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稻草人謬誤:可是西瓜牛奶明明就很難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討論的是「稻草人謬誤」。這是一個在表達意見、討論議題時(像是口頭或書面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是一個「如何討論」,而不是「討論什麼」的問題。針對議題進行實質討論的文章可能處理不了這樣的問題,因此我想用單篇的篇幅來談談怎麼界定「稻草人謬誤」以及如何避免其發生。
我並不是指除了口頭或書面討論之外,沒有其他表達意見的方式是有價值的。這篇文章想談的是怎樣讓口頭和書面討論更有效、準確,探討的範圍也僅止於此。如果你也覺得這樣的討論有某些價值,也許可以讀讀看。
在這篇文章裡,我想做三件事:回答什麼是「稻草人謬誤」、指出它幾種可能的形式,最後再談談可以如何避免它。
圖片來源:Mimi and Eunice

一、什麼是稻草人謬誤?

稻草人謬誤一般而言指的是:扭曲對方的論點,使其容易攻擊,再說自己已經推翻了對方論點。或者:把自己的攻擊建立在對別人的曲解、錯解之上。就像自己紮一個對方的假人,再攻擊這個假人一樣。這種問題並不難理解,但「扭曲」可能還是有點籠統。說得清楚一點,我把這個謬誤分成兩種:1. 攻擊對方並沒有主張的論點;2. 在對方話語可能的解讀中,選擇對對方不利的那個。以下各舉一個例子:
例1
A:如果一個人一小時內喝下十公升的水,他就會死。
B:那難道人都不用喝水了嗎?謠言殺人!
A主張「如果一小時內喝下十公升的水,人就會死」,但這並不表示他支持「人都不用喝水」,因為前者不必然推論出後者(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係)。A完全可以同時主張「人需要喝水」和「人喝太多水會死」。這時,如果B從A這個敘述中得出「人都不用喝水」的主張,就是把論點硬塞給A,再攻擊這個較薄弱的論點。B看似反駁了A,其實根本沒有擊中要害
例2
C:《大亨小傳》是本超棒的小說!
D:胡說,明明就有其他小說比它更新、更貼近2020年的現實!
在這裡,「棒」是個極端模糊的字,需要更多的解釋、釐清。可能還需要給一些理由,才能構成完整的意見。我們可以看到:D馬上就認定C的「棒」是指「新穎、貼近2020年的現實」。但只從C這句話,很難馬上判定C的意思是「《大亨小傳》很新、很貼近2020年的現實」。如果D在這一點上攻擊C的論點,就是不準確的攻擊。這可能沒有攻擊到C真正想說的。「新穎、貼近2020年的現實」確實可能是種優點,對D來說或許也很值得辯護。不過,如果你剛好對這本書有些了解,可能知道這本書在1920年代成書。因此,把「棒」詮釋成這個標準,特別難發現它的價值所在。這種詮釋對於主張這本書有價值的C而言,特別不利不公平。更重要的是,這樣可能模糊了C想表達的重點,使D無法發現他的意見有價值的地方
所以,我們發現了稻草人謬誤的幾個問題:首先,稻草人謬誤讓人沒有攻擊到重點(not on point);其次,稻草人謬誤對對方並不公平;第三,可能讓人錯失對方有價值的意見。

