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形式」的心理防衛,是使關係破滅的隱形殺手

2023/05/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吳景濱 諮商心理師
「唉,你那個有什麼。」、「你不懂啦!」、「你不理解我…」其實是用攻擊的方式來掩飾內心的脆弱。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境?初入職場的你,在家族聚會中很熱切地想要分享剛到工作環境的酸甜苦辣,你也很期待家人們能與你一同討論,並給予正向的回饋,但你卻聽到……
「這有什麼呀!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呀,有什麼好在意的。」
「拜託,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那時候就這樣做的……」
「這就是職場文化,好好學,之後就會懂。」
而正要侃侃而談的你,熱情瞬間被澆熄,感覺自己像笨蛋。話題也很自然而然地被打上了句點,談話焦點也轉移到了其他人手上。
轉到另一個場景,現在你的朋友正在跟你訴苦…
「我跟你說,為什麼他就不能上心一點,為何不能理解我的難處?我真的很痛苦…」,而當你試圖想安慰她時,她卻又回應:「拜託,你不懂啦,你又沒經歷過我這樣的事。」,結果讓你感覺到要回應她什麼都不對,反而怪罪自己,自己怎麼會說出那麼沒同理心的話,成了位加害者。
這兩種把你「句點」的例子,發話者都是用貶低方式,來拒絕你的經驗以及情緒,把話題拉回自身身上,來霸佔整個話語權。其實,他們會這麼做,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會提「當年勇」,其實現在已經「不勇」了;然而,「沒人懂我」,其實是擔心被「真的懂了」。
會出現這樣的溝通方式,有許多是為了掩飾自己對自身的無能感,所產生的心理防衛機制。因為害怕面對現實,接觸到內心真實的感受,所以利用攻擊的言語來包裝自我,而讓自己好過一些。
用這樣的方式,面子是贏了,裏子卻是輸了。然而,這往往是造成關係毀壞的開始。
「拒絕形式」的心理防衛,是使關係破滅的隱形殺手
為掩飾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用武裝方式拒絕他人,久而久之,他人會漸漸地遠離自己,終究印證了「沒人會關心自己」的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陷入無助的狀態。
或許,你可能也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顯露出這樣的狀態。的確,這樣可以讓在當下的你好過一些,但也讓真實的自己,以及與他人的關係越來越遠。
那麼你可以如何做呢?
若你是被拒絕的那個人:
1. 試著讓自己內心平靜,不用去做意氣之爭。
2. 看見自我真實的感受,如:我的確感到落寞。
3. 試想:「這也不過是一場交際的飯局。」
4. 不用急著為自己辯護,或急著想當拯救者。
5. 進行課題分離:他是他,我是我。
你正拒絕他人:
1. 看見自己正用什麼方式與他人互動。
2. 覺察自己:為何會下意識地去貶低他人?
3. 真實接觸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4. 練習打開心房,相信他人能夠接住自己。
5. 學會接納他人與自我的不同。
若你願意真誠的面對自己,這個世界將會對你溫柔以待。
吳景濱諮商心理師,現任身心科診所、大專院校之心理師。喜歡透過文字、影像及音樂,與人產生連結;希望使更多人能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