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做一個願意放手的父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何讓孩子放手做自己,首先就是要做放手的父母!
當孩子說:我不行,我不敢時。
你要說:我在你旁邊,你可以的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試試看。
你不要說:這個你不行啊!太危險了。

從事冒險活動都被一般人認為是很危險的事,但是只要知識備足,設備齊全,心態正確,它的「實際」危險是比「認知」危險低很多的,意外的發生,往往是知識與態度的不正確。

當孩子突破自己舒適圈大膽嘗試他們想要的冒險後,他們的小臉龐是充滿無比的自信與幸福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cey Ho的沙龍
2會員
23內容數
Stacey H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9
這是一部平淡無奇卻又發人省思的韓國電影,這樣的生活,也許就是你我現在的生活,也因為這樣,看完電影儘管有一點揪心,但我們又繼續回去過同樣的生活。面對著螢幕滑著手機,連話都懶得多說,手指動一動,就可以讓自己舒服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堡壘中.....
Thumbnail
2021/08/09
這是一部平淡無奇卻又發人省思的韓國電影,這樣的生活,也許就是你我現在的生活,也因為這樣,看完電影儘管有一點揪心,但我們又繼續回去過同樣的生活。面對著螢幕滑著手機,連話都懶得多說,手指動一動,就可以讓自己舒服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堡壘中.....
Thumbnail
2020/12/02
女孩從小到大就在尋找認同自我的同儕與團體,你想跟你好朋友一起玩娃娃,看到她跟別的女生好心裡會不舒服,長大後,彼此的相同點變成建立sisterhood的關鍵,互相誇獎互相恭維就是在那裏自己自嗨。那些關於女孩子的友情,時而感動,時而疏離,畢竟情感是一種看不到說不出的感覺。
Thumbnail
2020/12/02
女孩從小到大就在尋找認同自我的同儕與團體,你想跟你好朋友一起玩娃娃,看到她跟別的女生好心裡會不舒服,長大後,彼此的相同點變成建立sisterhood的關鍵,互相誇獎互相恭維就是在那裏自己自嗨。那些關於女孩子的友情,時而感動,時而疏離,畢竟情感是一種看不到說不出的感覺。
Thumbnail
2020/08/17
觀察現在男女的情感關係,依循地差不多的模式,一對一的關係出現了第三者,欺騙的那一方在東窗事發後,都會先選擇指責對方在關係中做錯的地方,好讓他自己的爛事合理化,被劈腿的那一方,不但要承受被欺騙的重擊,還陷在自我檢討與愧疚的漩渦中循環,覺得自己做錯了才讓這個男人變心的。
Thumbnail
2020/08/17
觀察現在男女的情感關係,依循地差不多的模式,一對一的關係出現了第三者,欺騙的那一方在東窗事發後,都會先選擇指責對方在關係中做錯的地方,好讓他自己的爛事合理化,被劈腿的那一方,不但要承受被欺騙的重擊,還陷在自我檢討與愧疚的漩渦中循環,覺得自己做錯了才讓這個男人變心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管孩子多少歲,父母總是會為孩子遇到的困難感到憂心。 然而,孩子不一定會將自己遇到的困難跟父母分享,可能是覺得自己應付得來,可能是不想讓父母憂心,可能是覺得反正父母不可能幫自己解決問題,多說無謂。 想一想,你所面對的煩惱也的確不會跟父母說啊,所以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又怎能強求孩子事事告訴你? 正因為孩
Thumbnail
不管孩子多少歲,父母總是會為孩子遇到的困難感到憂心。 然而,孩子不一定會將自己遇到的困難跟父母分享,可能是覺得自己應付得來,可能是不想讓父母憂心,可能是覺得反正父母不可能幫自己解決問題,多說無謂。 想一想,你所面對的煩惱也的確不會跟父母說啊,所以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又怎能強求孩子事事告訴你? 正因為孩
Thumbnail
滑到一則新聞: 新竹一位媽媽給不願意學習的小一兒體驗1日流浪漢。 孩子最後驚恐崩潰哭喊:「媽媽對不起啦!我下次不會了!我想要回我們溫暖的家。」 震撼教育的結局引發大眾熱議。 想知道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呢? 詳細的發生過程和孩子的家庭背景, 我不是這麼清楚。 如單純由新聞的敘述去理解, 我是替這個孩子
Thumbnail
滑到一則新聞: 新竹一位媽媽給不願意學習的小一兒體驗1日流浪漢。 孩子最後驚恐崩潰哭喊:「媽媽對不起啦!我下次不會了!我想要回我們溫暖的家。」 震撼教育的結局引發大眾熱議。 想知道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呢? 詳細的發生過程和孩子的家庭背景, 我不是這麼清楚。 如單純由新聞的敘述去理解, 我是替這個孩子
