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心理諮商與治療的普及化,來尋求協助的民眾的基本知識也越來越多,就像是感冒時去看醫師,人們會很熟門熟路的問:「這個藥會不會讓人想睡覺?」、「這個是不是一定在飯後吃?」、「吃這個會不會跟甚麼食物產生過敏反應」──同理,一些來諮商的個案會直接說他們知道諮商往往要做一段時間(見【心理師不筆記 #05】)、會事先查過心理師的學派與擅長的議題,但更令我驚奇的,是他們會問:「聽說諮商久了會有移情?」
記得有一天接完晚上最後一位個案,離開診所的時候碰見一位同事,他便抓住我去討論他的個案,他說個案認為對心理師開始產生了移情,便問他:「有移情是不是就要停止諮商?」同事當下不知道怎樣回應,又覺得回應得不太到位,(而我只想快快回家洗洗睡?),我便跟他站在已關門的診所前談了半小時。
國內著名的心理諮商教授林家興曾說過,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商的核心便是移情,有時候就算個案不是愛上治療師,他也會期待「那至少恨我吧!」這個幽默的表達想說明的是移情的出現,反而是真正的工作時機。
但有趣的是,參與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個案研討會或同儕討論中,我發現大家某程度又十分忌諱個案的移情,即治療師們心底裡又覺得移情(正向移情除外)的出現是件麻煩事,個案最好是理性、客觀、有界線、高功能地參與在諮商互動中。然而,這不是一邊強調心理動力和移情的重要又一邊在自打嘴巴嗎?
如果治療師潛意識地恐懼個案的移情,便代表一些核心的東西被拒絕、可能導致無法浮現,而往往治療也會處在某種不溫不冷,可繼續但難以深入,結案時也不會太有感受。就像一些個案在談論他們過去的諮商經驗時說到:「我跟他(她)工作很久了,但就是結案了,也沒有太想念。」(當然,治療師與個案之間的適配性也是個重要議題,未來再詳談。)
許多人對移情的想法與感受其實是分裂的,今天我想分享這個分裂是怎樣造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