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親密或孤寂,關鍵在於人能離開自我中心嗎?

更新於 2022/06/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
例如,父母權威而嚴厲,便自然的認為老師權威而嚴厲;若是父母放任而溺愛,也會對老師感到不須尊敬且忽視。對待同儕,習慣要求父母或對父母指揮的人,對待同儕也會有相似的行為,若是必須順從乖巧聽從父母的孩子,則在同儕團體裡習慣順從和安靜。若是家庭有手足關係,和手足之間的感情狀況,是敵對、競爭、緊密、結盟,同樣會帶進和同儕相處的關係,相互支持幫忙,又或是相互剝奪和侵佔。
但畢竟「社會」是更大的客觀存在環境,一定比我們個人的家庭來得更多樣化和多變性,不是所有在家庭慣用的互動模式都無往不利。可能有時會讓你備受打擊、爭議,或是遭受忽視、攻擊;有時會讓你經歷到質疑,也會讓你直接承受慣性行為的不良後果。
因此,到了更大的社會環境,我們會開始修正、學習「社會化」歷程。「社會化」主要是發展有利於在社會與人相處共事的更多技巧、更多認知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有些人漸漸會把重點放在角色扮演和關係中的表面演出,認為社會似乎更重視表面呈現,不深究內容內涵,因此將各種粉飾、包裝和各種營造形象的手段和花招視為「社會化」,以致許多人將「社會化」和「虛假、偽裝」畫上等號。
自我中心的人,內心容不下真實的另一個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7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09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還十分幼小時,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家庭是什麼狀態,也無法選擇究竟要不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若你已是成年了,基本上有能力透過學習和累積、修正和修復,來重建自己的基礎信任。本文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上,提出關於基礎信任的修復和發展練習。 基礎信任不是要「全然信任」,重點是在比例上是佔多數。
閱讀者請自行評估和決定這是否是你需要的訊息和認知。重建信任之路不容易,總是會一面感受到不信任的傷害,一面在修復及重建自己的信任感。 一、提升和儲存信任經驗 二、重建信任感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自古以來,男男女女都渴求戀愛的感覺,從小時候的喜歡到愛慕,到把各種曖昧的情愫轉成告白的行動,戀愛這一門學分,總是充滿著各種七上八下的情緒,讓人歡喜也讓人憂愁。 但許多人不是想要一個情人或伴侶,這根本是想要一盞阿拉丁神燈。但就算是阿拉丁神燈,也還是幻想的呀!現實中哪能有神丁精靈呢?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身而為人,我們都了解這一生的任務之一,就是成長為獨立的一個人,為自己在人生的選擇負責,也能透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然而,華人社會和家庭,最困難的人生困擾之一,就是我們無法個體「分化」,務求要緊密到分不清楚你和我,就如「你儂我儂」這首歌曲唱的...
當我們還十分幼小時,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家庭是什麼狀態,也無法選擇究竟要不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若你已是成年了,基本上有能力透過學習和累積、修正和修復,來重建自己的基礎信任。本文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上,提出關於基礎信任的修復和發展練習。 基礎信任不是要「全然信任」,重點是在比例上是佔多數。
閱讀者請自行評估和決定這是否是你需要的訊息和認知。重建信任之路不容易,總是會一面感受到不信任的傷害,一面在修復及重建自己的信任感。 一、提升和儲存信任經驗 二、重建信任感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自古以來,男男女女都渴求戀愛的感覺,從小時候的喜歡到愛慕,到把各種曖昧的情愫轉成告白的行動,戀愛這一門學分,總是充滿著各種七上八下的情緒,讓人歡喜也讓人憂愁。 但許多人不是想要一個情人或伴侶,這根本是想要一盞阿拉丁神燈。但就算是阿拉丁神燈,也還是幻想的呀!現實中哪能有神丁精靈呢?
有些人,會引出你最壞的一面: 嫉妒、仇恨、敵意、暴力、攻擊、欺騙、背叛⋯ 有些人,會啟動你最好的一面: 接納、支持、寬容、慈愛、友善、勇敢、毅力⋯ 相同的,我們亦能影響著他人,引動別人的最好或最壞的一面。 那我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有在做選擇嗎?
