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寫作型態:交對學習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想要來分享一下「自己讀書的收獲」,還有預計之後這個網站分享的型式,想要做一些改變。



1. 多本閱讀的收獲


話說很神奇的一件事,我自己認為我自己的讀書方式不是〝速讀型〞的,所以看一本書的時間大概都落在 1 ~ 2 周之間 ( 包含自己讀完之後的重點筆記草稿 ),但最近的讀書效率居然可以說是〝神速〞,在這一個月當中,因緣際會下不知不覺啃了好多本書,而且其中都是非常厚的書籍,這當中包含:《象與騎象人》、《從說服自己開始的哈佛談判力》、《行為》、《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姿勢決定你是誰》、《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開啟你的驚人天賦》、《最高學以致用法》。

這些書籍當中,有幾本是關於「大腦科技」和「身心靈」方面相關的書籍,剛好這些書彼此之間都有一些關連結;然而這閱讀的過程當中,我似乎體會到了〝知識彼此連結〞的那種狀態,對同一個觀點有了不同〝角度〞、〝層次〞的那種新的認知。


舉例來說,看到《象與騎象人》提到的腦神經 ( 大象 ) 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沒辦法直接改變這頭大象,我們 ( 騎象人 ) 只能試著去引導這頭大象,透過我們的情緒、經歷去引導它;而冥想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然而,我在《行為》、《從說服自己開始的哈佛談判力》、《開啟你的驚人天賦》同時獲得了不同層面的理解,有了更多元的認識,再回頭看看《象與騎象人》,就漸漸懂得作者想要表達的層次,這對我的閱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體會。

2. 交叉學習法

因此,我發現了一件事情,在讀一些〝相似〞的書籍時,書籍之間的觀點相互交叉,同時又不同視角、層次的述敘,讓自己同步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自己把它稱為「交叉閱讀法」,這種閱讀方式讓我非常的驚豔,讓我在一本書遇到的困惑找到了解答,而且又加深不同層次方面的深度與維度。


這讓我想到,以前教授曾經跟我們說過相似的方法。〝他說:當你在研究一門學問的時候,不要只讀「一本書」,而是要把「同一個知識體系」的重要書籍,全部找出來一起研讀,這才是做學問的態度。〞


舉例來說,你要學統計這門知識,就去圖書館先把「統計」相關的重要書籍全部找出來,找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把這些書籍全部擺放在桌上,一起閱讀;當我們遇到疑惑時,就看看其他本書作者的觀點,每一本書都會有獨特的觀點,這時候你的知識體系在學習就會變得更加紮實。


頓時發現,我之前的閱讀比較像是「認同」,也就是我理解了書中的知識點,我也能夠說出這本書的內容;但如果你問我,「對你這本書的 xxx 觀點,有什麼看法,為什麼這個觀點你認為是有對的」,我可能會瞬間講不出什麼東西來,只能片面用〝主觀〞的方式去表達作者的想法,而不能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依據…等等。因為我只是「轉述」了作者的觀點,而不是我自己吸收後、真正屬於我自己的「知識」。

raw-image


3. 新的寫作方式



有了不一樣的閱讀理解之後,我發現自己似乎〝局限〞在一本書的框架當中,也就是我的思考範圍,被我自己限定在〝這本書〞的範圍當中,沒有去交對比對其他本書的看法,因為我學習到的知識是〝區塊〞式的,書中與書中的〝關連性〞會比較弱。 ( 因為當我從另一本書看到相同觀點的時候,雖然仍然可以想起來在哪一本書看過,但前一本書記憶和感受已經弱化許多了 )


其次,最近在讀〝萬維綱解讀〞的《我們如何學習:大腦為何(暫時)比機器學得快》這一本書,當中也有提到,大腦其實在我們嬰兒時期就已經擁有了所有的神經元,只是彼此的連結度不夠〝強(粗)〞,而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在「讓大腦之間的神經元相互強化連結」。因此,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如果能夠將「新知」與「舊有知識」產生更強烈的連結,這將會強化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度,讓我們的知識體系更加的牢固。


