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不是「被討厭的勇氣」,而是搞清楚別人根本不知道他討厭了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常常在跟朋友說話的時候,都能感到非常巨大的負面而會出手阻止朋友們無盡的自我否定,以及將他們那些別人的情緒中給拖拉出來,像是「被討厭的勇氣」這句從字面上看去是肯定句的自我否定,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套《被討厭的勇氣》的書真正想要傳遞的,不是「我要接受我被討厭了」這件事。

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一定都沒有看過這套書,但非常喜愛在字面上的意思去思考「被討厭」這三個字:我被討厭了、被討厭就被討厭吧!反正我就是這麼一個討人厭的人、我被討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問題是,當你感覺「被別人討厭」的時候,那些別人「真的」是「討厭你(這個人)」了嗎?

這裡沒有要討論《被討厭的勇氣》這套書。有年我真的把它們買回來,但我好像沒有拆開過它們,而且不知道它們被我放去哪裡了。我想討論的是「討厭別人」和「感覺被討厭」這兩種情緒(或說字面上的意思)到底要怎麼觀看,才不至於陷入「我就是一個被討厭的人」這種再向下探底的自我否定中。

大部分的人在「情緒」上,都不是太容易去「完整表達」或「理解」自己或其他人想要反應出來「真正的情緒」:

常常出現的就是你明明在表達「你這樣讓我不舒服」,但對方理解的是「你討厭我」,或者你明明只是很直接反應一件事情你的看法,但對方卻常常因為你的「直接」而不去思考事情本身,認為你在找麻煩,然後進入他自己的情緒中,對你做出了反擊!

這裡角色位置對調就會變成這樣:

常常出現的就是他明明在表達「你這樣讓我不舒服」,但你理解的是「他討厭我」,或者他明明只是很直接反應一件事情他的看法,但你卻常常因為他的「直接」而不去思考事情本身,認為他在找麻煩,然後進入你自己的情緒中,對他做出了反擊!

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只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在事情發生之後,重新思考這些情緒中沒有被看到的部分,不要讓自我陷入「討厭」的情緒裡(討厭別人,或感到被討厭,以及討厭自己!)以及在下一次同樣的狀況發生時,可以讓自己用更舒緩的心情面對!

比如說:

有些人對於環境的吵鬧是會感到不舒服(身體反應的不舒服),例如:酒吧、KTV、演唱會……常常在群體裡有人相約,如果沒有表達好自己對於那樣的環境會感到不舒服,就很容易會在群體聚會、邀約裡被揶揄:「就是不想跟我們出去啦!」「就是討厭我們!」「他不喜歡我們啦!」

這裡很容易變成:不想去的那個人會在這些玩笑話裡感覺被討厭了,而原本邀約的人會因為被拒絕而感到被討厭。(久而久之排擠跟被排擠就會出現了。當然,也會有霸凌的狀態。)

但真的有誰在這樣的事件裡討厭了誰嗎?其實沒有耶!完全就是口語表達的用詞修飾而已。

換個方式觀看大概是這樣:假設有人對環境的吵鬧感到不舒服,但群體裡又很希望他一起出門參與,是不是下次可以找一個比較不吵的聚會一起出門?

再比如說:

肢體碰觸也是很多人不喜歡的。但是那些有時候興奮起來就會揮舞雙手碰觸別人的人,常常不知道自己讓人感覺不舒服(無意識的那種,故意的就叫侵犯了。)當別人表達「我不喜歡你這樣碰到我」意思只是「不要這樣碰我」,並不等於「我討厭你這個人」啊!頂多就是「我討厭被碰觸!」而不是「你這個人!」那你就得記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被隨便手來腳來啊!(很多人講話一興奮是會隨便拍人家一下。那是會嚇到人的啊啊啊~~~)

要訓練自己在表達和思考的時候,把「事情/行為」跟「人」分開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我討厭你說話那麼大聲,我討厭你亂摸我的頭髮、身體(大人最愛這樣碰孩子了。)我討厭你都不幫忙做家事,我討厭你只在乎你的工作,我討厭你講話很愛亂開玩笑,我討厭你不隨手關燈,我討厭你倚老賣老,我討厭你講話那麼機車,我討厭你太浮誇,我討厭你太靠近我,我討厭你一直要找我講話……許許多多的討厭都跟「討厭整個人」沒有絕對的關係,很少有「整個人」會被「完全」的討厭(當然也不可能被「完全」喜歡。)很多人甚至連「討厭」「喜歡」的情緒都不太能完整表達或反應出來。

