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突破你人生過不去的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命所告訴我們的A Therapist, HER 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

以上是這本書的副標題。作者透過書寫自己與四位病人諮商的故事,道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中的困難,從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進而產生共鳴。

這本書雖然有四百多頁厚,但作者曾經擔任編劇的寫作手法,讓她順利地將所有故事線巧妙地串連在一起,讀來不失順暢且有趣。有的人自卑、憂鬱、易怒、面臨死亡、絕望、渴望、自視甚高......,隨著故事線,每個人從一開始面臨人生難題到後來漸漸接受,這是一段漫長的療程。多數的我們沒有學過怎樣處理情緒跟失敗,我們可能會用防衛機制來武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用移情作用尋求另一段可以依靠的關係。

想要知道那些與我們有共鳴的故事嗎?不妨去買一本吧!

關係

raw-image

你思考過關係嗎?試著回想你跟父母、孩子、朋友、工作夥伴間的關係,感受如何?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建議你先暫停一下想一下這段話。

我們怎麼改變? 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

這句話讀來玩味,會因為讀的角度而略有差異。一是我們的改變與成長是源自於與他人關係的省思。二是我們對自我的認識 一 來自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 會隨著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來決定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上面那句話是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問題與答案。
書中可以看到每個角色面對自己的人生問題,去思考、去蛻變、嘗試改變關係,身為讀者的我們不知不覺也陪著他們一起成長。書中以相當口語的方式去聊每段關係,外加作者添加的好幾段內心小劇場,像是聽著朋友講了一段八卦似的,心情也伴隨著角色的跌宕而有所起伏。

人際關係是每個人人生課題的大哉問之一。尤其,每個人都不一樣,如何深交也很難一言以蔽之 ── 但也正因如此,更值得我們多花心力去思索檢視 ──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成這樣?我們又要往什麼樣的方向前進?


改變

raw-image

這本書談的是人的改變。不管是作者也好、作者的病人也好,都會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逐漸察覺到某些東西。還記得之前看心諮所的畢業人士分享總會說到:「或許當心理師不能夠為你帶來很多錢,但可以讓你的人生成長,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與他人。」

書中大多是作者的自白,除了對病人的感受、想法外也有對自己的呢喃。作者花了一部份叵析自己為何焦慮,包含中年危機、身體異樣、寫書重擔、對孩子的嚮往、與男友分手後的執著與放下。一開始與男友的分手問題像是導火線 ─ 為什麼這次男友離去會這麼讓人難受?會不會有更複雜的原因在後頭?

「我想到一個滿有名的漫畫,畫的是一個囚犯。他關在牢裡,死命的搖鐵窗,使盡吃奶的力氣想逃出去──可是他左右兩邊明明開著,沒有鐵窗。」「這個囚犯其實只要巡巡牢房,就能找到出口,可是他瘋了似地猛搖鐵窗。」

上面是作者的心理師對她說的話。
意思稍微推理一下就能明白:不要畫地自限,稍微往後退一步就能看到別的出路。

雖然說是這麼說,實際上要有自覺還是挺困難的。畢竟有的時候明知如此,還是要靠別人點出才能脫離黑洞。還記得剛出社會在工作時,很怕第一份正職做沒多久離職會被人說閒話,於是一直過著有點...失魂落魄的樣子。後來跟別人聊了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一直勉強自己拼命搖著鐵窗想要成功,卻不走其他光明大道,這合理嗎?想了想我才毅然決然提出辭職。很多時候,只要願意去看,繞一繞身周,便能撥雲見日看見更好的選項。傾聽自己的心聲為何。這不是最重要的嗎?


心理諮商

raw-image

本書在最後一節談到了心理諮商是圍繞著結束來安排的。每個病人帶著各自的問題來尋求協助,而「成功」意味著病人達成「目標」離開諮商,只是這裡的目標不見得是病人原本所預期的。心理師會透過談話了解他們內心真正想改善的目標是什麼,像減輕焦慮或改善關係,協助病人聽見自己都不知道在問的問題: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什麼?我需要面對什麼?