Thumbnail
在一個視屏裡,開頭一句話,「擔心就是最大的詛咒」,指的是擔心孩子反而阻礙孩子的發展。過去也常聽朋友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這都是老生常談的了。 說來真的是自己多慮,回想自己初入社會的情景,找工作、旅遊、學習等,一路走來就算有父母陪伴,甚至經由父母許多照應,過程中無一不是自己要面對的,甚至是交友、
Thumbnail
在一個視屏裡,開頭一句話,「擔心就是最大的詛咒」,指的是擔心孩子反而阻礙孩子的發展。過去也常聽朋友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這都是老生常談的了。 說來真的是自己多慮,回想自己初入社會的情景,找工作、旅遊、學習等,一路走來就算有父母陪伴,甚至經由父母許多照應,過程中無一不是自己要面對的,甚至是交友、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養子女,要養還要教,太寵溺小孩會導致其抗壓性不夠。」 現在的小孩很難教養,很懷念國小之前的他們,爸媽講了就會聽,還童言童語,很搞笑。到了國中至高中,意見很多,認為他們想的才是對的;跟他們說一下我們的想法,就會來一句「你不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對於未來的規劃不同於家長的期望,在我們身邊常常可以聽到類似的例子,諸如因為升學、科系、就業等等的選擇,演變成親子衝突的開端,尤其當孩子是特殊兒,從小父母需花費更多心力陪伴、也有更多的擔憂,本能地想保護孩子不受傷害,一時間要放手實在不容易。當孩子進入青少年階段,開始學習獨立、面對挑戰……
Thumbnail
p.41「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p.45「 如果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共鳴感想:每個父母都是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酸、甜、苦、辣,但孩子會在心上烙印著父母怎麼對他們的印記 。 九宮格
Thumbnail
p.41「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p.45「 如果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共鳴感想:每個父母都是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酸、甜、苦、辣,但孩子會在心上烙印著父母怎麼對他們的印記 。 九宮格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放手做自己,首先就是要做放手的父母! 當孩子說:我不行,我不敢時。 你要說:我在你旁邊,你可以的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試試看。 你不要說:這個你不行啊!太危險了。
Thumbnail
如何讓孩子放手做自己,首先就是要做放手的父母! 當孩子說:我不行,我不敢時。 你要說:我在你旁邊,你可以的 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試試看。 你不要說:這個你不行啊!太危險了。
Thumbnail
#風險不是危險 限縮「風險 (risk)」發生會有什麼「危險 (Danger)」呢?由風險帶來的風險,包括 - 小孩會撞傷啊、瘀青啊、破皮膝蓋、難過、暫時性迷惑跟暫時性害怕、玻璃心碎、方法行不通的挫折⋯⋯
Thumbnail
#風險不是危險 限縮「風險 (risk)」發生會有什麼「危險 (Danger)」呢?由風險帶來的風險,包括 - 小孩會撞傷啊、瘀青啊、破皮膝蓋、難過、暫時性迷惑跟暫時性害怕、玻璃心碎、方法行不通的挫折⋯⋯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會在生活和與父母的互動中發現,並不是我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做,有時候做某些事情是不可以的,我們需要幫忙孩子就建立一個界限,而在幫助孩子了解什麼事情不能做之前,做父母的我們也必須先設定好自己的界限。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會在生活和與父母的互動中發現,並不是我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做,有時候做某些事情是不可以的,我們需要幫忙孩子就建立一個界限,而在幫助孩子了解什麼事情不能做之前,做父母的我們也必須先設定好自己的界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