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百舌的迷思

2020/09/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衡諸心口相應的食念,在食物鏈中輪轉..若能了如生命是日的短,悟到痛轉薄去--我慢、我欲、我能..則漸起的慚愧心,會悅樂一切生靈的存有..
文本
人的“本有”一霎生命體,為了滋益由業所生的色身,皆依食養而得以存活,所以佛以「四食」概括了人生此”一霎”的日常生活,此「四食」即是一段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
段食:是指三餐飲食,能滋養色身,維持人體需要的食物。即主養色身生理機能所需。
觸食:是指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皆能滋補人的身心,使人心生喜樂,情意愉悅,助長健康。即主修色身精神層面所需。
思食:思是指“思心所”,身行、語行、意行的造作都是“思心”所起的發動,用意念、意志的累積滋養一個人的生命力,念念相續是得以產生能量,即謂思食。即主動色身激發能想之量所需。
識食:識是知了,分辨,判斷。有情生命用識來抉擇愛、取等名色之經驗,由食欲之味到與愛欲相應,執著身心為我的“愛取”存有而活動,以延續性命。即主知色身之識食是一種待緣而生的無常現象,不能恆常存在,對生命產生一種認知作用。
性靈之人乃至微渺的鱗翅目,此諸類有情眾生,其一霎生命無非是為了「食」字而營營賣力,漢文字古傳之文化即已透露出對「食」之擬像交織。古代諺語有“民以食為天”,尊至帝王將相亦不敢輕慢這條真理,即如領兵出征 “糧草先行”是伐戰之務實。孔子亦奉行:“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孟子則主張“口之於味有同嗜也”,即連無為之老子也認同:“五味令人口爽”之現實意義。
令人詠歎的漢食文化,其經過韶光千年不墜,眾生舌尖上的勞動過程在享受「食」的滋益滿足之後,留下了對“東坡肉”的激情追求,也“點評”了金聖歎對“食”得癡言。野史傳聞清朝初年,順治皇帝剛駕崩,因案犯刑即將就戮的金聖歎背縛著雙手,叫劊子手附耳過來,低聲在他耳邊留下最後遺言:“五香豆腐乾與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 刀起切落金聖歎對食的侈望..許是他對穿梭生死的另番徹悟!再者,梁實秋在臺灣回憶上海大馬路邊販售的天福字熟火腿,用了蘊涵感情的兩句話:“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至今思之猶有餘香” ,佛陀開宗即明示「一切有情皆依食住」;管窺千年華夏民族,足資普世色身甚難離開食的囹圄。
若論當代消費者的「四食」所求? 已不只是生命效能所要之食,而是轉變為對食慾望的崇拜追求。現代消費者之拜物主義 (fetishism of the consumer)是藉由色身不斷追求體驗(experience)與享樂(enjoy)之能指,此類以金錢來衡量價值(value for money)之高階食文化主體觀念已深植於全球,這些消費主體巧妙的,細緻入微的帶領追隨者進入到美食的奢華世界,魚子醬、鵝肝、燕窩、魚翅、熊掌、虎骨等等的生産,交換和消費的供給,無疑是舉箸下的生命殘害,更是人類階級化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譏諷。誠如魯迅批判的言論:“飲食問題,不僅可以反映社會的物質文明程度,也可以反映出社會狀況以及暴露種種社會痼疾”。
衡諸心口相應的食念,在食物鏈中輪轉..若能了如生命是日的短,悟到痛轉薄去--我慢、我欲、我能..則漸起的慚愧心,會悅樂一切生靈的存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間有乘除
    人間有乘除
    人間有乘除,生死有流轉,生命四有次第循環: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是謂無始無終..觸筆何須罣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