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不筆記 #03】一週一小時,諮商如召妓?談個案與心理師之間是如何感受、使用、互動

2023/03/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上一張茶几小桌,讓二人之間多了空間,個案的視線可以看向治療師,不喜歡時可以直視而看向空白處。
但更根本的改變是對諮商關係的理想樣貌的追求,不再是過去那位權威的專家對懵懂無知的脆弱個案作出解釋(explanation)和暗示建議(suggestion),改為強調二人關係的平等性,心理師不是助人者,而是協助與伴陪者,好跟案主(不再用「病人」或「個案」這種醫療用詞)達到一種互相信任的工作同盟。正如一句我在唸師大研究所時教授們常說的話:「案主才是自己問題的專家」。
當然,如果為了「平等」一說而否認了心理師在二人關係中必然握有及掌控更多權力,則是一種欠缺反身性思考的無知。從最基本的權力,如心理的知識、收費、個案來求診,到個案需要向心理師作各種坦白,但心理師無需談論自己,以至「詮釋」的權力,即心理師會向個案表達自己是怎樣看待他或她的某個行為或情緒背後的意義與因果等。
一些才剛踏入諮商圈的學生或新手,很容易為了「平等」而作出「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殊不知不少個案因此感到困惑,甚至認為治療師太自戀而生氣離開。
另一方面,個案因為過去傳統精神分析的「空白與沉默」式回應而傷痕累累的故事,也是有不少的!我在美國的分析師老師甚至說,過去分析界應該為這些傷口道歉,因為事實上佛洛伊德及其同輩們並不是這樣冷酷的治療師,他的許多弟子(第二代)都保持了鮮活而有人性的治療風格,但一如中文所說的「富不過三代」,不論美、英還是法國,不知為何在二戰前後起的一段長時間,至少三十年,不論理論上說得多豐富和精彩,許多人卻都把精神分析教成一套冷冰冰的工具。
但無論如何,爭論裡的一個重點都是指向個案與治療師之間顯性與隱性的關係。若細談這份「關係」,可以思考的是個案是怎樣「感受」心理師或諮商室或諮商過程,他是如何「使用」的(當然還可以問甚麼能與不能被使用),以及在「互動」時的關係品質為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38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