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搖臂&引擎吊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後搖臂

後輪、避震與車架連接的重要角色

  • 大部分後搖臂都採鏈條傳動
  • 優點:動力損耗小,維修成本低,絕大多數環境下都可以正常工作
  • 缺點:需要經常維護保養,每隔一段時間需要調整鏈條鬆緊度
raw-image

圓管式後搖臂

  • 製造原料密度不夠,達不到良好的支撐能力,後減震需要安裝在貼近車輪軸位置,分配圓管後搖臂的作用力
  • 兩側減震達不到精密調校,導致車身受力不均勻,無法保證後輪穩定性

方管式後搖臂

  • 改變後減震位置,從原來的雙尾置後減震變為中央減震
  • 避免車身左右傾斜現象,同時減震的安裝方向也有更多種方式
  • 再精密仍存在縫隙間隔

方管式後搖臂2.0版本(跑車專用)

  • 原有的方管上疊加方管,使搖臂形成三角形的結構
  • 更均勻的分配抗壓力,保證車身穩定

上三角形搖臂(排量、馬力大用)

  • 密度更強,但是為了給鏈條留出工作空間,上樑進行削薄處理
  • 沒有考慮到金屬材質可以承受足夠的拉伸力,面對激烈駕駛時,抗壓力還是稍有不足

下三角形搖臂(成本高,常用於比賽)

  • 必須抬高搖臂中軸,不抬高對力傳遞將會造成影響
  • 其餘零件設計位置都要與其相妥協
  • 現今時代對抗壓力和拉伸力功效最好的設計結構

鷗翼式後搖臂(民用後搖臂結構形式)

  • 整體強度、支撐力、抗壓力等等均超過上三角搖臂
  • 比下三角搖臂總體有一定差距,但是不用升高搖臂中軸
  • 綜合路況(山路、公路、賽道等)的首選

單搖臂

  • 選材用料和設計層面,成本均高出雙搖臂
  • 對車輛操控和靈活性有不小提升

引擎吊架

市售速可達引擎吊架分兩類:上吊架下吊架
raw-image

上吊架

  • 上吊架作用力則是X度角朝前上
  • 引擎作用力卻沒全部轉變成向前的力量部份力量耗損在向上挺舉
  • 引擎動力耗損在車身向上挺舉
起步摧油門時車主會感覺到上浮的感覺;
油門快速摧放更是會明顯上下跳動。

