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3. 內容重點4. 心得 原文網址:我在阿里學到的第一課:亂花錢,是我對市場的尊敬 Photo Credits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作者有網路平台經營背景 曾就職阿里巴巴,擔任知識付費運營專家。 目前為PressPlay 副總。 學習到另類的經營策略思維。 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 阿里巴巴當初將淘寶分拆為三個營運團隊(天貓、淘寶、一掏)背後的策略。 勇於浪費資源是一種戰略選擇,其背後是敬畏市場的心態。 重點內容 只為了想解決一個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的未來是什麼模樣? 因此,淘寶一分為三,亂花錢是為了摸索市場 根據原文,筆者另行整理 阿里承認自己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模樣,更代表敬畏市場的心態 新商業文明的建設 企業內部管理發生根本性變化。 我們必須主動創新。 阿里公司在短期內發展成那麼大,但競爭優勢不是憑個子大。 我們必須在組織結構上不斷嘗試和創新,才能摸索出適合互聯網發展的新型企業管的思路和模式,保持創造力和先進性。 浪費資源,也有聰明浪費資源的方法 浪費資源背後的邏輯: 藉由犧牲短期資源效率,換取長期不斷逼近正確方向的機會 阿里內部討論激烈,誰也不讓誰 若企業執行長並非採納「資源浪費」,而是拍板選擇任一方案 「個人凌駕於市場」的認知,是高風險的商業決策。 三個子公司都在解決相同問題,但各自對市場的根本性假設完全不同 天貓代表 B2C 模式;淘寶代表 C2C 模式;一淘代表以搜索引擎將流量導到各種獨立 B2C 平台模式。 結果:集中式的 B2C 與 C2C 平台為主。 但我不是阿里,也沒這麼多資源浪費 資源浪費是種思維 可將單一團隊根據 ICE 方法決定執行哪個方案 Impact(效果), Confidance(信心指數) and Ease(成本) 方案執行效果多好?驗證機率多高?成本多低? 快速驗證,快速學習,快速修改 當你寫下計畫的瞬間,計劃就過期了 大陸網路公司 有著一種「先做了再說啦!」氛圍 主流似乎是先搶先贏 要是我碰巧先摸到呢?摸到了就是一片江山,勝者為王 台灣創業公司 從商業理論與他人創業經驗去找出方向 並不斷提醒自己控制試錯成本,避免錢燒光了還沒找到路 沒有好壞,只是風格不同 結語 在變革快速且競爭激烈的商業市場,勇於浪費資源是一種戰略選擇,而其背後是敬畏市場的心態。 變革快速的時代,我唯一能確定的是,我無法確定未來是什麼模樣。因此我只能低成本嘗試,快速學習並修正。 個人心得 浪費資源背後的思維 代表對市場的敬畏 捨不得花費資源,未來可能會賠掉整個企業 ICE 方法:Impact(效果), Confidance(信心指數) and Ease(成本) 個人凌駕於市場的謬思 阿里已是電商龍頭,卻還是保持對市場的敬畏。 反觀許多企業主,認為人定勝天,但可能只是運氣好賭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