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歧視 — 性別及種族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特質,給予不同且較差的對待,包含負面眼光的對待。在國家、地區、膚色、種族、宗教、性別、職業等不同性質的層面當中都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歧視。
歧視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幾乎每個角落都或多或少能看到歧視的蹤跡。而筆者認為歧視之所以那麼常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歧視使大部分人們的生活更加輕鬆。為什麼我會這樣認為呢?歧視指的是對某特定族群的成員貼標籤,特別指負面的標籤,而我們會主動將其他人貼上標籤的行為又是源於我們的不了解或是不想了解。

歧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

試想這世界上有70億人,雖然我們不會真的70億人都接觸到,但一生中也會大約遇到3000萬人,3000萬人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人要怎麼樣才能消化這3000萬人的資訊呢?顯然的,儘管人腦是世界上最神奇、最強大的東西,但恐怕也沒有能力處理3000萬人的資訊量。
可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掌握這些資訊量,當我們遇到這些人時又該如何面對、反應,知道現在狀況是否安全又或是對方是否值得信任?總會有方法解決的,我們本能的方法就是貼標籤,我們會貼標籤將不同人依國家、地區、膚色、種族、宗教、性別、職業等不同性質劃分。
對於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既定印象,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時間處理那麼大量的資訊,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瞭解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的人格特質,然而我們又有和這些不瞭解的人互動的需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分類,將我們遇到的人們依據不同的歸屬團體而貼標籤、分類,是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個鑰匙,但歧視,也必隨之而至。
筆者固然不支持歧視,但我只是想要表達貼標籤對於人類是一種必然。如果這世界上只有你和其他30個人,在這樣子的小世界裡,你每一個人都認識,自然沒有必要貼標籤,也不會有所謂的歧視。但我們當今面對的是70億人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真正了解世界上所有其他人的人格特質,貼標籤不過是一種使人們過得更加輕鬆的方法。
而我們會給其他團體貼上什麼樣的標籤,這很大程度的被當前的社會、家庭、朋友、大眾媒體所影響,我們會給對方貼上正面的標籤抑或是負面的標籤取決於我們認識的世界,又或著是說大眾媒體、家庭、朋友帶我們認識的世界。
儘管貼標籤是一種必然,但我們是有能力讓整個社會的人避免向其他群體貼上負面標籤的。

就業歧視

回歸本文的重點,那便是就業歧視。在職場上最被大眾認識,也是大家最在意的歧視就是性別歧視種族歧視,就業環境是否有因為人們性別或種族的不同就給予不同的待遇或是對某些性別、某些族群有玻璃天花板。
附圖是美國從1970年代至近代,根據性別、黑人或白人,薪資比例的差異繪製成的圖。實線為黑人領的薪水和白人領的薪水的比例,虛線為女性領的薪水對比男性領的薪水的比例。
可以發現黑人和白人之間的薪資差距從1970年代以降,差距一直是存在的,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女性和男性之間的薪資差距自1970年代開始便有緩步上升,從約領男性的60%到將近80%,不過明顯的薪資差異還是存在的。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不同性別和種族之間的薪資存在差距,但並不代表這就是就業歧視。就業歧視指的是,就業環境有因為人們性別或種族的不同就給予不同的待遇,而這些人必須在專業能力、教育程度等其他因素皆相同,只有性別和種族有所差別。
因為若黑人和白人或男性和女性的專業程度和教育程度存在差距,這些薪資上的差異可能就不是源自於性別或種族,而是源自於這些勞工本身的專業能力的差異。

就業環境裡有性別歧視嗎?

根據上圖,男性與女性之間收入存在著差異,但並不是對就業環境裡有性別歧視的保證,我們還需要再有更多資料才能下結論。
首先我們需要有的資料便是,男性和女性接受教育程度的差距,因為教育程度是收入的一個重要依據,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往往有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若男性和女性之間教育程度存在著差距,這些現象便有可能是教育程度所造成的。
根據資料,在1971年,有44%的女性有大學學歷,而隨著女性教育水平開始提到,到2014年,這比例來到56%。 1970年,女性獲得法學院的學位佔5.4%,醫學院的學位佔8.4%。到2014年,女性有法學學位佔47%,醫學學位佔48.0%。兩性的教育程度差距減少,這些教育和經驗的積累減少了男女工資差距。但是,在大型公司高層或美國國會的職位中,男性依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根據上述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女性受教育的比例自1970年代起是有顯著成長的,但工資仍然存在差距,這一差距確實有可能是完全由餘下的教育程度差距導致的。然而這樣子的說法並不夠有力,歧視還是很有可能存在,因為若男女教育程度已經逐漸接近或相當,為何男性依舊占了管理階層中大部分的比例。
這該怎麼解釋?我們可能得去思考男女之間還有什麼地方存在著差異。如果不是歧視,還會有什麼原因?事實上,另一很有影響力的原因就是家庭的分工,除了就業程度,另一個男女之間的重大差別或許就是家庭責任分配的不同,讓我們來看看資料怎麼說。

