟解放女性的故事。這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而且最讓人看完了還想再看一次的小說。
Thumbnail
2020/12/09
前陣子轟動全台的一件自殺案,中間牽涉到死者遺書中明確寫下『我被婆婆殺死』。前幾天,一段相關死者與婆婆之間對話的錄音釋出,社會輿論當然是一面倒的在罵錄音中得理不饒人、剁剁逼人的婆婆。 其實,這位婆婆所使用的手段不是什麼
Thumbnail
2020/12/09
前陣子轟動全台的一件自殺案,中間牽涉到死者遺書中明確寫下『我被婆婆殺死』。前幾天,一段相關死者與婆婆之間對話的錄音釋出,社會輿論當然是一面倒的在罵錄音中得理不饒人、剁剁逼人的婆婆。 其實,這位婆婆所使用的手段不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由於心理諮商與治療的普及化,來尋求協助的民眾的基本知識也越來越多,就像是感冒時去看醫師,人們會很熟門熟路的問:「這個藥會不會讓人想睡覺?」、「這個是不是一定在飯後吃?」、「吃這個會不會跟甚麼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同理,一些來諮商的個案會直接說他們知道諮商往往要做一段時間(見【心理師不筆記 #05】)
Thumbnail
由於心理諮商與治療的普及化,來尋求協助的民眾的基本知識也越來越多,就像是感冒時去看醫師,人們會很熟門熟路的問:「這個藥會不會讓人想睡覺?」、「這個是不是一定在飯後吃?」、「吃這個會不會跟甚麼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同理,一些來諮商的個案會直接說他們知道諮商往往要做一段時間(見【心理師不筆記 #05】)
Thumbnail
「有人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彌補童年的缺憾,與等待父母的道歉。」 「我們都活在現在,卻試圖用未來去解救過去的自己。」
Thumbnail
「有人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彌補童年的缺憾,與等待父母的道歉。」 「我們都活在現在,卻試圖用未來去解救過去的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如果大野狼與祖母是同一個人, 小紅帽該如何順利長大?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力薦—— 吉爾迪娜堪稱是一名極為出色的治療師與作家。本書精采地捕捉到心理師被允許進入人們生活內在層面,同時看著人們逐漸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時所帶來的意義。
Thumbnail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Thumbnail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Thumbnail
過去有影視編劇資歷的作者,讓全書極具畫面感,隨著敘述切換到回憶分鏡、又轉到諮商現場,個案咆哮、哭泣都十分能身歷其境。這本書同時顛覆我對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想像,既不雞湯、也不說教,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同步在尋找自身的答案。
Thumbnail
過去有影視編劇資歷的作者,讓全書極具畫面感,隨著敘述切換到回憶分鏡、又轉到諮商現場,個案咆哮、哭泣都十分能身歷其境。這本書同時顛覆我對心理勵志類書籍的想像,既不雞湯、也不說教,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書寫過程中,也同步在尋找自身的答案。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Thumbnail
抵達隧道另一端的唯一辦法是走過,不是繞著它打轉。 走進診間諮商的人,是否都是因為想獲得某個程度的改變才踏進去的呢?這是我對心理諮商的第一個想法。還記得年初時訪問從事心理諮商的朋友,她說「心理師要走到那裡,才能帶個案走到那裡。」當時對這句話似懂非懂,直到看了這本書,似乎可以理解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如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