都是靠你自己,我只是從旁引導而已。

我想這句話不只是心理師,作為一名教師時我也會這麼說。今天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才有機會成長,只是心理諮商師做的,是點出病人本身都沒看出的、自己的可能性。

心理諮商跟一般交朋友很像,建立關係聊聊天,只是心理師著重幫助病人在心靈上的成長。當晤談結束,並非象徵一段友誼關係就此結束,而是為這段關係打上逗號,或許將來還有再見面的可能。如同我們從幼稚園到大學、出社會到換工作,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只是我們生命裡的過客,有的重要、有的可以略過,至於與心理師的關係該怎麼去定義,只能交由自己來決定。

我去諮商的經驗

最後我想花一點時間談談我去心理諮商的經驗。
在大學時,學校有輔導中心,有一次因為作業的關係我申請了學校的諮商服務。我認為,對於每一個願意踏入諮商室的人都很不容易,尤其在台灣,大家寧願去參加宗教活動,也不願意來做心理諮商。當時因為自己有些心結在身上,原本打算時間過了就好了,可是難得有機會就去嘗試看看。

一開始初見面心理師時,總會抱持有點防衛性的心態是正常的。我跟心理師聊聊我的生活、想法、希望解決的問題。直到將近第十次的晤談吧!我忽然間覺得我好像不能再這樣下去,開始吐露了一些我自己都覺得不堪的事實,坦白說我沒有特別意識到我為什麼會講出那些東西,只是心裡覺得 ─ 是時候該處理了。一邊講一邊難過,淚水凝在眼眶,深呼吸一口氣才能把事情繼續往下說,慢慢才願意叵析自己。那陣子我一直覺得自己爛透了,陷在很深很深的自我貶抑裡,假裝正常的生活,卻厭棄這樣的自己。跟別人聊聊,或許成為了改變我的第一步吧!

至於我的晤談結束純粹只是學期剛好結束,總覺得該下一段尾聲。坦白說,我的問題解決了嗎?我覺得好像沒有,但在晤談過程中,學習跟別人講自己的困難是個很難得的經驗。畢竟同樣的問題跟最親的朋友講,要嘛義憤填膺、要嘛稍加安慰,好像對於如何走出這場困境幫助不大,但是心理師會提點我們用不一樣的角度思考事情。或許也因此養成了我退一步看事情的習慣吧!

讀完我都想當心理師了!(不要想不開啊~)