下吊架

  • 作用力是呈現水平向前
  • 下吊架即使載重,引擎作用力一樣向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5會員
515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20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9/10
2024年「油電雙冠」的前哨戰-光陽引戰的煙硝味濃厚。 光陽在2023年8月推出GP125優惠方案,在符合條件下,GP125價格可以下殺到39800元。所以光陽的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讓我們從台灣機車23年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未來佈局,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2023/08/10
透過蜂鳥CLBCU可以證明:機車並不是沒有女性市場,不是女性不買車、對機車沒興趣,而是過去以來,機車產業一直都是用「男性」思維在看待市場,市場也是以男性用車為主要訴求。 機車業者不認真思考女性用車的後果,導致女性只能「將就」一台車,對機車興趣缺缺,女性機車市場的大餅自然無法被打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雙A臂懸吊無疑是目前性能跑車的最佳選擇。它的優點包括側傾小、可調參數多、轉向靈活、避震效果好、輪胎接地面積大、抓地性能優異,以及過彎側傾時可獲得額外的camber gain,大幅提升輪胎的側向抓地力,提升過彎極限能力。
Thumbnail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摩托賽車手華麗漂亮的過彎姿勢,經常是大部分賽道玩家甚至山路騎士爭相模仿的範本,但...講不客氣的:終究只是模仿,從基礎操控的觀點來看,這些動作不是靠模仿就能得到真正的效果的
Thumbnail
說到騎車,想要騎得夠快,至少快到讓自己感到滿意就已經很困難了,偏偏還牽涉到車輛設定,其中避震器尤其是前叉更是直接影響到操控信心,常常不知道怎麼調整才好?雖然說要騎得快,前叉的性能不一定要很強,但是設定一定要正常,寫文章說實在也沒辦法充分的表達如何設定,只能粗略的形容一下什麼樣的狀況可能需要往哪個方向
Thumbnail
說到騎車,想要騎得夠快,至少快到讓自己感到滿意就已經很困難了,偏偏還牽涉到車輛設定,其中避震器尤其是前叉更是直接影響到操控信心,常常不知道怎麼調整才好?雖然說要騎得快,前叉的性能不一定要很強,但是設定一定要正常,寫文章說實在也沒辦法充分的表達如何設定,只能粗略的形容一下什麼樣的狀況可能需要往哪個方向
Thumbnail
如果平鋪直敘的使用現有的髖關節轉動系統,巴力概念稿中較淺的骨盆、前襠裝甲的造型與粗厚的大腿三者組成的,是抬腿的干涉惡夢。如何在盡可能維持原始設計的同時增大可動域的空間?該如何安排最佳的施工順序,以利和未來各項裙甲零件接合? 從破壞中再生─採用箱型引出的可靠結構,搭配修飾的臀部製作,現在、揭開序幕!
Thumbnail
如果平鋪直敘的使用現有的髖關節轉動系統,巴力概念稿中較淺的骨盆、前襠裝甲的造型與粗厚的大腿三者組成的,是抬腿的干涉惡夢。如何在盡可能維持原始設計的同時增大可動域的空間?該如何安排最佳的施工順序,以利和未來各項裙甲零件接合? 從破壞中再生─採用箱型引出的可靠結構,搭配修飾的臀部製作,現在、揭開序幕!
Thumbnail
後搖臂:後輪、避震與車架連接的重要角色。分成圓管式、方管式、上三角形、下三角形、鷗翼式&單搖臂。 引擎吊架:市售速可達引擎吊架分兩類:上吊架跟下吊架。
Thumbnail
後搖臂:後輪、避震與車架連接的重要角色。分成圓管式、方管式、上三角形、下三角形、鷗翼式&單搖臂。 引擎吊架:市售速可達引擎吊架分兩類:上吊架跟下吊架。
Thumbnail
懸吊系統三大元素: 懸吊機構、彈簧與阻尼器 懸吊 vs 操控性:增加輪胎的貼地性以及維持車身的平穩 懸吊 vs 舒適性
Thumbnail
懸吊系統三大元素: 懸吊機構、彈簧與阻尼器 懸吊 vs 操控性:增加輪胎的貼地性以及維持車身的平穩 懸吊 vs 舒適性
Thumbnail
舉跑車為例,你的肌肉很大、力量很大,就像是車子馬力很大的概念,但是,力量輸出越大,車子的骨架就要越穩。 許多人會受傷,就是框架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去作超出這個框架的體力勞動、運動、競技等。在你投入工作或運動時,你一定會「超」輸出,但框架不夠穩的情況下,那就容易受傷了
Thumbnail
舉跑車為例,你的肌肉很大、力量很大,就像是車子馬力很大的概念,但是,力量輸出越大,車子的骨架就要越穩。 許多人會受傷,就是框架不夠穩定的情況下,去作超出這個框架的體力勞動、運動、競技等。在你投入工作或運動時,你一定會「超」輸出,但框架不夠穩的情況下,那就容易受傷了
Thumbnail
說到摩托車過彎,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側掛,就是把屁股移出去、上半身移出去,這樣過彎就會快.....那你可能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說說側掛這個動作,因為摩托車過彎需要傾倒車身,運用車身傾倒產生的向心力來抵抗離心力,可是這並不是摩托車真正的過彎方式! 為什麼要傾倒?這牽涉到學術計算,知道那些運算對我們騎車沒
Thumbnail
說到摩托車過彎,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側掛,就是把屁股移出去、上半身移出去,這樣過彎就會快.....那你可能想得太簡單了! 首先說說側掛這個動作,因為摩托車過彎需要傾倒車身,運用車身傾倒產生的向心力來抵抗離心力,可是這並不是摩托車真正的過彎方式! 為什麼要傾倒?這牽涉到學術計算,知道那些運算對我們騎車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