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關係焦慮--影響人際關係的三個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我們在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玩耍,從中找到知己玩伴,

甚至到出社會的我們,需要與同事共事,

甚至是每天的一大半時間都要與同事相處。


以上就顯得人際關係對我們如此的重要,

而人際關係穩不穩定,也與個人自我的穩定性有關


書中指出,

如果自我過大,容易貶低他人;

如果自我過小,容易自我貶低。


但無論是哪一個,都可能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


而以下三點說明了因"自我不穩定",而引發的人際關係問題


(一)錯誤的人際知覺

-個人在社交中,如何判斷他人的行為,進而認定狀態和關係

1. 先入為主:主觀投射他人,而認定對方

2. 投射作用:自卑面對目光-而斷定他人不喜歡我

     自滿面對目光-而斷定他人喜歡我

3. 情緒效應:因情緒影響,而帶上有色眼鏡看待他人

     一不開心,就覺得全世界都再針對你


如果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想法去判定別人,在很多可能成為友誼關係的瞬間,也會跟著我們的想法而離去,無法真的交到好朋友。



(二)缺乏人際核對能力

-不知道何時何地該說什麼話,或是不確定這句話能不能說

 無法判斷時機點該做什麼事情


 需協助自己"覺察"看人的視角,多多去感受此時此刻的氛圍,

 慢慢的就會知道什麼話該說,而傷人的話能避免就不說囉。


(三)過度尋求認可

1. 過度表現:總是不斷的誇獎自己

2. 過度討好:凡事太體貼對方,凡事都幫對方處理好

3. 過度合群:內心有強烈的渴望歸屬感,容易對方討厭誰,就主動攻擊他人


任何"過度"帶來的影響都不太好,就像過度飲食會造成肥胖一樣,

而我們的關係也是,恰到好處的相處,恰到好處的表現,

才是對這段關係最好的方式。



以上三點,不管是哪一個,都很有可能深深影響到與人交往的關係,

我們常常太渴望擁有一群朋友,或是想要和某人變成很好的朋友,

而去討好對方,或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去滿足對方所有的要求,

但這些都不會讓我們與對方的感情變得更深,


"真正的友誼:是發自內心的感受"

去感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朋友,感覺對方真的想要的是什麼
而從這段關係中,我又想得到什麼。


看完這本書,讓我更加的明白,

只有在做真正的自己的時候,身邊所陪伴的朋友才是真的,

如果委曲了自己而換來的友情,也許這就是感情變質的真正問題。


此書購買網址: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cindy83080267/products/0010870482?sloc=main&utm_source=cindy83080267&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201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婷玉的沙龍
4會員
6內容數
王婷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4
    經過上一篇談論”阿德勒心理學”之後 這一篇要來談---”佛洛伊德心理學” 同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1. 阿德勒 2.佛洛伊德 3.榮格   相信許多人在念書的時候 就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所以應該對他並不陌生 而我們都聽過人有意識 潛意識 或是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 都是由佛洛伊德所提出來的   而今
Thumbnail
2020/07/24
    經過上一篇談論”阿德勒心理學”之後 這一篇要來談---”佛洛伊德心理學” 同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1. 阿德勒 2.佛洛伊德 3.榮格   相信許多人在念書的時候 就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所以應該對他並不陌生 而我們都聽過人有意識 潛意識 或是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 都是由佛洛伊德所提出來的   而今
Thumbnail
2020/07/24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2020/07/24
 相信很多人都跟LO媽一樣 是在看了”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之後 才知道阿德勒心理學一說     在念書時期的時候 我們都有聽過佛洛伊德 或是榮格 還有人類五大需求的馬洛斯   那為什麼阿德勒心理學從來沒聽過呢? 在看完此書之後 我發現阿德勒提出來的論點 跟佛洛伊德提出來的觀點 是互相對立 甚至可以說
Thumbnail
2020/06/26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一本跟往常書籍不同的表達方式 裡面以有趣的對話內容 一個哲學家及年輕人的溝通 一本充滿心理學家”阿德勒“理論的書籍 原來自卑情結跟優越情節環環相扣 看似兩個非常不同的情緒 為什麼會相通呢? 我們都知道佛洛伊德提出的結果論   因為什麼  所以得到什
2020/06/26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一本跟往常書籍不同的表達方式 裡面以有趣的對話內容 一個哲學家及年輕人的溝通 一本充滿心理學家”阿德勒“理論的書籍 原來自卑情結跟優越情節環環相扣 看似兩個非常不同的情緒 為什麼會相通呢? 我們都知道佛洛伊德提出的結果論   因為什麼  所以得到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是情感動物,我們既傲慢又充滿偏見。 承認吧!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戀的!OS:拜託告訴我我是重要的,我是特別的。 卡內基鼓勵我們打破邏輯腦,用情感腦解決。
Thumbnail
人是情感動物,我們既傲慢又充滿偏見。 承認吧!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戀的!OS:拜託告訴我我是重要的,我是特別的。 卡內基鼓勵我們打破邏輯腦,用情感腦解決。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係」,人類是群居動物,既然要在群體裏生存,就免不了要處理人際關係啦! 一段好的關係會讓你充滿勇氣與踏實感,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人,相反的,如果是遇到了總是貶低你的價值的人,則會讓你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迴圈,受困在痛苦深淵。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可以遠離就遠離,無法遠離也要保持距離! 為什麼這
Thumbnail
今天來聊聊「關係」,人類是群居動物,既然要在群體裏生存,就免不了要處理人際關係啦! 一段好的關係會讓你充滿勇氣與踏實感,覺得自己是個很棒的人,相反的,如果是遇到了總是貶低你的價值的人,則會讓你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迴圈,受困在痛苦深淵。 如果不小心遇到了,可以遠離就遠離,無法遠離也要保持距離! 為什麼這
Thumbnail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裡,該如何取得平衡,必須先分析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性格,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在您身邊圍繞的都是貴人還是小人
Thumbnail
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裡,該如何取得平衡,必須先分析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性格,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在您身邊圍繞的都是貴人還是小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