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學校時,大部分的家長好像開始迷航在課業中,也因時代的關係,教師成為行業不是志業,教書不教人。換個角度思考,學生、家長和老師皆需要再度探索自我,方能做好自己分內之事。而大自然、戶外有著冒險的元素,讓大自然來陶養我們吧!
為什麼要去戶外冒險? 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記得過去在學校任教時,常有很多老師問我說:為什麼有平路不走,去登山?為什麼有樓梯不爬,去攀岩?為什麼有機車代步,要騎自行車? 為什麼有小木屋不住,要露營? 而且你的營帳只有一塊布(天幕帳)
人們都害怕自己不熟悉的環境和事物,然而學習就是將不熟悉的事物變的熟稔,不是嗎? 進步就是向未知前進,有如過去没有電腦、手機,現在人手一機,電腦更要會使用。這些已經發生在生活當中了,無論之前多抗拒,現在不也都是全然接受嗎? 其實這就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圈。
相同的道理,工業社會的來臨,使我們的生活定型。唯有重回大自然,環境因素的改變原來都市的習慣,舒適圈再度被挑戰!當你的恐懼圈變小了,代表著舒適圈的擴大!
教養孩子、自我成長也是如此,過去不願嘗試的事情,不敢面對的事情,全部來自陌生、未知。當陌生轉換成熟悉,未知轉換成已知,這過程就是學習、教育!想的再多都是虛幻的,真正去做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冒險可以是教育? 呈現真實的自我
在東方的教育多是學校給,學生受。社會的快速變遷,使人心不在那樣淳樸,反道是計較、精算。教育在許多哲學家的眼中,已經變質,因為這樣的教育,社會化的結果,我們會學會隠藏、修飾,其實說的直白點,就是欺騙。
當我們到了戶外,一個我們不熟悉的環境,或者是做自己從來没有做過的事,這都可以說是冒險。而在此當下,呈現的自我是没有欺瞞、没有修飾,原本的你就是這樣的。
舉個隔宿露營的例子,某位成績好的學生,到了戶外還是要與人合作架帳同住,生火煮飯。一位判定智能障礙,即使精細的活做不來,但也懂得幫忙,聽伙伴需要他做什麼事;一位情緒障礙的學生,在群體登山和溯溪過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爆怒,使活動順利進行。
每個人的能力有高低不同,但在本性其實没有太多的差異,只是在現代社會將人用不同的標準,分門別類罷了!
反過來說,與其我們一直改變教育政策,不如正視孩子最真實的反應和發展更為實在? 而冒險教育、戶外教育、體驗教育恰恰是可以完備現今教育的不足。
冒險教育的核心課題:引導反思
當12年國教的課綱頒布,體驗學習、經驗學習備受重視。有不少的學校、團體也進行此類的教育。然而最大的問題是有其形式,內容缺乏團體動力、和最重要的引導反思。
人之所為人,就是思考能力。思考和思辨能使我們更瞭解生活,和如何改進現今的狀態。
反觀現在的冒險教育,高空體驗(如走繩索、垂降)、低空體驗(如合作翻牆、走繩),好像打電玩闖關,一關接一關。很少有事後的反思和經驗處理,類比至現在生活的狀態。
相同的,一次性的冒險/體驗活動也被人詬病,主因還是在於活動中、與結束時,是否有引導學員反思,縱使處理的議題與之前設定的不同,對參與者而言都是收穫,也為教育的本質—使人向好的進步。
因此,教育者的引導,參與者的反思是很重要的一環!有反思,教育就不似訓練學員去精熟某件事;有反思,課程就不會只是形式上的教育;有反思,活動就不將只是玩樂而己!
結語:換個思維、換個場域,教養没有那麼困難
在現今許多選擇不安親的家長會說:没有教不會小孩,只有不會教父母。這句話很值得討論,包含3大面向:一個面向是小孩的學習動機,一個面向是家長如何應對學校訂定的標準,另一個面向是教與學的方法。倘若孩子可以適應學校生活、課業指派,家長的教導可以放一半的心,只需補齊學校没有教的事!但若孩子對學校生活、課業指派,有所問題時,那可能就要思慮更多層面。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要想學校的體制真的可以滿足每個孩子嗎? 成績表現到底代表什麼? 還有什麼是孩子不足的地方? 帶到戶外去冒險,觀察他的行為和反應。他與你都擴大舒適圈、呈現真正的自我,有更同的經歷和親驗,就有共同的話題,引導反思並不見難事,就是親子的對話。教誨他,不如引導他;給他答案,不如協助他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