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擴張觸及客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品牌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接下來該做的是讓市場認識你,在品牌廣告的規劃上,盡可能的讓所設定的受眾族群觸及你的廣宣。前面全部所做的基本功,都是為了品牌可以走到使用者面前,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購買慾望,創造銷售數字才是最後的目的。

提升觸及率的重點,必須將所有自媒體管道打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受眾反饋在哪個平台會最好,只有實際執行之後才會有答案,再來調整品牌營運重心。自媒體的操作上,各家平台的演算法都不同,在你我皆知的FACEBOOK與INSTAGRAM上,動態消息的自然觸及率在這幾年不斷的下滑,代表FACEBOOK就是要品牌花錢下廣告才能觸及到更多受眾,而限時動態的發佈數量也已經超越動態消息,許多品牌已將廣告預算轉向到限時動態上經營。

在廣告的操作投放上,直接受眾理所當然是主要的客群,也是經營的主要重點,但有些品牌選擇受眾時,會忽略了「類似廣告受眾」。類似廣告受眾指的是有可能會喜歡的人,舉例來說,以「美妝品」為產品,直接關鍵字不外乎「保養」、「美白」、「修復」直接對產品的特色匡列受眾,在擴大族群的選擇時,不妨加入「醫美」、「婚紗」、「沐浴」、「香水」等等不同產業,去加大擴張觸及的可能性,這些產業的既有族群通常都有相關需求,在於整體預算上也相對來的高。再以食品產業來談,通常強調「視覺外觀」、「原料」、「口感」、「口味」等訴求,用「蛋糕」為例,類似的廣告受眾可以選擇,「咖啡」、「下午茶、」「貴婦」等等不同的受眾領域,都是擴大觸及的選項。這些看似不難的相關連結思考,在品牌實際操作上卻常常被忽略,或許這些受眾的成交轉換率不比主要受眾,但這些新流量的觸及卻是品牌必須做的重點之一。

若以保健品為例,關鍵字常以疾病相關為主,「高血壓」、「糖尿病」、「發炎」、「體脂」、「減重」等等,如果轉換一下思考模式,加入「夢想」、「家庭、」「運動」等重視健康的族群,他們願意投入比一般人更多的預算去照顧自己,是非開發不可的「類似廣告受眾」。

品牌擴大觸及的方式,除了在網路上的廣告投放外,可以嘗試找到類似受眾的不同產業,玩玩看異業結盟的模式,這個操作手法在藝人圈可以常常看到,將自己的粉絲丟過去,對方在把固有粉絲扔回來,創造版面話題之外,也製造商業銷售的可能。類似興趣、類似年齡層、類似消費輪廓的不同產業品牌,是很好開發的一群潛在客戶,他們擁有同樣的特質、相當的消費能力,差別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出沒,利用話題性將他們吸引出來,創造更多商業需求。最重要的是,這種行銷策略的成本預算,會比投放廣告來的低,效益來的更好。

既然跨品牌合作的成本與成效這麼好,不如把資源都投入在這上面,無須浪費預算去投放廣告、下關鍵字曝光。這是不行的,試想,你是品牌經理人,你會與一個從未經營品牌口碑、沒有把品牌廣度打開的產品異業合作嗎?這個答案應該很明顯,合作雙方需要有同等價值、同等意象、甚至相同的理念,在創造話題與品牌價值才有加乘的作用。硬是把兩者不相干的產品湊在一起,或是合作過程中品牌價值有一方明顯過低,僅依靠一邊的力量在支撐,通常效益不會太好,專案也不會太長久。

品牌規模的大小並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看雙方輸出的能量所發揮的效益來去做評估,有些品牌產品性強,有些則是行銷規劃完整,能夠創造話題,還有自媒體流量高、粉絲黏著度高的個人品牌,各種都是具有商業價值的產能,並不一定看營業規模或粉絲數量去衡量,只要能夠達到預期的商業效益,不論大小,都是很好的契機。

擴張品牌觸及粉絲的階段,在沒有投放廣告的狀況下,以目前的演算法很快就會碰到撞牆期,這是整個生態圈的趨勢。現在的行銷環境,推廣品牌勢必會有廣告預算的產生,金額的多寡要看整個品牌策略的規劃,以及要在哪些平台曝光,如果只是隨著市場跟風操作,很難會達到成效。行銷模式的主流,不一定在每個品牌、每個產業都適用,有些人靠著FACEBOOK的投放廣告賺到錢,但也有人操作傳統的EDM獲利,廣告觸及的方式有太多種可以選擇,最主要還是要找到屬於你的受眾族群。

不論哪種行銷廣宣模式,目的都是為了讓更多人認識你,盡量的擴大觸及受眾,產生興趣,再善用漏斗理論去提升消費者忠誠度,而這些消費者的回購率也會比一般消費者來的更高。過程中沒有買單的觸及使用者,就是我們改善劇本再行銷的主要受眾,他們不是不喜歡產品,只是我們還沒有打到他心目中的那個「點」。

