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心與您分享好書】-《梅迪奇效應 MEDICI EFFEC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Wu心與您分享好書】-《梅迪奇效應 MEDICI EFFECT》


《梅迪奇效應》書中試圖闡述如何培養創造的思考技術,以打破聯想障礙。透過結合、創新與創造,在各領域中成為創意發想的高手。

本書舉了兩種創新方式:

1.方向性創新:

運用的是相當可預測的程序,改善一種產品,大部份創新都屬於方向性創新。例如一家公司靠著精簡和改善現有的程序而提高效率;或是把一種成功的政策計劃經過調整。

2.跨領域創新:

跨領域創新則跳脫舊有領域,開創新局,會為新領域開闢坦途。通常會將兩種看似完全相異的專業領域知識,融合為新的點子,創造出新的產品。例如將曲風迥異的古典樂與搖滾樂進行融合,變成一種新的曲風。

對大多數人來說,異場域碰撞是產生創新的最佳途徑,在異場域碰撞之下,不但有更多機會找到特別的觀念結合,也會找到更多觀念的組合。


本書鼓勵各位讀者,以跨領域創新思考方式,進行創新。


我們人天生具與自己相似的人、事、物靠近的傾向,從而建立同溫層,及舒適圈。在同溫層裏,我們感受到安全、歸屬感;針對該領域的知識專業,因長時間的大量接觸,從而熟能生巧,更加精進純熟,自動化地朝向方向性創新邁進。

或許,在同個圈子久了,你已成為所處領域的專家。但面對工作、生活,卻感覺像是一成不變死水;亦或是,你試圖在某些專業領域上進行突破,而屢試未果。或許,跳脫舒適圈,嘗試接觸與自身不相干的領域,可能帶給你不同的想像,以及不一樣的生活。

我認為,跨領域創新的思考方式,不僅能為工作帶來助益,亦可能為你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轉變。所以,當你覺得工作、生活卡住的時候,不妨去嘗試一下過去沒接觸過的事物吧。


👉文:Wu心(吳景濱心理師)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uJingBin/

👉參考資料:Frans Johansson (2018)梅迪奇效應:跨界思考的技術,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刊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u心(吳景濱心理師)的沙龍
61會員
49內容數
2025/04/29
親愛的你: 「是否也曾在深夜握著手機,看著母親的來電顯示遲遲不敢接起?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甩不開的罪惡感,不是你不夠堅強。我們只是太早學會了懂事,卻忘了怎麼當個孩子...」   一、那些母親沒教會我們的事 1. 「透明玻璃缸」裡的愛 「妳媽也是為妳好」 多少人被這句話困
Thumbnail
2025/04/29
親愛的你: 「是否也曾在深夜握著手機,看著母親的來電顯示遲遲不敢接起?那些說不出口的委屈、甩不開的罪惡感,不是你不夠堅強。我們只是太早學會了懂事,卻忘了怎麼當個孩子...」   一、那些母親沒教會我們的事 1. 「透明玻璃缸」裡的愛 「妳媽也是為妳好」 多少人被這句話困
Thumbnail
2025/04/18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Thumbnail
2025/04/18
🌱 7個小練習,陪你照顧心裡的雨季 ——就像準備一把隨身小雨傘 練習1:把大願望切成小方糖 「好想快樂起來」就像對著整座山說要搬走,試試這樣做: ▸ 明天中午傳訊息給一位老朋友:「最近看到這首歌,覺得你會喜歡」 ▸ 週六下午擦完房間地板後,坐在窗邊喝熱牛奶看雲5分鐘
Thumbnail
2025/03/16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Thumbnail
2025/03/16
李薇(化名)發現老公出軌後,做了件奇怪的事——她開始天天穿白色連衣裙做早餐,就像老公初戀當年的打扮。這可不是什麼浪漫情懷,而是不自覺在玩「心理操控遊戲」: • 每天早上端咖啡時,她會輕聲說:「你最近臉色不好,要多休息呀」(其實在暗示:你做了虧心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深入解析與實例探討 以下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做說明。的確,在AI時代,人類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變得更加關鍵。您的用餐點餐情境,更生動地說明了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與關聯。 創造性思維:看見問題,提出新解 定義: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想法的能力。它涉及到打破常規、連結看似無關的
Thumbnail
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指的是創造跨領域的交會,當不同文化、知識、專業,能夠在同一個場域裡交叉碰撞,就容易產出令人驚奇的創新。 梅迪奇效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迪奇家族是一個強大且富有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家族
Thumbnail
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指的是創造跨領域的交會,當不同文化、知識、專業,能夠在同一個場域裡交叉碰撞,就容易產出令人驚奇的創新。 梅迪奇效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梅迪奇家族是一個強大且富有的銀行家和政治家家族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個社群媒體與各類內容蓬勃發展的時代,我們可以發掘與連結到幾乎無窮的成功個體與案例,如何藉由「逆向工程」的技法,幫我們從其他人的成功中拆解他的成功秘方並且轉化成我們的能力,會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能。這也是《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秘訣》要教給我們的方法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