接下來探討一下我之前的寫作輸出方式。
我之前的輸出方式,是看完整本書之後,整理出我認為的〝書籍重點〞,再照我的理解重新編排與重新輸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我容易再次這一本書的〝複習〞。


我把這種輸出式先稱為「筆記式輸出」,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我輕易的說出〝書中的脈絡〞,也可以說出這一本書的觀點,但是……僅止如此。


雖然我透過自己的方式輸出了一次,但是畢竟不是透過自己「理解」後的重新輸出,不是透過自己的語氣、表達去重新輸出觀點,所以隔了二、三個月,我或許幾乎忘的差不多了。因為,它沒有跟我的生活產生〝緊密的連結〞。


另一方面,最近讀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從這本書上我又吸取了更多元的思維方式,從〝查理.蒙格〞上面的多元知識模型、還有他的思考方式都再深深影響到我的新的認知。要能獨立思考,就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把知識體系統變清單,幫助自己更容易的思考,只有豐富自己的多元思維模型,你的知識體系才會更加的完備。


因此,我將改變我的寫作型態,不再是一本書一本書的輸出方式,而是從生活中想要解決的問題、或是提升能力、表達觀點…等等的方式,這當中會參考到多本書籍,再逐一的列出書籍清單即可,這才是我目前認為學習效率較佳的輸出方式。


