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親密或孤寂,關鍵在於人能離開自我中心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

例如,父母權威而嚴厲,便自然的認為老師權威而嚴厲;若是父母放任而溺愛,也會對老師感到不須尊敬且忽視。對待同儕,習慣要求父母或對父母指揮的人,對待同儕也會有相似的行為,若是必須順從乖巧聽從父母的孩子,則在同儕團體裡習慣順從和安靜。若是家庭有手足關係,和手足之間的感情狀況,是敵對、競爭、緊密、結盟,同樣會帶進和同儕相處的關係,相互支持幫忙,又或是相互剝奪和侵佔。

但畢竟「社會」是更大的客觀存在環境,一定比我們個人的家庭來得更多樣化和多變性,不是所有在家庭慣用的互動模式都無往不利。可能有時會讓你備受打擊、爭議,或是遭受忽視、攻擊;有時會讓你經歷到質疑,也會讓你直接承受慣性行為的不良後果。

因此,到了更大的社會環境,我們會開始修正、學習「社會化」歷程。「社會化」主要是發展有利於在社會與人相處共事的更多技巧、更多認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有些人漸漸會把重點放在角色扮演和關係中的表面演出,認為社會似乎更重視表面呈現,不深究內容內涵,因此將各種粉飾、包裝和各種營造形象的手段和花招視為「社會化」,以致許多人將「社會化」和「虛假、偽裝」畫上等號。

raw-image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7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5/01/23
我們從小被教導要負責,但往往是「為別人負責」,而不是好好為自己負責。 好好為自己負責,是包括能妥善運用自己的身體資本、時間、能量,管理自己的資源,發展好自己的能力。這當中包括需要用幼年到成年期的成長時間,為自己學習如何在生存與生活中獲取平衡。 不僅是自己的體能、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8/31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2024/07/22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自我中心的人,什麼都以自己為基準,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旁的人。當他沒有耐心時,他叫你快一點。當他沒有氣力時,他叫你慢一點。當他對世界無感時,他覺得你無聊。當他對世界充滿需求時,他覺得你給予太少。 很難離開自我中心的人,也很難會看見別人的存在及理解別人的狀態,一切的出發點唯有他自己,必須以他為主...
Thumbnail
自我中心的人,什麼都以自己為基準,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旁的人。當他沒有耐心時,他叫你快一點。當他沒有氣力時,他叫你慢一點。當他對世界無感時,他覺得你無聊。當他對世界充滿需求時,他覺得你給予太少。 很難離開自我中心的人,也很難會看見別人的存在及理解別人的狀態,一切的出發點唯有他自己,必須以他為主...
Thumbnail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種特殊的兩面性,在物質的層面上我們的各項技術都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身外之物的高度發展並沒有將人的心縫合的更加緊密。相反的,人與人的心之間顯得更加解離。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極少,多數的人都沉浸在進步的表象中,沒有察覺到自己真正的心緒與他人之間的障壁逐漸拱起。在這樣的框架下,對於歸屬與認
Thumbnail
現代社會有一種特殊的兩面性,在物質的層面上我們的各項技術都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身外之物的高度發展並沒有將人的心縫合的更加緊密。相反的,人與人的心之間顯得更加解離。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極少,多數的人都沉浸在進步的表象中,沒有察覺到自己真正的心緒與他人之間的障壁逐漸拱起。在這樣的框架下,對於歸屬與認
Thumbnail
我們的人際魅力,讓人喜歡與否、容易互動與否的能力;跟在原生家庭當中,你花多少力氣引起誰的關注、努力的讓誰喜歡你、想辦法讓誰給你愛,有非常大的關係!因為你從小就在這個家庭裡學習人際互動,所以你擅長的伎倆,也在現實其他的人際關係中複製著。
Thumbnail
我們的人際魅力,讓人喜歡與否、容易互動與否的能力;跟在原生家庭當中,你花多少力氣引起誰的關注、努力的讓誰喜歡你、想辦法讓誰給你愛,有非常大的關係!因為你從小就在這個家庭裡學習人際互動,所以你擅長的伎倆,也在現實其他的人際關係中複製著。
Thumbnail
人會很自然的受到自己所注意的人事物所影響, 這是很簡單的人與人之間長期互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通常無法察覺,因為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產生, 時常在課程內聽到人們抱怨著原生家庭, 甚至希望找尋方法脫離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 這些,都讓我們明白, 社會所認為的那種和樂家庭, 其實很多時候來自於忍耐與壓抑.
Thumbnail
人會很自然的受到自己所注意的人事物所影響, 這是很簡單的人與人之間長期互動之後所產生的結果。 通常無法察覺,因為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產生, 時常在課程內聽到人們抱怨著原生家庭, 甚至希望找尋方法脫離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 這些,都讓我們明白, 社會所認為的那種和樂家庭, 其實很多時候來自於忍耐與壓抑.
Thumbnail
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裡,該如何取得平衡,必須先分析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性格,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在您身邊圍繞的都是貴人還是小人
Thumbnail
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裡,該如何取得平衡,必須先分析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性格,了解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在您身邊圍繞的都是貴人還是小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