「討厭」或是「被討厭」在心理層面很容易產生出防禦跟攻擊的應對方式,要是常常分不清楚別人「到底是不喜歡那件事情」還是「不喜歡你這個人」就很容易需要「被討厭的勇氣」。更多時候應該要回頭想一下:別人搞不好連自己做了讓你感覺被討厭的事都不知道呢!你幹嘛一定要去找「被討厭的勇氣」?然後順便討厭了自己?

P.S
「討厭」真的是個很負面的詞。但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常常需要用負面的詞去鼓勵人們正面思考?

又。我為什麼要寫這種文章我也不知道。但我真的很常需要扭轉一下朋友們的負面思考。很多時候要鼓勵那些感到自己被討厭的人:嘿!別人只是在表達他對那件事的看法,而不是說你很討厭嘛!

圖:
2016 JAPAN 0628(EOSM3)大阪天保山摩天輪。好喜歡摩天輪喔。可是超高的好可怕。嚇死我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6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2024/08/06
我們就繼續穿我們喜歡的衣服吧!我們就繼續留著我們覺得舒服長度的髮型!我們不美、不帥都沒有關係。如果你心裡還有那些因為這些外來的攻擊、嘲諷而在心裡感到受傷而覺得自卑的陰影,去喜歡自己吧!喜歡自己所有的樣子!傷得有多重,就用多少的喜歡去陪伴自己!
Thumbnail
2024/07/18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2024/07/18
害怕自己不像男性沒辦法給女性安全感,但又擔心自己就算像男性也比不上真正的男性,但心裡又不認為自己應該、想要成為男性,於是會讓自己顯得自卑不自信,而這種不安會橫在感情裡!
Thumbnail
2024/05/16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2024/05/16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你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暢銷書嗎﹖乍看書名似乎覺得怪怪的,儘管渲染力十足,內容也寫得超級棒,但對於某些不明究裡的人來說,難免會因為自我認知上的偏差而有所誤會。作者岸見一郎告訴讀者說,這個書名並非要你去做一些「惹人討厭的事情」,而是「不要害怕被別人討厭」。
Thumbnail
你看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暢銷書嗎﹖乍看書名似乎覺得怪怪的,儘管渲染力十足,內容也寫得超級棒,但對於某些不明究裡的人來說,難免會因為自我認知上的偏差而有所誤會。作者岸見一郎告訴讀者說,這個書名並非要你去做一些「惹人討厭的事情」,而是「不要害怕被別人討厭」。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一來一往的提問與應答之間,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用對話的形式,能讓我們很自然的帶入年輕人的立場。書中的提問,也幾乎都是最日常的人際關係問題。 目的論:無論我們身處何種處境,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他人對我們看法,是屬於他人的課題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同樣心情? 你也和我一樣嗎?讀過或聽過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內容,但仍舊沒有「被討厭的勇氣」。還是會在被人誤解或是產生意見不同時感到受傷和委屈。 然而,這是極不健康的。不僅對自己不健康,也對他人不健康。 如何鍛練「被討厭的勇氣」呢?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同樣心情? 你也和我一樣嗎?讀過或聽過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內容,但仍舊沒有「被討厭的勇氣」。還是會在被人誤解或是產生意見不同時感到受傷和委屈。 然而,這是極不健康的。不僅對自己不健康,也對他人不健康。 如何鍛練「被討厭的勇氣」呢?
Thumbnail
那句「被討厭的勇氣」應該改成「被喜歡的自信」才對!沒有人有力氣天天活成一個一直討厭別人的人!那很累,你也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Thumbnail
那句「被討厭的勇氣」應該改成「被喜歡的自信」才對!沒有人有力氣天天活成一個一直討厭別人的人!那很累,你也不要自己嚇自己了。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他,“可是”他的身世好可憐..算了,不跟他計較了。」想必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對吧? 也就是面對真的讓你感到不悅的人,卻因為害怕面對衝突而總幫對方找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予以責怪。 但這樣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會讓自己有好的感受嗎?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讓我與你分享~