做出這樣的改變並不容易也不輕鬆,但是只有遠離自己的舒適圈才能讓自己更好的成長,期待我自己能夠適應新的發文方式。

raw-image


Blog:https://givemebook.clu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5會員
254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透過作者對名著的解讀方式,可以看到本書的思考核心所在:學習到多元的知識和觀點,以此掌握不同的「概念」,就能勾勒出「世界觀」,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肉」。
Thumbnail
透過作者對名著的解讀方式,可以看到本書的思考核心所在:學習到多元的知識和觀點,以此掌握不同的「概念」,就能勾勒出「世界觀」,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肉」。
Thumbnail
之前我讀到別人的一篇讀書心得,在說【象與騎象人】這本書,內容介紹正向心理學,在那篇讀書心得之後,有人提出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批判關於正向思考的一些現象,也是不錯的書。 這兩本都是關於正向思考的內容,卻是相反的出發點,這種互相比較的閱讀會是一次思考刺激。
Thumbnail
之前我讀到別人的一篇讀書心得,在說【象與騎象人】這本書,內容介紹正向心理學,在那篇讀書心得之後,有人提出另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批判關於正向思考的一些現象,也是不錯的書。 這兩本都是關於正向思考的內容,卻是相反的出發點,這種互相比較的閱讀會是一次思考刺激。
Thumbnail
重點掃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效率,然而就像是平日不做運動的人只吃營養品一樣,只能夠獲得短期的助益;沒有真的理解作者論點的推演生成過程,就容易遺忘所曾閱讀過的重要結論。
Thumbnail
重點掃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效率,然而就像是平日不做運動的人只吃營養品一樣,只能夠獲得短期的助益;沒有真的理解作者論點的推演生成過程,就容易遺忘所曾閱讀過的重要結論。
Thumbnail
有些人閱讀是藉由全身心感受虛構類書籍帶來的愉悅或嘆息。有些人把閱讀當作一個學習與治療的利器。我屬於後者,在紛亂的世界中透過書籍尋求疑惑的解答。 「象與騎象人」就是我想探尋自己的心理運作時遇到的一本書。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將人類的慾望、複雜的心理運作機制以及情欲與理性之間的拉扯比喻成象,騎象人則是自
Thumbnail
有些人閱讀是藉由全身心感受虛構類書籍帶來的愉悅或嘆息。有些人把閱讀當作一個學習與治療的利器。我屬於後者,在紛亂的世界中透過書籍尋求疑惑的解答。 「象與騎象人」就是我想探尋自己的心理運作時遇到的一本書。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他將人類的慾望、複雜的心理運作機制以及情欲與理性之間的拉扯比喻成象,騎象人則是自
Thumbnail
你覺得看完一本書或學一項技能之後,這四個階段(記住、分享、應用、賺錢),應該怎麼排序能夠達到高效學習(能夠實踐跟使用)的目的呢?​
Thumbnail
你覺得看完一本書或學一項技能之後,這四個階段(記住、分享、應用、賺錢),應該怎麼排序能夠達到高效學習(能夠實踐跟使用)的目的呢?​
Thumbnail
為什麼學習要輸出?「即時的正向反饋」對於強化你的學習動機很重要,只有當你實際動手把學到的東西整理起來輸出,才能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鼓勵與成就感,作為驅動你持續輸入的動力。只有當你有了表達與輸出的動機了之後,才會更有意識去注意一些平時忽略的細節,更加主動去
Thumbnail
為什麼學習要輸出?「即時的正向反饋」對於強化你的學習動機很重要,只有當你實際動手把學到的東西整理起來輸出,才能更有效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鼓勵與成就感,作為驅動你持續輸入的動力。只有當你有了表達與輸出的動機了之後,才會更有意識去注意一些平時忽略的細節,更加主動去
Thumbnail
今天下午,在閱讀過程中,我的腦袋裏,思考中,浮現了許多的閱讀的記憶,貫穿了許多本📖書,我很開心,我常常個人稱之為 ‘ 整合型閱讀’  整合型閱讀法 一如我醫者,正在搶救生命,吾人必然要閱讀很多書、很多文獻、很多研究報告,再以我個人的 ‘ 整合型智慧’去醫治我的患者生命,是故 :  我天天閱讀,時
Thumbnail
今天下午,在閱讀過程中,我的腦袋裏,思考中,浮現了許多的閱讀的記憶,貫穿了許多本📖書,我很開心,我常常個人稱之為 ‘ 整合型閱讀’  整合型閱讀法 一如我醫者,正在搶救生命,吾人必然要閱讀很多書、很多文獻、很多研究報告,再以我個人的 ‘ 整合型智慧’去醫治我的患者生命,是故 :  我天天閱讀,時
Thumbnail
書籍之間的觀點相互交叉,同時又不同視角、層次的述敘,讓自己同步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自己把它稱為「交叉閱讀法」,這種閱讀方式讓我非常的驚豔,讓我在一本書遇到的困惑找到了解答,而且又加深不同層次方面的深度與維度。
Thumbnail
書籍之間的觀點相互交叉,同時又不同視角、層次的述敘,讓自己同步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自己把它稱為「交叉閱讀法」,這種閱讀方式讓我非常的驚豔,讓我在一本書遇到的困惑找到了解答,而且又加深不同層次方面的深度與維度。
Thumbnail
週期性的習性,會起起伏伏有著類似波浪般的潮汐現象。例如有一段時間熱愛紙本閱讀,久了之後忽然發現又有哪類新的科技被發表了,例如:RSS閱讀風行之期,於是轉而天天打開電腦、手機,用心維護著訂閱列表,做好仔細的分門別類,每天用心把所有「未讀」都消滅成「已讀」,感覺像是打怪取得成就一般。但持續幾個月後,又忍
Thumbnail
週期性的習性,會起起伏伏有著類似波浪般的潮汐現象。例如有一段時間熱愛紙本閱讀,久了之後忽然發現又有哪類新的科技被發表了,例如:RSS閱讀風行之期,於是轉而天天打開電腦、手機,用心維護著訂閱列表,做好仔細的分門別類,每天用心把所有「未讀」都消滅成「已讀」,感覺像是打怪取得成就一般。但持續幾個月後,又忍
Thumbnail
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的高低,所以高速的吸收是我們快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書中引導我們〝極速讀書法〞來做輸入,而為了強化吸收,我們必須在 1 星期之內完成輸出,只有輸出才能確保自己融會貫通而能應用。 最後,透過〝習慣和上癮〞來讓自己持續下去,並且做好精力管理,才能讓自己持續幸運,而獲得讓自己〝指數成長〞。
Thumbnail
成敗與否取決於見識的高低,所以高速的吸收是我們快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書中引導我們〝極速讀書法〞來做輸入,而為了強化吸收,我們必須在 1 星期之內完成輸出,只有輸出才能確保自己融會貫通而能應用。 最後,透過〝習慣和上癮〞來讓自己持續下去,並且做好精力管理,才能讓自己持續幸運,而獲得讓自己〝指數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