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謎題#11|到底要如何稱讚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知道肯定孩子很重要,但不知如何肯定孩子嗎?

正向聚焦》提到的基本句型是:「事實描述」+「正面評價」。

而肯定的層次還可以分成五個層次哦!就不怕父母想肯定孩子時,遇到詞窮的窘境!

raw-image

一、行為表現本身,可以觀察得到的行為。

例如:有完成作業、幫忙做家事、主動分享、禮貌問候……等等。

就像今天女兒起床時,主動說要刷牙,當然是立即要給予肯定的,所以我就跟他說:「哇!你自己走過來說要刷牙,很棒哦!」

二、一個人的能力或特質。

例如:感恩、勇敢、善良、包容、體貼……等等。

我大概最常反映給女兒的特質,就是「體貼」了,她經常會幫我想好下一步,並且幫我完成,例如當我洗完澡,她會急著拿眼鏡給我,雖然總是把我的鏡片弄得好霧……冏。

三、期待或動機。

指的是,一個人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

我覺得父母有時很容易誤會孩子,並且指出孩子的「負向意圖」,例如孩子主動幫忙,但能力不足而幫倒忙時,父母就很容易認為孩子是來找麻煩的,給予負面的情緒,然而孩子可能誤以為主動幫忙的動機,是父母不喜歡的。

四、信念或價值觀。

個人內心抱持著信念或價值觀,就是一個人所相信的事情。書中提到有些孩子會掩護朋友或手足做不好的事情,雖然不正確,但是可以肯定孩子重情重義!

五、身分認定

就是我們如何回答「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當正向聚焦的焦點在身分認定上,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力,若誤用可能會有反效果。

就像是我在《讓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專家》書中〈勇氣心〉章節提及,若是經常給孩子貼上鬼貼紙,如愛哭鬼、小氣鬼、懶惰鬼……等等,當孩子得到的鬼貼紙多了,也容易變成鬼。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有同感,請你留言讓我知道,我會感謝你的鼓勵與認同。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或分享,或是送給我愛心哦!
當然也歡迎您用贊助,鼓勵我繼續分享閱讀重點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6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4/08/28
在育兒的過程中,不同的育兒理念是常見的挑戰。夫妻間的理念可能因傳統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這樣的分歧需要透過理解與驗證來解決。本文引用《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內容,分享達成共識的三個心法。
Thumbnail
2024/08/28
在育兒的過程中,不同的育兒理念是常見的挑戰。夫妻間的理念可能因傳統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這樣的分歧需要透過理解與驗證來解決。本文引用《我不是媽媽,是家庭CEO》內容,分享達成共識的三個心法。
Thumbnail
2024/05/13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5/13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2024/03/07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2024/03/07
孩子在家與學校的表現往往不同,就像我們在家與工作場所表現得不同一樣。孩子所承受的,永遠比父母想像得還要多,也比父母想像得還要更加堅強。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持續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知道肯定孩子很重要,但不知如何肯定孩子嗎? 《正向聚焦》提到的基本句型是:「事實描述」+「正面評價」。 而肯定的層次還可以分成五個層次哦!就不怕父母想肯定孩子時,遇到詞窮的窘境!
Thumbnail
你知道肯定孩子很重要,但不知如何肯定孩子嗎? 《正向聚焦》提到的基本句型是:「事實描述」+「正面評價」。 而肯定的層次還可以分成五個層次哦!就不怕父母想肯定孩子時,遇到詞窮的窘境!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延續 夠好的媽媽 的話題 其實很多父母對於教養有點「擔心」甚至是「恐懼」 很怕自己沒有「管教」好小孩,其實這就點出一個背後的問題就是——大家不知道「怎樣才算教好?」 . 假設現在是孩子做錯事的情景,孩子需要以下幾種能力: 1.發現爸爸媽媽(對方)生氣 2.知道生氣的理由 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 .
Thumbnail
延續 夠好的媽媽 的話題 其實很多父母對於教養有點「擔心」甚至是「恐懼」 很怕自己沒有「管教」好小孩,其實這就點出一個背後的問題就是——大家不知道「怎樣才算教好?」 . 假設現在是孩子做錯事的情景,孩子需要以下幾種能力: 1.發現爸爸媽媽(對方)生氣 2.知道生氣的理由 能做到這些就已經足夠 .
Thumbnail
有時候,你的誇獎可能不是資源,而是變成了孩子心中的標準了呀! 有沒有遇過一些孩子,明明很優秀了,你也說他很優秀了,但他還是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怎麼回事? 當初,在你(或者他在意的師長)認可他時,是不是忘了問問:「那你怎麼看你自己呢?」 每個孩子都有他天真的解讀法,他有可能解讀成另外一個標準了呀。
Thumbnail
有時候,你的誇獎可能不是資源,而是變成了孩子心中的標準了呀! 有沒有遇過一些孩子,明明很優秀了,你也說他很優秀了,但他還是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怎麼回事? 當初,在你(或者他在意的師長)認可他時,是不是忘了問問:「那你怎麼看你自己呢?」 每個孩子都有他天真的解讀法,他有可能解讀成另外一個標準了呀。
Thumbnail
之前聽過陳老師的 “正向聚焦”的講座,這次有機會再度聽到,整整三個小時很精彩且很詳細的內容,讓我檢視自己對孩子、對家人是否有正向聚焦。  原來正向聚焦不是正向思考、棄守規範、討好孩子。 看到孩子肯定的地方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呈現: (1)事實描述 (2)正面評價 比方說:小明,爸爸看到你回家就直接去做功
Thumbnail
之前聽過陳老師的 “正向聚焦”的講座,這次有機會再度聽到,整整三個小時很精彩且很詳細的內容,讓我檢視自己對孩子、對家人是否有正向聚焦。  原來正向聚焦不是正向思考、棄守規範、討好孩子。 看到孩子肯定的地方可以用兩種方式來呈現: (1)事實描述 (2)正面評價 比方說:小明,爸爸看到你回家就直接去做功
Thumbnail
孩子大部分認識自己的起點,通常是由父母的評價開始,親子溝通對小朋友影響很大,說得多不如說得巧,雖然讚美都是出自於好意,但換句話說會更好,🤔要如何給予「正確的鼓勵」呢?📣作伴小編來告訴你~~~~
Thumbnail
孩子大部分認識自己的起點,通常是由父母的評價開始,親子溝通對小朋友影響很大,說得多不如說得巧,雖然讚美都是出自於好意,但換句話說會更好,🤔要如何給予「正確的鼓勵」呢?📣作伴小編來告訴你~~~~
Thumbnail
「我不太知道怎麼鼓勵孩子耶…. 總是叮嚀(嘮叨)比較多,但我也很常稱讚孩子啦。」最近遇到幾位友人跟我聊到這個問題。 「妳很愛妳的孩子吧...」 (我頓時也覺得自己好像問了廢話…) 「但有時候他表現不好,我總不能一直說愛他吧;這樣會建立他錯誤的觀念...」
Thumbnail
「我不太知道怎麼鼓勵孩子耶…. 總是叮嚀(嘮叨)比較多,但我也很常稱讚孩子啦。」最近遇到幾位友人跟我聊到這個問題。 「妳很愛妳的孩子吧...」 (我頓時也覺得自己好像問了廢話…) 「但有時候他表現不好,我總不能一直說愛他吧;這樣會建立他錯誤的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