二、這些謬誤不總是這麼簡單

稻草人謬誤還有幾種更複雜的狀況,發生在對方的主張更複雜、更有系統的時候。我在這裡想提兩種。
複雜狀況一:我已經知道對方的某些論點。這時,我猜他會同時支持另一個論點P,於是加以攻擊。但其實先前的論點不能推論出P,對方也未必主張P。比如說:
E:我主張木瓜牛奶很好喝。香蕉牛奶也很好喝。蘋果牛奶也好喝。
F:可是西瓜牛奶明明就很難喝!
先不論「木瓜牛奶很好喝」算不算可以討論的論點,很明顯地:F如果想反駁E,他什麼都沒有反駁到。從對方先前的主張中,並不能推論出「西瓜牛奶很好喝」。他也可以選擇主張前面三者,同時又主張「西瓜牛奶不好喝」。F最多只能說E有前面三個主張,並依此進行攻擊。
圖片來源:Fine Dining Lovers
換個例子。從「學哲學很有價值」、「哲學討論很有意義」,並不能推論「所有人都該念哲學博士」。因此,如果我的對手只主張前面兩者,我不能攻擊第三個論點。
複雜狀況二:在討論特定議題時,我已經知道對方屬於某個特定立場的陣營。於是在討論時,我用我對這個陣營既有的認知來理解對方,並以此攻擊對方。比如說:
G:在死刑存廢的議題上,我是個效益主義者。
H:那你支持死刑嘍?但死刑很糟糕你知道嗎!
H只知道對方是個效益主義者,但並不知道對方到底主張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忽略了效益主義者之間也可能不同。支持效益主義的人,不必然也支持死刑。也許他知道某些效益主義者支持死刑,但我們不知道G是不是支持死刑的效益主義者。
「效益主義」有點像一張標籤,可以給人快速地帶來某些印象,但並不能告訴我們相同陣營裡不同套主張之間細微的差異。在這裡,H應該討論的不是他所知道的效益主義,而是G真正的主張。從上面來看,G的主張根本還不清楚,任何人都無從回應起。
這個情形其實很常見。在討論政治立場時,我們常見某人被標記為「綠營」、「藍營」、「左派」、「右派」,而大眾就認為這個人應當支持某些主張,但這些人並沒有親自提出這些觀點。事實上,這些詞的意涵都非常模糊。我們很難說一個「綠營支持者」具體來說要有什麼樣的看法。即使某個人確實支持某黨,他也不必然支持該黨提出的所有政策,或是認同所有該黨政治人物的行為。
複雜狀況一和二的差別在於我們對對方的理解程度不同。在前者中,我們確實知道對方的某些論點,但我想推出的新論點和這些論點無關;在後者我們知道的又更少,只知道對方如何看待自己的立場,沒有任何基礎可以推論。如果我和對方持相反立場,這兩種都會讓我很想立刻攻擊他的主張,但這樣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另外,複雜狀況二有點像是「扣人帽子」或「井裡下毒」(poisoning the well)的謬誤。但我想強調:這個狀況並不是用對手的個人特質來攻擊對手,這個標籤則不見得是強加的,也不見得有負面的意思。根本而言,我想談的問題還是攻擊對方沒有主張的論點

三、我們該如何避免它?

從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稻草人謬誤對溝通、理解彼此觀點非常不利。那麼,該怎麼避免這種謬誤?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他們思考的習慣之一。所以反過來說,也可以在每次的討論中不斷練習,來避免不好的思考習慣。以我的經驗,通常我會提醒自己兩件事。
第一、確認對方已經表達清楚。如果是口頭討論,確保對方表達完了,我也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再表示意見。先問「你的意思是不是……」就是個不錯的做法。如果是其他方式的討論,比如說通過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應該確保仔細讀過對方的文字。對方有一定的義務要表達得夠清楚。但如果不巧沒有,也應該避免用最糟、最粗淺的方式來理解對方。
甚至,如果有辦法的話,還可以幫對方強化論點。連強化後的論點,我都有辦法反駁,更能證明自己論點的優越。不過我覺得這不算義務,看情形而定即可。
第二、多點耐心。以我的觀察,有時候曲解對方是因為急著想要反駁。但這可能太快認定對方的立場,也太快認定對方是錯的。而這風險非常大。如果我根本不理解對方,就開始指責對方是錯的,小則錯失有價值的看法,大則無故毀人名譽。如果對方的看法讓我感到完全沒道理可言、一點價值都沒有,通常是我有些地方搞錯了。