男女的家庭分工

成年女性可能承擔很大比例的家庭責任,且當女性有了小孩後極有可能選擇中斷工作來專心照顧小孩。因此,平均而言,30多歲和40多歲的女性的工作經驗比男性還少,而這段時間剛好是事業發展中相當關鍵的時期。
確實,兩性在家庭分工中差異相當大,一旦女性有了小孩,往往成為那個得為家庭犧牲,辭職在家顧小孩的人。但這會是造成管理階級、工資較優渥的工作崗位大部分都被男性佔據的原因嗎?
當然有可能,這確實可能會是原因,那我們要如何證實這一點?單純指出這樣的證據不夠有力。從另一個角度切入,如果我們假設家庭因素是除教育程度之外造成兩性工資差距的原因,那似乎意味著,對於沒有被家庭因素影響,且教育程度、工作經驗相當的男性或女性,工資收入不該存在差距,是吧?讓我們來看看資料吧!

家庭分工造成的薪資差距

事實上,在美國,在相同教育程度和經驗的條件下,無子女的女性通常與男性的工資水平相當。而且,在相同教育程度和經驗的條件下,有家人和孩子的女性的工資通常會比無子女的女性低7%到14%。 與此同時,在相同教育程度和經驗的條件下,已婚男子的收入約比無家庭的男性高10%~15%。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便是並沒有有力的證據支持性別歧視存在在職場上,無子女的女性通常與男性的工資水平相當是兩性在職場上並無受到太明顯的差別待遇的證據。但這並不是表示兩性歧視不存在,只能說歧視在就業方面,似乎不是那麼明顯。在工資收入差距上,比起就業歧視,兩性之間更大的問題是家庭觀念的束縛。

就業環境裡有種族歧視嗎?

