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是說出來的愛

鼓勵是說出來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太知道怎麼鼓勵孩子耶…. 總是叮嚀(嘮叨)比較多,但我也很常稱讚孩子啦。」最近遇到幾位友人跟我聊到這個問題。
「妳很愛妳的孩子吧...」 (我頓時也覺得自己好像問了廢話…)
「但有時候他表現不好,我總不能一直說愛他吧;這樣會建立他錯誤的觀念...」

當孩子感覺越好時,他表現的越好。做出不當行為的孩子,其實是喪失信心的孩子,而鼓勵是處理不當行為最好的方式。這段正向教養中常提到的主張,看起來容易,但執行起來還真的不容易。

很多家長用心實踐這個做法,但卻常把讚美當成鼓勵:

"你都滿分耶!你會獲得一個大禮物"
"我很喜歡你的表現"
"你真是個好孩子"

這些我們都很熟悉的讚美,看似能奏效、並暫時帶來好的行為,但長期的結果,並不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我自己就曾無形中在家中培養出兩位「讚美成癮者」,只要我少稱讚了哪個項目、或是多稱讚了誰?兩孩兒就會爭相生氣、吃醋,甚至因為我的讚美而生氣。那時的我,真的覺得一頭霧水,怎麼稱讚還換來一頓自討沒趣,正向教養都正向不下去了......

後來我開始練習,沒錯!你沒看錯,就是「練習」。也許我們都不習慣鼓勵,但我試著讓孩子知道我看重的是他的努力,而非關注於完美表現或取悅他人,讓他們視自己為有能力的人。所以改變成鼓勵話語:

"你很努力!這是你應該得到的"
"你自己努力想出來了"
"無論如何...我都愛你"

讚美就像是糖果,偶爾吃可以帶來愉悅,但吃多容易上癮且不健康;但鼓勵就像是每天所需要的基礎養分,也許口味較平淡,能卻能夠讓我們強而有力。

當我們努力練習,這樣的話語和行為就會內化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鼓勵就成了說出來的愛,和孩子間最好的溝通語言。鼓勵也通常會讓孩子想做出改變,但不便的是,唯有在他們感受到愛與支持時,信念的改變才會自然發生。

raw-image



avatar-img
媽寶米奇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媽寶米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