結語

簡單來說,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在意見的討論中會出現的問題,一般稱為「稻草人謬誤」。我界定了這個壞的討論方式,試著說明幾種形式,然後提出改善或避免的方法。這個問題的性質並不是推論過程違背了邏輯的規則(也就是說,不是邏輯形式上的問題),而是和對方論點不相干的問題。
更進一步來談,避免稻草人謬誤可以避免不精確的討論,並賦予討論雙方合適、公正的責任。也就是說:你有說清楚的責任,我也有責任聽清楚再回應。長遠來說,在討論的過程中,這可以讓我們多加傾聽,讓我們更細緻地分辨他人的想法,並且更可能認識他人想法有價值的地方。若各位讀者有興趣,讀新聞、讀評論的時候也可以找找看稻草人謬誤。也許你會發現:這樣的謬誤比想像中還多很多。
本文作者:游沛駿 核稿:高看核心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0會員
573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鮮花與槍的戰爭/圖片來源 1967年,舊金山。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年輕男男女女們混雜的躺在海灘邊,相互依偎在彼此懷中,哼唱著〈San Francisco〉。思緒與髮中的鮮花被迷幻藥帶往遠方。那個夏日是他們口中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他們厭惡戰爭,他們渴望和平,他們頭別鮮花向對
今天在慕哲參與了一個蠻有趣的講座,講座題目是從美國眾議員約霍在國會提出的《預防台灣遭侵略法草案》談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除了把國際法中有關台灣地位的歷史脈絡好好理清之外,也從應然面(國際法)與實然面(台灣的戰略地位)補充了相當多的論述。有點感動,故為文記之。
今天在慕哲參與了一個蠻有趣的講座,講座題目是從美國眾議員約霍在國會提出的《預防台灣遭侵略法草案》談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除了把國際法中有關台灣地位的歷史脈絡好好理清之外,也從應然面(國際法)與實然面(台灣的戰略地位)補充了相當多的論述。有點感動,故為文記之。
「我當然想成為精靈的一員。他們如神聖之火鍛造的刀刃一樣美麗,生命永垂不朽。」 現實世界中,我們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說出謊言,用謊言堆砌著真相,虛實交錯讓人無法輕易辨明真偽,不同於精靈的是:我們有拒絕說謊話的能力。至少,在面對不比精靈世界險惡的真實世界,我們還能保有一絲善良和誠實......
2020年的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個人生活,也間接改變整體國際局勢。中美台的關係在疫情爆發以來朝截然不同的趨勢發展,誰是盟友?誰是敵人?世界在疫情時代下將產生全新的秩序。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怪醫黑傑克》裡,他與其對手「白色死神」奇利柯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前者是生命為最高價值,竭盡所能都要讓病患活下去;後者則認為死亡對於絕症患者才是解脫,而積極研發毒物使人能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安樂死,究竟對我們而言是甚麼呢?
鮮花與槍的戰爭/圖片來源 1967年,舊金山。在某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年輕男男女女們混雜的躺在海灘邊,相互依偎在彼此懷中,哼唱著〈San Francisco〉。思緒與髮中的鮮花被迷幻藥帶往遠方。那個夏日是他們口中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他們厭惡戰爭,他們渴望和平,他們頭別鮮花向對
今天在慕哲參與了一個蠻有趣的講座,講座題目是從美國眾議員約霍在國會提出的《預防台灣遭侵略法草案》談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除了把國際法中有關台灣地位的歷史脈絡好好理清之外,也從應然面(國際法)與實然面(台灣的戰略地位)補充了相當多的論述。有點感動,故為文記之。
今天在慕哲參與了一個蠻有趣的講座,講座題目是從美國眾議員約霍在國會提出的《預防台灣遭侵略法草案》談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除了把國際法中有關台灣地位的歷史脈絡好好理清之外,也從應然面(國際法)與實然面(台灣的戰略地位)補充了相當多的論述。有點感動,故為文記之。
「我當然想成為精靈的一員。他們如神聖之火鍛造的刀刃一樣美麗,生命永垂不朽。」 現實世界中,我們也會在某些情況下說出謊言,用謊言堆砌著真相,虛實交錯讓人無法輕易辨明真偽,不同於精靈的是:我們有拒絕說謊話的能力。至少,在面對不比精靈世界險惡的真實世界,我們還能保有一絲善良和誠實......