同樣的,根據上圖,黑人與白人之間收入存在著差異,但並不是對就業環境裡有種族歧視的保證,我們仍然需要再有更多資料才能下結論。
首先,根據美國人口普查,白人的教育程度高於黑人,而白人和黑人的受教育程度又均高於西班牙裔但低於亞裔。黑人工人的平均教育程度較低肯定可以解釋黑人和白人間的收入差距。但如果這個假設成立,就代表若黑人和白人教育程度相當的話,黑人和白人的工資收入應該要相同或接近。
確實,有證據表示,在相同教育程度和經驗的條件下,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有大約相同的工資。也有另一項研究表明,由同大學畢業的白人和黑人,它們的工資大抵相同。
但是,這項研究也點出雖然剛畢業的黑人和白人學生有著同樣的薪水,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各自工作5年或10年之後,黑人往往領著比白人更低的薪資。儘管剛畢業時並無差別,卻在幾年之後領到的工資低於白人,研究表明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是職場上依然存在長期的種族歧視。
若在相同教育程度和經驗的條件下,且也以同性別相比,除去家庭責任分配的影響,黑人的工資在多年之後依然比白人低,那在就業環境裡確實存在著種族歧視的結論便呼之欲出。當然你也可以argue說有可能黑人和白人之間撇除教育程度、經驗之外,還有一些我們沒注意到的點可能影響兩者的工資差距。但我還沒想到還有什麼是會影響的~歡迎提供 : )
從上述的說明我們論證了在就業環境上,其實沒有明顯的性別歧視存在,但種族歧視是確實存在的。不過還是得在強調一次,在就業環境上沒有明顯的性別歧視,並不代表性別歧視就不存在這社會上,性別歧視只是沒有直接體現在就業環境罷了。
在家庭責任分配或是不經意被課徵的月經稅,可能也間接地導致了女性在就業環境上的劣勢,也可能在其他領域持續影響著女性的權益。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www.juliansweb.com on August 27, 2020.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詹永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移民造成了美國的強盛,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雙面刃,往往現實世界就是如此,既然想要享受移民帶來的好處,那也得接受移民可能會導致的後果,是政府應該嚴肅以待的。不過整體來說,移民對美國還是利大於弊。
反托拉斯法應運而生,反托拉斯法是一種法律,透過規範企業的反競爭行為,以達成促進或維持市場競爭之目標。美國與歐盟稱此種法案為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在中國與俄羅斯稱為反壟斷法,在臺灣稱為公平交易法。過去,亦曾在英國與澳洲稱為交易行為法(trade practices law)。
經典又有趣的生日悖論!擠滿人的房間內有人有相同的生日日期的機率是多少?只要同一房間內有23人時,有人有相同生日日期的機率便高達50%,若有60人時機率則高達99%!
Julia同時具有高可讀性又有高運算能力,比起Python及R更加吸引人。此系列文章將引用Statistics With Julia的程式碼並介紹重要統計概念。
點估計(point estimation)是指用樣本資料來估計母體參數,使用一個點的數值表示其估計值,因此稱為點估計。事實上我們相當常見的樣本平均數或樣本變異數就是點估計,我們是使用樣本資料計算出一個數值,然後再用這個點的數值去估計母體的參數。
一篇文章帶你搞懂何謂蒙地卡羅法。
美國移民造成了美國的強盛,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這是一個雙面刃,往往現實世界就是如此,既然想要享受移民帶來的好處,那也得接受移民可能會導致的後果,是政府應該嚴肅以待的。不過整體來說,移民對美國還是利大於弊。
反托拉斯法應運而生,反托拉斯法是一種法律,透過規範企業的反競爭行為,以達成促進或維持市場競爭之目標。美國與歐盟稱此種法案為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在中國與俄羅斯稱為反壟斷法,在臺灣稱為公平交易法。過去,亦曾在英國與澳洲稱為交易行為法(trade practices law)。
經典又有趣的生日悖論!擠滿人的房間內有人有相同的生日日期的機率是多少?只要同一房間內有23人時,有人有相同生日日期的機率便高達50%,若有60人時機率則高達99%!
Julia同時具有高可讀性又有高運算能力,比起Python及R更加吸引人。此系列文章將引用Statistics With Julia的程式碼並介紹重要統計概念。
點估計(point estimation)是指用樣本資料來估計母體參數,使用一個點的數值表示其估計值,因此稱為點估計。事實上我們相當常見的樣本平均數或樣本變異數就是點估計,我們是使用樣本資料計算出一個數值,然後再用這個點的數值去估計母體的參數。
一篇文章帶你搞懂何謂蒙地卡羅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感謝CALL4授權翻譯並同意轉載。 CALL4網站還有更多的故事,雖然發生在海的那一端,卻也非與此地的我們無關。 針對譯文如有建議,敬請告知。
Thumbnail
本文參照《后翼棄兵》,推展相關彩蛋,包含紅髮歧視、獵巫文化、女權主義、黑人女性以及同性戀等多重主題,抽絲剝繭出影劇背景中的時代光影,進而呈現出蓬勃發展平權運動的六零年代美國。畢竟,每一個巧妙的時代背景,就像是供人遠望的墊腳石,讓角色不只是樣板化的假面玩偶,更能彰顯當中的掙扎其來有自。
Thumbnail
近期討論度極高的美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看過了嗎?追劇的同時來談談我們的性別意識吧!
Thumbnail
這兩週,「種族」成為美國內部動盪的議題,身分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再度浮上檯面。於是,疫情被拋在腦後,大家紛紛走上街頭,從抗爭演變到洗劫。 「身分認同政治」是個非常厲害的策略,它可以很有技巧的使一個自由的個體,秒變為受害/加害群體裡的虛無流量。 一個從未被迫害、自由且身心健康
Thumbnail
香港平機會主席朱敏健先生撰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疫症下擁抱種族多元》 近日在立場新聞看到香港平機會主席朱敏健先生的大作《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疫症下擁抱種族多元》,標題引用佛偈有點嚇人,據講是一群旅居日本的中國文化輸出者貼在支援母國抗疫物資上的標貼,原本是日中兩國僧侶間互贈物品之情誼,那時候日本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感謝CALL4授權翻譯並同意轉載。 CALL4網站還有更多的故事,雖然發生在海的那一端,卻也非與此地的我們無關。 針對譯文如有建議,敬請告知。
Thumbnail
本文參照《后翼棄兵》,推展相關彩蛋,包含紅髮歧視、獵巫文化、女權主義、黑人女性以及同性戀等多重主題,抽絲剝繭出影劇背景中的時代光影,進而呈現出蓬勃發展平權運動的六零年代美國。畢竟,每一個巧妙的時代背景,就像是供人遠望的墊腳石,讓角色不只是樣板化的假面玩偶,更能彰顯當中的掙扎其來有自。
Thumbnail
近期討論度極高的美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看過了嗎?追劇的同時來談談我們的性別意識吧!
Thumbnail
這兩週,「種族」成為美國內部動盪的議題,身分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再度浮上檯面。於是,疫情被拋在腦後,大家紛紛走上街頭,從抗爭演變到洗劫。 「身分認同政治」是個非常厲害的策略,它可以很有技巧的使一個自由的個體,秒變為受害/加害群體裡的虛無流量。 一個從未被迫害、自由且身心健康
Thumbnail
香港平機會主席朱敏健先生撰文《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疫症下擁抱種族多元》 近日在立場新聞看到香港平機會主席朱敏健先生的大作《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在疫症下擁抱種族多元》,標題引用佛偈有點嚇人,據講是一群旅居日本的中國文化輸出者貼在支援母國抗疫物資上的標貼,原本是日中兩國僧侶間互贈物品之情誼,那時候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