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在家 烘豆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1/5/19全國疫情警戒提升至第三級,癮士也因為居住雙北地區,早早就遠距上班,一週七天悶在家裡已經快把全家都打掃一次,斷捨離的物件也都逐一拿出來扔一輪。最後就看到這買了一年都擱在架上沒用的日本手烘陶鍋,雖然這在日本是拿來烘茶葉,不過看到中空手柄可以倒豆子這麼好的設計,當初二話不說就買下來,現在終於可以開封了。
烘豆這門功夫,套句季節香林老師的話「會點火和關火就會烘豆」不過他是少林寺的掃地僧等級,我頂多就是只會打羅漢拳的沙彌。
首先試烘的兩鍋,都有這樣的問題,火力太保守~烘到20分鐘都沒一爆,實在受不了就出鍋了,果然是發展不足,酸味帶著青草味~失敗。
火力調大一點之後,果然有好轉,
第三鍋,一爆第三響就拿起來---過度偏酸,不行
第四鍋,一爆密集拿起來---帶有一點巧克力苦甜,不錯
左邊第三鍋,偏酸,右邊第四鍋,巧克力苦甜
但問題來了,用廚房瓦斯爐烘,沒開抽油煙機的情況下,我吸了20分鐘廢氣,頭暈到不行,廚房也滿是烘豆味。
於是第五鍋,用電風扇加強廚房的空氣對流,不過這變數又影響烘豆了,根據「咖啡烘豆的科學」書中提到烘豆機來自對流傳遞的熱能佔70%,剩下30%才是傳導,結果我把電風扇直吹廚房後,帶走大量烘豆時候的熱風,居然又重演搖了20分鐘都沒一爆的成品。
第五鍋,失敗
第六鍋,加大火力,放慢甩動的動作,勉強可看
第六鍋,看起來還可以
目前得出的結論和參數是
初期,火力要大,提供夠多發展,一爆開始之後,遠離火力,持續加熱,一爆密集出鍋。
不過烘豆啊,跟火焰跳舞的技術真是難,手上皮膚已經被炙出一點痕跡了。
avatar-img
128會員
149內容數
分享咖啡知識 跑咖啡店經驗 各種咖啡器材的使用和心得 對咖啡豆的品嚐 以及各種咖啡展覽的第一手情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咖啡癮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一直想找看看有沒有手沖壺是可以讓水柱可以直下,但又要保持一定的均速流量。 遇到Kaico琺瑯手沖壺,是在某咖啡客座咖啡師SAM的手上,溫潤的把手握感,加上白色琺瑯的塗裝,水柱的出水感,更是符合我想要的特性。
因為ROSSO磨豆出杯感覺太過平順,容易抹平豆子的個性,我就在想這把手磨該不會特別適用在義式咖啡上? 所以今天的玩法就是用Helor 101搭配Syphone,用ROSSO搭配摩卡,試看看風味變化。
在宜蘭虎咖啡與Aram Espresso Maker的相遇。
ROSCO HAND GRINDER主要以黃銅為材料,每個製造的金屬零件均由精密加工而成,內部滾珠軸承確保可以精確旋轉,所有影響研磨結構同心度或對齊的零件都在一個裝置中加工以確保刀具對齊,不會因拆卸而影響軸承及研磨精準度。研磨粗細度從最精細的土耳其咖啡到法式濾壓都可以適用。
第一把摩卡壺應該買了有十年吧。但是!從來沒用過。那是個遙遠的故事,想開始喝第一把摩卡壺應該買了有十年吧。但是!從來沒用過。那是個遙遠的故事
身為一個業餘的咖啡玩家,使用Syphon是一種老派的浪漫,但Sypone比較大的問題是濾材不好處理。
我一直想找看看有沒有手沖壺是可以讓水柱可以直下,但又要保持一定的均速流量。 遇到Kaico琺瑯手沖壺,是在某咖啡客座咖啡師SAM的手上,溫潤的把手握感,加上白色琺瑯的塗裝,水柱的出水感,更是符合我想要的特性。
因為ROSSO磨豆出杯感覺太過平順,容易抹平豆子的個性,我就在想這把手磨該不會特別適用在義式咖啡上? 所以今天的玩法就是用Helor 101搭配Syphone,用ROSSO搭配摩卡,試看看風味變化。
在宜蘭虎咖啡與Aram Espresso Maker的相遇。
ROSCO HAND GRINDER主要以黃銅為材料,每個製造的金屬零件均由精密加工而成,內部滾珠軸承確保可以精確旋轉,所有影響研磨結構同心度或對齊的零件都在一個裝置中加工以確保刀具對齊,不會因拆卸而影響軸承及研磨精準度。研磨粗細度從最精細的土耳其咖啡到法式濾壓都可以適用。
第一把摩卡壺應該買了有十年吧。但是!從來沒用過。那是個遙遠的故事,想開始喝第一把摩卡壺應該買了有十年吧。但是!從來沒用過。那是個遙遠的故事