謝謝你訂閱葛捷思的文字內容,你可以前往你需要的章節,找尋你需要的知識內容。

【市場買單,你才叫品牌】
第一章-新創品牌的思維
第二章-品牌經營的策略管理
第三章-品牌定位行銷市場
第四章-身為業者的經營心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3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0/09/16
自媒體時代讓人人都可以成為領袖,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任何正職工作,都可以經營自我的斜槓人生,協槓不一定由本業衍伸而來,反而著重在本身興趣的經營,多重的身分,是自我品牌建立的基礎。 品牌不一定只能在某部分專業領域經營,許多品牌在產品線或品牌理念上有支線經營的模式,成了子品牌的出現。品牌的斜槓經營,目的也
Thumbnail
2020/09/16
自媒體時代讓人人都可以成為領袖,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任何正職工作,都可以經營自我的斜槓人生,協槓不一定由本業衍伸而來,反而著重在本身興趣的經營,多重的身分,是自我品牌建立的基礎。 品牌不一定只能在某部分專業領域經營,許多品牌在產品線或品牌理念上有支線經營的模式,成了子品牌的出現。品牌的斜槓經營,目的也
Thumbnail
2020/09/16
會員制度的目的在於尋找最值得耕耘的消費者,將陌生客源轉變成消費會員,透過消費級距提升會員層級,如同打怪一樣,每解鎖一層之後,可以得到更多寶物,促使消費者追求更多、更高的回饋與品牌福利。 80/20的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企業總營收的80%,來自於20%的客戶貢獻,將品牌經營重點放在含金量最高的顧客身上,
Thumbnail
2020/09/16
會員制度的目的在於尋找最值得耕耘的消費者,將陌生客源轉變成消費會員,透過消費級距提升會員層級,如同打怪一樣,每解鎖一層之後,可以得到更多寶物,促使消費者追求更多、更高的回饋與品牌福利。 80/20的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企業總營收的80%,來自於20%的客戶貢獻,將品牌經營重點放在含金量最高的顧客身上,
Thumbnail
2020/09/16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Thumbnail
2020/09/16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的商品跟品牌內容,一定有一個你內心屬意的銷售族群,而那個族群的生活習慣跟模式,就是必須去拆解的關鍵點,再透過拆解出來的內容,去選擇廣告工具與最後收單的模式。 舉例來說,如果你經營的是高單價、高品質的商品...........
Thumbnail
你的商品跟品牌內容,一定有一個你內心屬意的銷售族群,而那個族群的生活習慣跟模式,就是必須去拆解的關鍵點,再透過拆解出來的內容,去選擇廣告工具與最後收單的模式。 舉例來說,如果你經營的是高單價、高品質的商品...........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做品牌與銷售,大多數人把重心放在行銷上,能得到越多的流量、越多的網路互動就是成功的曝光。但要能夠達到轉換的目的,除了流量之外,自身的品牌與產品實力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會有效,相信很多做行銷的同行都有過這種經驗,為什麼相同的模式,無法創造跟其他品牌一樣的效果。
Thumbnail
品牌定位是指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所設定主要觸及的消費族群,以及選定操作曝光的媒體平台。主要目標客群清晰後,善用族群習慣的語言文案、視覺設計、消費習慣及觸及平台作為推廣曝光判斷依據。
Thumbnail
品牌定位是指市場定位與產品定位所設定主要觸及的消費族群,以及選定操作曝光的媒體平台。主要目標客群清晰後,善用族群習慣的語言文案、視覺設計、消費習慣及觸及平台作為推廣曝光判斷依據。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鎖定目標客群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溝通 潮樂ChillLove官網——點此進入 四.選擇『適合的媒體』:以有限預算對應正確媒體載具 潮樂官方粉專—–點擊觀看 潮樂官方IG——-追蹤我們 潮樂ChillLove——點此觀看 潮樂官方IG——-追蹤我們 潮樂精品服飾介紹—–點擊觀看
Thumbnail
鎖定目標客群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溝通 潮樂ChillLove官網——點此進入 四.選擇『適合的媒體』:以有限預算對應正確媒體載具 潮樂官方粉專—–點擊觀看 潮樂官方IG——-追蹤我們 潮樂ChillLove——點此觀看 潮樂官方IG——-追蹤我們 潮樂精品服飾介紹—–點擊觀看
Thumbnail
當品牌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接下來該做的是讓市場認識你,在品牌廣告的規劃上,盡可能的讓所設定的受眾族群觸及你的廣宣。前面全部所做的基本功,都是為了品牌可以走到使用者面前,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購買慾望,創造銷售數字才是最後的目的。 提升觸及率的重點,必須將所有自媒體管道打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受眾反饋在哪
Thumbnail
當品牌內容累積到一定程度,接下來該做的是讓市場認識你,在品牌廣告的規劃上,盡可能的讓所設定的受眾族群觸及你的廣宣。前面全部所做的基本功,都是為了品牌可以走到使用者面前,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購買慾望,創造銷售數字才是最後的目的。 提升觸及率的重點,必須將所有自媒體管道打開,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受眾反饋在哪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Thumbnail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 做品牌不要單打獨鬥,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都聽過,但會想說哪有這麼簡單,大品牌看不上我、小品牌幫不到我,異業合作、聯名商品、公益活動離我太遙遠,再怎麼做還是自己的品牌口袋名單行銷、再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