今日行動
每個人都有需要被拉一把的時刻,那,你決定怎麼做呢?
試試看書寫下你曾經的關係問題,它怎麼影響了你?
你怎麼應對?你可以怎麼應對?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書名:《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作者:Lori Gottlieb 羅蕊.葛利布
出版社:行路出版社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2會員
182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這本書我去年只花了一天就看完了,讀得很順也真得好看。說起來我自己滿少看這種推理小說的,我純粹是之前看到別的推薦這本書,然後覺得這封面超美的,然後就買來看(喂!)。實際上內容也還真挺不錯的,電影當成看推理爽片,這就當成看推理爽書,也是不錯!
Thumbnail
2025/03/15
這本書我去年只花了一天就看完了,讀得很順也真得好看。說起來我自己滿少看這種推理小說的,我純粹是之前看到別的推薦這本書,然後覺得這封面超美的,然後就買來看(喂!)。實際上內容也還真挺不錯的,電影當成看推理爽片,這就當成看推理爽書,也是不錯!
Thumbnail
2024/12/07
《等待在夜裡被捕》的作者是新疆維吾爾族人,而本書講的就是作者作為維吾爾人在中國的統治下被欺壓的過程。所幸作者最後逃離中國、抵達美國並寫下本書,讓本書成為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的重要史料。同時,本書內容平靜真誠卻也極富戲劇張力,值得推薦一讀。本篇只略提書中內容,大部分來講講我對該制度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2/07
《等待在夜裡被捕》的作者是新疆維吾爾族人,而本書講的就是作者作為維吾爾人在中國的統治下被欺壓的過程。所幸作者最後逃離中國、抵達美國並寫下本書,讓本書成為中國迫害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的重要史料。同時,本書內容平靜真誠卻也極富戲劇張力,值得推薦一讀。本篇只略提書中內容,大部分來講講我對該制度的觀點。
Thumbnail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2024/11/16
今天要聊的這本書讀來像作者 Laurie Segall 的自傳。作者之前任職於 CNN 時,以科技線的記者聞名,她的職業生涯可說是見證了整個網路科技的蓬勃發展。閱讀本書除了當成在讀作者的自傳以外,同時也藉由看著她的人生軌跡,以此反思我們自己的職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讀後心得 我們都該找人聊聊,真的!因為人類從不能單獨存在,在關係連結裡才有成長動力。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與心理學有關的書,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沒有深奧難懂的醫學詞彙,從頭到尾都是作者非常真誠的剖析自己,把自己身為心理師以及身為心理治療病人的雙重身分,解開防備,然後掏出一條一條叫做人性的糾結。每一段人與人互動過程都有酸甜苦辣,但我們都會長大,或許不是現在跟上,但都會翻越過去的。
Thumbnail
這是第一本與心理學有關的書,跟想像中不太一樣,沒有深奧難懂的醫學詞彙,從頭到尾都是作者非常真誠的剖析自己,把自己身為心理師以及身為心理治療病人的雙重身分,解開防備,然後掏出一條一條叫做人性的糾結。每一段人與人互動過程都有酸甜苦辣,但我們都會長大,或許不是現在跟上,但都會翻越過去的。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用三段話說明這本書的內容》 讓人了解什麼是心理諮商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提到『心理諮商』 肯定都會有一種:「矮額~」的想法吧 會覺得是爛草莓嗎,怎麼那麼不禁挫折之類的 我原先也是這樣覺得,但在看完這本書之後 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理諮商其實是一個自我覺察的過程 幽默的敘事手法、引人入勝的故事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是一本溫柔的書,描述了一位心理師同時身為諮商師也身為諮商者的故事。書中講的是別人與自我和解的過程,卻也讓讀的人一起踏上認識自己的旅程。 我節錄了一些文字,加上個人的小小心得,跟大家一同分享我在書裡與自己對話的心靈旅程。 連不那麼美好的那面一併認識自己  心理治療是認識真正的自
Thumbnail
注意到這本書的理由很可笑,只因為網路陌生書友的介紹: 「這是一本被書名和頁數耽誤的好書!」 我開始上網去找尋這本書的簡介, 而決定買下它來閱讀的理由更是簡單得不足以一提~ 「我好奇心理師找心理師的過程。」
Thumbnail
注意到這本書的理由很可笑,只因為網路陌生書友的介紹: 「這是一本被書名和頁數耽誤的好書!」 我開始上網去找尋這本書的簡介, 而決定買下它來閱讀的理由更是簡單得不足以一提~ 「我好奇心理師找心理師的過程。」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Thumbnail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籍全名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因此,誠如書名,這本書以小說型態呈現出心理師與他的個案的諮商現場,以及心理師自己成為個案,和他的諮商師談話的歷程。透過每個故事,會發現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有解方,有的鎖也可能遺失了鑰匙,既然改變不了⋯⋯
Thumbnail
【寫在前面】副標題是“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簡明、扼要,一個心理師談她平日的工作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案主,每個案主都有他的故事、他說故事的方式、還有他各種不願意讓人靠近的樣態,又或者,在一段時間後,甜蜜點之後、衝突之後、尷尬之後⋯⋯,心理師與案主的關係又是另一番面貌。心理
Thumbnail
【寫在前面】副標題是“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簡明、扼要,一個心理師談她平日的工作中,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案主,每個案主都有他的故事、他說故事的方式、還有他各種不願意讓人靠近的樣態,又或者,在一段時間後,甜蜜點之後、衝突之後、尷尬之後⋯⋯,心理師與案主的關係又是另一番面貌。心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