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農務週誌》咖啡豆不用機器烘!梅居用搖的!手烘網烘豆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農務週誌》是梅居農場的勤耕札記,為您紀實報導在山林田間的種種農事,捕捉現時農場動態,讓食用與耕作不再有距離。

  小寒十二月,陽明山上的溫度比平地更冷了一些,陰雨時節正適合烤火了。烘豆新道具剛到手,Yami就立即把玩起來。

raw-image

  所有的工具都準備齊全,同樣還是得試試上回的陶鍋炒豆,知道火候控制是成敗的關鍵後,雷萌德這次特別找了紅外線溫度計來做幫手!

raw-image

  兩人緊盯計時器、書本和鍋裡的溫度變化,看看隨著分秒咖啡豆的顏色,是否跟著書本上提到該變色的時間跑。青綠色、黃點、核桃色、咖啡色、深咖啡色伴隨青草味、麵包味、酸味、糖炒栗子味、堅果味,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轉換,不禁一陣感動!

raw-image

  這一次的咖啡豆終於沒有過度燒焦和未上色的極大落差了,炒好之後需要被剔除的瑕疵豆也跟著變少。

raw-image
raw-image

  

 

  滿腹信心的雷萌德又拿了手烘網,趕緊來試試不同的烘豆方式。


  為了避免加熱的過程中,網上附的卡榫鬆脫,Yami也準備了長尾夾固定烘網。

raw-image

  手烘網的難易度更為簡單,因為搖晃比較好控制,所以上色也很容易均勻。只要距離火爐10到15公分的距離,大致計時20分鐘,就可以烘烤至中焙的程度。

raw-image

  瞧瞧烘好的咖啡豆,整個滿滿的成就感,Yami到處拿著網子在呷菜食驗所和所長和食驗員展示:「你看!這是我們烘好的豆子,超漂亮的!」請原諒Yami這麼興奮,繼她上次失敗的經驗,終於出現不如陰雨心灰意冷的心境了。

raw-image
raw-image


  既然烘豆體驗有所進展的話,下個動作就是要玩手沖壺了。這次選用的濾杯是錐形濾杯,因為是單孔萃取流數大,粉水接觸時間較短。沖煮出來的風味比較偏乾淨的果香。

  

raw-image

  Yami倒了20克的上週炒豆的咖啡粉在沒經漂白的梯形濾紙裡,這款豆子因為放了一週釋放掉一些二氧化碳出去,咖啡乾粉的果香味很明顯地散發出來。似乎錐形濾杯都會搭配錐型濾紙,由於目前只有平口型的梯形濾紙,就先將就著用吧!