2020年的新冠病毒除了影響個人生活,也間接改變整體國際局勢。中美台的關係在疫情爆發以來朝截然不同的趨勢發展,誰是盟友?誰是敵人?世界在疫情時代下將產生全新的秩序。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怪醫黑傑克》裡,他與其對手「白色死神」奇利柯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前者是生命為最高價值,竭盡所能都要讓病患活下去;後者則認為死亡對於絕症患者才是解脫,而積極研發毒物使人能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安樂死,究竟對我們而言是甚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宅米。   時隔一個多月,終於起了想解釋為何從瓜園搬至方格子的興致。   說來話長,是真的很長,我盡量長話短說,容我介紹一下出場角色,除了處刑者,其餘以代稱表示。   當事人:我、君子劍、餛飩雀   處刑者:黑熊、小熊   調解者:貝殼、月亮、信紙   歡迎來到瓜園出走風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為何自己過去都喝鮮奶喝得如此理所當然呢? 在查了些關於鮮奶產出所伴隨的相關事實後 就自發地減少食用乳製品 改喝豆漿一段時間了 在食物供給不穩定 常會糧食缺乏到無法挑食的古代自然不用說 有甚麼吃甚麼 或者採取些許手段維持食供給 但在糧食豐盛 生活品質大提昇 並有許多選擇的現代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Thumbnail
水是不是已經變成沒有飲料時,大家才會想到要喝的東西呢?或者是真的快要渴死了才甘願地為自己到一杯水…過去也聽過有人認為買沒味道的水來喝是件cp值很低的事情?藉由這篇我也因此檢討一下自己,發現有時候我也會無形中把水當成是比較低階的選項,例如朋友來作客,好像就一定要端出個「有味道的飲料」出來才不會有失禮?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吃了一碗甜度不一的溫室番茄,有點憤怒的發表感想。溫室番茄現在應該很生氣,因為我居然說一般番茄的好話。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宅米。   時隔一個多月,終於起了想解釋為何從瓜園搬至方格子的興致。   說來話長,是真的很長,我盡量長話短說,容我介紹一下出場角色,除了處刑者,其餘以代稱表示。   當事人:我、君子劍、餛飩雀   處刑者:黑熊、小熊   調解者:貝殼、月亮、信紙   歡迎來到瓜園出走風
Thumbnail
咖啡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飲品,光是酸與不酸的問題,就可以引發一場世界大戰。有一派是主酸派,豆子要有酸度,才是好豆子,畢竟豆子是果實,怎麼可能不酸?除非烤焦?另外一派是不酸咖啡派,無法接受咖啡酸溜溜的味道,覺得咖啡應該要濃、要苦,而且一定要加奶、加糖。 這個沒有絕對,就只是每個人的喜好不同! 自
為何自己過去都喝鮮奶喝得如此理所當然呢? 在查了些關於鮮奶產出所伴隨的相關事實後 就自發地減少食用乳製品 改喝豆漿一段時間了 在食物供給不穩定 常會糧食缺乏到無法挑食的古代自然不用說 有甚麼吃甚麼 或者採取些許手段維持食供給 但在糧食豐盛 生活品質大提昇 並有許多選擇的現代
Thumbnail
  雖然明白有點艱難,我仍然沒放棄過解釋這個問題,畢竟我從來都不把這些文字定義成「雞湯」或「毒雞湯」,雞湯裡到底放了人參抑或砒霜,取決的從來就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面對這些文字的「人」、這個人當下的「狀態」,以及在這個狀態下對文字的「理解」。
每個習慣吃葷的人,都難以想像自己的飲食方式是錯誤的。 但是當大部份的人都錯了的時候,事情一樣永遠不會變成對的。 —— 一位小小孩從牧場玩回來之後,對我說:「以前我還以為『巧克力牛奶』是乳牛吃了巧克力,接著擠出來的奶就是巧克力牛奶……」說完,他又問我:「為什麼每隻乳牛身上
Thumbnail
水是不是已經變成沒有飲料時,大家才會想到要喝的東西呢?或者是真的快要渴死了才甘願地為自己到一杯水…過去也聽過有人認為買沒味道的水來喝是件cp值很低的事情?藉由這篇我也因此檢討一下自己,發現有時候我也會無形中把水當成是比較低階的選項,例如朋友來作客,好像就一定要端出個「有味道的飲料」出來才不會有失禮?
Thumbnail
某一次與房仲大哥的意見歧異,讓我有再一次的機會,對於人際關係的溝通問題的反思。 生活中與對方發生爭執紛論,跟對方就事論事,對方卻氣呼呼回:「這是奇摩子問題!」 跟對方談他所謂的奇摩子問題,他又說「你不要玩文字遊戲!」並且開始三寸不爛之舌、歇斯底里模式。 這時,若爭執紛論的問題是芝麻綠豆
Thumbnail
吃了一碗甜度不一的溫室番茄,有點憤怒的發表感想。溫室番茄現在應該很生氣,因為我居然說一般番茄的好話。
Thumbnail
自古斗米養恩、升米養仇,幫一個小忙,很多人湧泉相報,但時時刻刻對人好,反倒有人食髓知味,不幫她時卻生氣起來,彷彿他的失敗皆我們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