Thumbnail
「我真的很討厭他,“可是”他的身世好可憐..算了,不跟他計較了。」想必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對吧? 也就是面對真的讓你感到不悅的人,卻因為害怕面對衝突而總幫對方找合適的理由來說服自己不要予以責怪。 但這樣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會讓自己有好的感受嗎?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讓我與你分享~
Thumbnail
在我不知道以前,帶頭霸凌我的人還暗著來,在我發現他做的齷齪事之後,他也不客氣的更肆無忌憚的排擠我了。 為甚麼是我?我在心裡無數次的吶喊著! 我做錯甚麼?我在夜裡無數次的反覆問自己!
Thumbnail
在我不知道以前,帶頭霸凌我的人還暗著來,在我發現他做的齷齪事之後,他也不客氣的更肆無忌憚的排擠我了。 為甚麼是我?我在心裡無數次的吶喊著! 我做錯甚麼?我在夜裡無數次的反覆問自己!
Thumbnail
這樣說吧,明明我跟其他人都說一樣的內容,內容明明都一樣,但只要是由我開口,人家就說:不是這樣吧.......但同樣的內容,由別人口說出來,都沒事,但由我口中說出就有事. 這種情況同樣又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我也只是看著手機脫口而出一句話,但別人聽到就說:話不要亂說,會...... 再來又碰到一個情況,
Thumbnail
這樣說吧,明明我跟其他人都說一樣的內容,內容明明都一樣,但只要是由我開口,人家就說:不是這樣吧.......但同樣的內容,由別人口說出來,都沒事,但由我口中說出就有事. 這種情況同樣又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我也只是看著手機脫口而出一句話,但別人聽到就說:話不要亂說,會...... 再來又碰到一個情況,
Thumbnail
如同「喜歡」這種感覺一樣,現在的我認為「不喜歡」也是一種個人的權利,只是在職場上有時不得不收斂一些,我想可以把那份感覺真實地放在心底,而工作上的團隊就只是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而已。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同樣的事物,不喜歡同樣的某種事物,那麼個體的存在,或許就沒有所謂的獨特性可言!正因為我們的好惡不同..
Thumbnail
如同「喜歡」這種感覺一樣,現在的我認為「不喜歡」也是一種個人的權利,只是在職場上有時不得不收斂一些,我想可以把那份感覺真實地放在心底,而工作上的團隊就只是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而已。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同樣的事物,不喜歡同樣的某種事物,那麼個體的存在,或許就沒有所謂的獨特性可言!正因為我們的好惡不同..
Thumbnail
「討厭」或是「被討厭」在心理層面很容易產生出防禦跟攻擊的應對方式,要是常常分不清楚別人「到底是不喜歡那件事情」還是「不喜歡你這個人」就很容易需要「被討厭的勇氣」。更多時候應該要回頭想一下:別人搞不好連自己做了讓你感覺被討厭的事都不知道呢!你幹嘛一定要去找「被討厭的勇氣」?然後順便討厭了自己?
Thumbnail
「討厭」或是「被討厭」在心理層面很容易產生出防禦跟攻擊的應對方式,要是常常分不清楚別人「到底是不喜歡那件事情」還是「不喜歡你這個人」就很容易需要「被討厭的勇氣」。更多時候應該要回頭想一下:別人搞不好連自己做了讓你感覺被討厭的事都不知道呢!你幹嘛一定要去找「被討厭的勇氣」?然後順便討厭了自己?
Thumbnail
  從小似乎總被教導著,要與人和諧相處,不該和人吵架,要和大家當朋友。但現實生活中,怎可能如此完美呢?要喜歡每個人是何其的困難?怎有辦法和每個人成為朋友呢?一定會遇到一些人,彷彿是背上芒刺般惹人厭惡。有時說不出什麼具體的原因,但就是覺得不合。或許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某種氣場吧!無法調和就是無法調和,就
Thumbnail
  從小似乎總被教導著,要與人和諧相處,不該和人吵架,要和大家當朋友。但現實生活中,怎可能如此完美呢?要喜歡每個人是何其的困難?怎有辦法和每個人成為朋友呢?一定會遇到一些人,彷彿是背上芒刺般惹人厭惡。有時說不出什麼具體的原因,但就是覺得不合。或許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某種氣場吧!無法調和就是無法調和,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