raw-image

  尷尬的是最重要的咖啡手沖壺還沒有購買,臨時拿了類似有手沖孔的沖茶葉的壺,可想而知,出水量太大萃取出的咖啡非常淡。

raw-image

  倒了許多杯給呷菜食驗員試喝,喝不慣淡咖啡的人覺得像咖啡水,但有明顯在喉頭有回甘的感覺,但沒有明顯的酸味,整體基調很平淡,凸顯不出來咖啡的特殊風味,反倒是冷掉之後才有微酸的味道。看來沖煮的技術有待加強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居農場的沙龍
6會員
19內容數
梅居農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22
於是Yami就把保溫瓶裝滿了熱水接著放入5片的苦瓜片,才剛要就口喝喝看時,所長又說:「還沒,你蓋上蓋子燜個兩三分鐘讓味道出來。」對於耐不住性子的Yami來說,等待的過程很漫長,於是又開始問起了問題。
Thumbnail
2021/07/22
於是Yami就把保溫瓶裝滿了熱水接著放入5片的苦瓜片,才剛要就口喝喝看時,所長又說:「還沒,你蓋上蓋子燜個兩三分鐘讓味道出來。」對於耐不住性子的Yami來說,等待的過程很漫長,於是又開始問起了問題。
Thumbnail
2021/07/15
有機種植沒有採用噴藥防治的話,每天清晨都要跟果蠅搶時間,把已經授粉的母株小苦瓜給套袋。你看Yami手上長大的山苦瓜,上面有一個洞一個洞的,就是小時候被叮,來不及套袋的樣子。
Thumbnail
2021/07/15
有機種植沒有採用噴藥防治的話,每天清晨都要跟果蠅搶時間,把已經授粉的母株小苦瓜給套袋。你看Yami手上長大的山苦瓜,上面有一個洞一個洞的,就是小時候被叮,來不及套袋的樣子。
Thumbnail
2021/05/18
今年4月美術老師在擺設餐桌上的插花植物時,呷菜食驗所的食驗員看到其中一個罐子裡有紫色的花,拿近一嗅,發現竟然有蔥味,詢問過美術老師之後,確定是梅居農場裡香草園的蝦夷蔥的花,食驗員就把花拔下幾朵放在嘴裡嚼,發現蝦夷蔥花有非常濃厚的蔥味和辛辣味……
Thumbnail
2021/05/18
今年4月美術老師在擺設餐桌上的插花植物時,呷菜食驗所的食驗員看到其中一個罐子裡有紫色的花,拿近一嗅,發現竟然有蔥味,詢問過美術老師之後,確定是梅居農場裡香草園的蝦夷蔥的花,食驗員就把花拔下幾朵放在嘴裡嚼,發現蝦夷蔥花有非常濃厚的蔥味和辛辣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能有意識,感謝覺知 能有覺知,感謝自我 能有自我,感謝接納自己
Thumbnail
能有意識,感謝覺知 能有覺知,感謝自我 能有自我,感謝接納自己
Thumbnail
養豆是顯學還是玄學? 烘豆是顯學還是玄學? 享受早餐,這樣很好!
Thumbnail
養豆是顯學還是玄學? 烘豆是顯學還是玄學? 享受早餐,這樣很好!
Thumbnail
熱與濕,還好下雨了,豆子受熱之後好好地膨脹了
Thumbnail
熱與濕,還好下雨了,豆子受熱之後好好地膨脹了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在七、八年前剛開始烘豆時,那時候的烘豆知識不是那麼的普及,網路上沒有什麼資訊,咖啡書籍提到烘豆的部分也是草草帶過,在那樣的環境下有些人認為將烘豆認為是一件至高無上的事,必須要累積長久的咖啡相關經驗才可以開始烘咖啡豆,否則就是暴殄天物,但我覺得烘咖啡豆不用這麼拘束(當然還是要取決於是自己喝還是要賣人)
Thumbnail
2021/5/19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癮士也因為居住雙北地區,早早就遠距上班,一週七天悶在家裡已經快把全家都打掃一次,斷捨離的物件也都逐一拿出來扔一輪。最後就看到這買了一年都擱在架上沒用的日本手烘陶鍋。
Thumbnail
2021/5/19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癮士也因為居住雙北地區,早早就遠距上班,一週七天悶在家裡已經快把全家都打掃一次,斷捨離的物件也都逐一拿出來扔一輪。最後就看到這買了一年都擱在架上沒用的日本手烘陶鍋。
Thumbnail
下雨天到底能不能烘咖啡豆?只要烘豆機是自己的有何不可呢?但就各種文獻與技術上的大數據觀察來看,下雨天的潮濕環境確實會增加烘焙的變數,但是要烘當然還是可以的,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許多烘焙前輩們下雨天烘豆的妙招,透過校正火力、壓差、風門、入豆溫這些變項,就如同攝影的光圈、快門、感光度互相配搭取得正確曝光。
Thumbnail
下雨天到底能不能烘咖啡豆?只要烘豆機是自己的有何不可呢?但就各種文獻與技術上的大數據觀察來看,下雨天的潮濕環境確實會增加烘焙的變數,但是要烘當然還是可以的,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許多烘焙前輩們下雨天烘豆的妙招,透過校正火力、壓差、風門、入豆溫這些變項,就如同攝影的光圈、快門、感光度互相配搭取得正確曝光。
Thumbnail
  小寒十二月,陽明山上的溫度比平地更冷了一些,陰雨時節正適合烤火了。烘豆新道具剛到手,我們就立即把玩起來。     所有的工具都準備齊全,同樣還是得試試上回的陶鍋炒豆,知道火候控制是成敗的關鍵後,我們這次特別找了紅外線溫度計來做幫手! 測量鍋子側邊、鍋子底部和咖啡豆溫度都不同哦!
Thumbnail
  小寒十二月,陽明山上的溫度比平地更冷了一些,陰雨時節正適合烤火了。烘豆新道具剛到手,我們就立即把玩起來。     所有的工具都準備齊全,同樣還是得試試上回的陶鍋炒豆,知道火候控制是成敗的關鍵後,我們這次特別找了紅外線溫度計來做幫手! 測量鍋子側邊、鍋子底部和咖啡豆溫度都不同哦!
Thumbnail
太陽晴,好心情,拋豆揚起銀皮 大家都知道咖啡需要經過烘焙才能喝,但是家裡沒有烘焙機要怎麼自烘豆子呢?咖啡其實就很像堅果類的花生和糖炒栗子一樣,是可以用炒的加熱變成熟豆哦! 我們使用的炒焙工具是陶鍋和木鏟,可利用好控制火勢的卡斯爐替代炭火。這次我們使用的實驗炒豆是來自哥倫比亞
Thumbnail
太陽晴,好心情,拋豆揚起銀皮 大家都知道咖啡需要經過烘焙才能喝,但是家裡沒有烘焙機要怎麼自烘豆子呢?咖啡其實就很像堅果類的花生和糖炒栗子一樣,是可以用炒的加熱變成熟豆哦! 我們使用的炒焙工具是陶鍋和木鏟,可利用好控制火勢的卡斯爐替代炭火。這次我們使用的實驗炒豆是來自哥倫比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