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責難,我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2020/12/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篇屬個人紀錄。紀錄我出辦公室重新獲得的一點體悟。

走出辦公室後,我所面對的責難

離開工作大家一定都會問理由,但你的理由未必是他們能接受的,不管他是你再親的家人或是朋友,價值觀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磨合。事實上在離開上一份工作被問到這個離職原因時,我就被家人狠狠在餐廳裡罵了一頓,哭著吃完冷掉的烏龍麵狼狽的走掉。
當時的公司設立了OKR與同事互評制度,試圖引用新制提升公司的效率,其實就類似打考績,考績好的人就能根據績效獲得季獎金,雖然聽起來很理想,但一個制度不可能只有好的一面,一般都會伴隨一些盲點,特別是在公司人不多的情況下,如果配合互評制度,基本上只要和其中一人關係不好就會被拉低分數,三個月一次的獎金就會被當沒發生過。我上一份離開工作的原因是我覺得自己待不住了,因為工作中我覺得自己不管工作做出多漂亮的成績,主管跟老闆私下再肯定自己的表現,只要不好好跟人打好關係,就永遠不會獲得實質的肯定。
OKR為目標管理發展出來,主要是讓公司整體能更清楚大方向與輔助員工達成目標
試著跟家人說了這些事情之後,家人用著鄙視的眼光看著我,問我憑什麼因為這種幼稚的理由離職?離職原因太瞎,都沒想過是自己問題嗎?都是因為我不好好跟人打好人際關係才會這樣......等等,雖然沒想過可以獲得諒解,但是我在那一刻徹底的醒了,和家人雖在那次不歡而散,從頭到尾我也沒有反駁,這場飯局沒有所謂的吵架,只是單方面被砲轟的鬧劇。

面對責難,我重新認知到的事情

第一件事: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沒有人可以責怪自己

然而不反駁就等於默認嗎?我不認為,當溝通在最開始就不在同個水平線上時,雖然被罵的時候會因為不甘心、不被認同而難過,可是當對方本來就沒有打算跟你溝通時,你會知道你再難過也不會改變對方的想法。
那天我哭得很慘,但是我的想法沒有因此改變,我還是繼續朝著自己認為的方向前進,要說執迷不悟也好,對我來說若我跟小時候一樣在被罵之後就放棄想法,那才是真的沒有成長,真正的成長是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並做出決策跟努力,這是我體悟到自己成長的第一步。
獨立思考後為自己做出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件事情: 分清楚什麼是自己,什麼是別人

很多長輩都會說工作哪有不苦的,會苦的就不叫做工作,不能吃苦的都是草莓族,可是我想說,就算是草莓族又怎麼樣? 每個人的適性與能力本來就不一樣,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套在他人身上,我認為反而是一種不成熟。
烏龍麵事件那天,我的家人對我說了一句話:「學會面對醜陋的自己吧」他認為我的所作所為都是出自我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重,才會發下狂語跟做出不理智的離職行為。但一件事情的看法與作法不會只有一種,面對批評真正困難的不是怎麼回嘴,而是切割與釐清「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哪些又是別人的想法」這件事,如果不學會把自我跟他人分開,會很容易陷入:「他這麼想→大家都是這麼想→ 我一定真的就這麼爛→我自己都覺得我自己不好」這樣的循環之中。
實際上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著什麼樣的想法,除了自己沒有人知道,別人再怎麼揣測你的想法,終究都是別人用他的視角替你貼的標籤。
如果把全部的聲音都塞進腦袋裡,會容易分不清楚什麼是自己的聲音

第三件事情: 不需要全盤接受對方的論點

責難,基本上就是一方認為另外一方有錯,因而用負面的言語去指責對方,不過當一方自以為是的做出責難的行為時,往往會忘記沒有人有義務去承接與回應自己的言語,責難之後往往面對的下場都是兩敗俱傷,責難者會覺得對方不懂事,被責難者則是會感受到負擔與不解。
「我是為了你好」、「只有我願意跟你說」等這種發語詞通常是最好合理化他對你做出的傷害,有時對方的處方籤對自己來說是劇毒,傷害自己的不是他口中的別人,而是他自己。也因此在面對這些負面的言行時,要記得自己永遠都有選擇接受與不接受的權利。
別人為你開立的處方籤,未必是適合自己的

結語

其實這篇文章也產的很莫名其妙,單純是對自己在那天發生烏龍麵事件之後自己突然有感而發寫出來的,在那天我有種一夕成長的感覺,因為如果是小時候的自己肯定會陷入討厭自己的情緒,久久無法自已吧。我不會說「感謝這場責難讓我一夕成長」 這種漂亮話,因為實際上還是傷到了自己,我只能說這次跌倒的很漂亮。
謝謝願意將文章看到這邊的你,如果你和我一樣容易陷入被他人情緒與言行影響的話,希望這篇文章至少可以幫助你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一起成長。
你不是一個人,現在不是,以後也不會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