身為一個業餘的咖啡玩家,使用Syphon是一種老派的浪漫,但Sypone比較大的問題是濾材不好處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早上出太陽了,雖然不知道會撐多久?心情還是很好 那就來烘咖啡豆吧(跟出太陽無關吧) 這次挑了「花神」來烘 攤開A4的白紙,舀一匙生豆 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慢慢挑,把有缺陷的、蟲蛀的挑出來 老花眼挑豆,很吃力 隨便挑個意思意思,就倒進我的小咖烘豆機 打開排油煙機,因為烘咖啡豆會有油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說來,火鍋是給能夠控制熱量的人吃的,以這樣的角度去吃,就能安心許多。因為已經評估可行之後再吃,自然就每次吃都是在安全範圍內。就像如果每天固定只喝一杯咖啡,就能避免有過量的問題。食物本身是好的,端看個人如何利用。回到主題上,雖然尬鍋的湯頭稍微油膩些,但只要少喝點湯,一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
Thumbnail
家裡擁有了大同電鍋後,我開始發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料理? 就在某一天,從家裡翻出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咖哩塊。於是,我決定來大展身手一下。 先說一下,我本人是個廚藝不怎麼樣的小女子,以防自己不小心毀了電器與食材,因此即使像咖哩飯這種比較簡單的料理,我還是願意上網先找做法來參考一下,比較保險。 我找
Thumbnail
本文分享第三次使用咖啡烘豆機烘腰果的練習心得,包括烘豆注意事項、烤箱時間流程、添加口感建議,以及烘豆機使用流程。並介紹下一步的烹飪計劃『生薑炸生腰果』。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早上出太陽了,雖然不知道會撐多久?心情還是很好 那就來烘咖啡豆吧(跟出太陽無關吧) 這次挑了「花神」來烘 攤開A4的白紙,舀一匙生豆 打開手機的手電筒,慢慢挑,把有缺陷的、蟲蛀的挑出來 老花眼挑豆,很吃力 隨便挑個意思意思,就倒進我的小咖烘豆機 打開排油煙機,因為烘咖啡豆會有油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樣說來,火鍋是給能夠控制熱量的人吃的,以這樣的角度去吃,就能安心許多。因為已經評估可行之後再吃,自然就每次吃都是在安全範圍內。就像如果每天固定只喝一杯咖啡,就能避免有過量的問題。食物本身是好的,端看個人如何利用。回到主題上,雖然尬鍋的湯頭稍微油膩些,但只要少喝點湯,一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嘗試這類不同於店內慣行的烘焙手法。  由於香氣能夠極大化這個優點,開始來測試它的極限、豆種與風味的關聯性。  今天又烘了一些,同樣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裡一起喝喝看,也給予意見。 有專跑日本線的熟客說這風味跟在日本喝的一模一樣。 有熟客說這極適合當早餐咖啡,因為非常醒腦。 太陽下
Thumbnail
咖啡豆見底了 每天都要來一杯黑咖啡 因為自己的胃不好,再加上對太重的咖啡因也會心悸,只能喝淺焙的咖啡 外面超商或有名的咖啡,我都不太敢試 只能自己買咖啡生豆回家烘 挑豆 我習慣用A4的白紙當底 一手拿著手機的手電筒照咖啡豆 一手慢慢仔細的撥看看 只要有破損跟蟲蛀的,要淘汰 這會是
Thumbnail
家裡擁有了大同電鍋後,我開始發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料理? 就在某一天,從家裡翻出不知道放了多久的咖哩塊。於是,我決定來大展身手一下。 先說一下,我本人是個廚藝不怎麼樣的小女子,以防自己不小心毀了電器與食材,因此即使像咖哩飯這種比較簡單的料理,我還是願意上網先找做法來參考一下,比較保險。 我找
Thumbnail
本文分享第三次使用咖啡烘豆機烘腰果的練習心得,包括烘豆注意事項、烤箱時間流程、添加口感建議,以及烘豆機使用流程。並介紹下一步的烹飪計劃『生薑炸生腰果』。
Thumbnail
12/30自製焙茶泡飯。 其實本來沒想這麼早弄泡飯。有研究一下由來。 但泡了焙茶不好喝。 剛好家裡有煮油揚豆腐、青菜,我撕了點大片海苔的一條。 少了那種酸梅與紫蘇片。但我想以後用台製的紫蘇酸梅來取代就好?!哈。 不過,茶泡飯剩下的焙茶,我也喝了。真不錯。 今天的茶泡飯,有點當時剩菜剩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