身而為人,我們都了解這一生的任務之一,就是成長為獨立的一個人,為自己在人生的選擇負責,也能透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然而,華人社會和家庭,最困難的人生困擾之一,就是我們無法個體「分化」,務求要緊密到分不清楚你和我,就如「你儂我儂」這首歌曲唱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Thumbnail
有些土星落十二宫的人會非常害怕親密感,這可能源自於一種被吞噬的恐懼,或者擔心會失去獨立的自我身分認同。他們可能會認為遠離人群是唯一能保住自我主權的方式...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其實這部小說讓我第一直覺想到「騙扁少年」黃琪(本名黃照岡),他不僅以塔羅牌欺騙過前總統陳水扁,還被發現所有身份文件全都造假,在往後的日子也不斷冒用他人名義行詐騙之實,虛設公司、盜刷、隱瞞性別樣樣來,連疫情期間都能以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秘書名義向口罩國家隊公司詐騙1萬個口罩,根據報導其詐騙所得起碼幾千
Thumbnail
我曾經聽過身邊的女性友人對於婚姻有以下的期待: 「只要他把錢交給我,就什麼都好談!」 「我希望他平日晚上可以至少陪我吃三頓晚餐,每個月都要規劃外縣市小旅行。」 「我希望以後生了小孩,他可以負責半夜起來餵奶,或是包辦家務及煮三餐的工作。」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都是在自己的幻夢中營造出對於婚姻
像是拉布提到的《O孃的故事》,性的奴役、屈從與全然的交付與奉獻,模糊主客體之間的界線。當然書裡的性場景很可觀,可以說是這些性場景支撐起了作者的意念與概念,但沒有後者貫穿於這些場景之間,整本書是不會撼動人們的。
自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大量增發貨幣,特別是美國。只要有特別重大的事件,似乎印鈔票就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貨幣供給的長期過度增長下,理論上而言,出現泡沫幾乎是很合理且必然的一件事,但是為什麼從來沒劇烈的發生呢?
Thumbnail
這本書的重頭戲就是從『親密』、『孤獨』入手,以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感覺』來談,並且結合心理學與佛法的體悟,引領著我們對『self』探索、剖析。您認為的『親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認知的『親密』是可以相互了解、接納並無所不談的對象為『親密』對象。
Thumbnail
任何秘密或苦悶沒有宣洩的管道,鬱積心中就會成為「心理膿瘍」,讓人的心靈為之紅腫熱痛,治療方法就是「引流」,讓鬱積的膿瘍或苦悶有一個傾吐、宣洩的管道,也就是將它說出來,不管是挖個洞說給泥土、蚯蚓聽,向知友、閨蜜傾訴,或是付費說給心理治療師聽,都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我想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是「向自己傾吐」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比利時導演盧卡斯東特2022年帶作品《親密/Close》,故事是關於失去的友誼,以及在社會意識下被壓縮變形的自我。故事結合了青少年男孩之間的親密關係,成長的痛苦,以及面對死亡的困難。電影呈現了兩難時刻,也讓觀眾得以自行投射情感,為這樣親密的情感與性別無關。文章探討了青少年的情感壓力和適應社會的過程。
Thumbnail
有些土星落十二宫的人會非常害怕親密感,這可能源自於一種被吞噬的恐懼,或者擔心會失去獨立的自我身分認同。他們可能會認為遠離人群是唯一能保住自我主權的方式...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其實這部小說讓我第一直覺想到「騙扁少年」黃琪(本名黃照岡),他不僅以塔羅牌欺騙過前總統陳水扁,還被發現所有身份文件全都造假,在往後的日子也不斷冒用他人名義行詐騙之實,虛設公司、盜刷、隱瞞性別樣樣來,連疫情期間都能以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秘書名義向口罩國家隊公司詐騙1萬個口罩,根據報導其詐騙所得起碼幾千
Thumbnail
我曾經聽過身邊的女性友人對於婚姻有以下的期待: 「只要他把錢交給我,就什麼都好談!」 「我希望他平日晚上可以至少陪我吃三頓晚餐,每個月都要規劃外縣市小旅行。」 「我希望以後生了小孩,他可以負責半夜起來餵奶,或是包辦家務及煮三餐的工作。」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都是在自己的幻夢中營造出對於婚姻
像是拉布提到的《O孃的故事》,性的奴役、屈從與全然的交付與奉獻,模糊主客體之間的界線。當然書裡的性場景很可觀,可以說是這些性場景支撐起了作者的意念與概念,但沒有後者貫穿於這些場景之間,整本書是不會撼動人們的。
自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大量增發貨幣,特別是美國。只要有特別重大的事件,似乎印鈔票就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貨幣供給的長期過度增長下,理論上而言,出現泡沫幾乎是很合理且必然的一件事,但是為什麼從來沒劇烈的發生呢?
Thumbnail
這本書的重頭戲就是從『親密』、『孤獨』入手,以現代人再熟悉不過的『感覺』來談,並且結合心理學與佛法的體悟,引領著我們對『self』探索、剖析。您認為的『親密』是什麼樣的感覺呢?我認知的『親密』是可以相互了解、接納並無所不談的對象為『親密』對象。
Thumbnail
任何秘密或苦悶沒有宣洩的管道,鬱積心中就會成為「心理膿瘍」,讓人的心靈為之紅腫熱痛,治療方法就是「引流」,讓鬱積的膿瘍或苦悶有一個傾吐、宣洩的管道,也就是將它說出來,不管是挖個洞說給泥土、蚯蚓聽,向知友、閨蜜傾訴,或是付費說給心理治療師聽,都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我想最可行、也是最可靠的是「向自己傾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