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失敗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剛我在銀行帳戶看到銀行只剩下20,000多—只是我一個月薪水,還沒有結婚生子,碌碌無為⋯我浪費了自己跟家人這麼多的時間和金錢,很後悔自己在人生中的每一個決定。有時候我很羨慕遊戲中的人物角色,他們會有目標指示、身邊有不同的同伴、甚至遇到卡關還可以重新再來一遍。我的人生沒有回頭,只有後悔。
由小學到初中那一年,我的學習成績未如理想,所以接受了一家私人辦學的中學—資源比較好,可苦了父母經濟壓力,沒想到這年幫了學校拿到籃球冠軍,本可以借此升讀成績較好的學校,這是我第一個刷肩而過的機會。
在那年暑假,我學會了游泳,當初教練也誇我有天份(雖然我是13歲在學,比其他的5、6歲學已經很晚),初中那三年雖然無沒有甚麼驕人的成績,可是身邊的親人都認為我可以在這方面發展,尤其是我的父母對我寄語厚望,我可是讓他們失望了,我最終選擇了學業。
高中時,每位學生都要選擇自己的專修科目。本來我很喜歡歷史跟電腦,也在初中時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我因為不理解編程,以為電腦的科目應該不太適合我。沒想到居然是分開了編程跟網頁設計。不清不楚的就放棄選擇網頁設計,那一年我選擇了會計跟歷史。這個也是我到現在為止最大的遺憾。
在升讀大學時,因為我的成績不理想,沒能入讀國立大學,又苦了爸媽。最後在選擇歷史跟會計時其實我很糾結:一邊是我成績最好也最感興趣的歷史,卻沒有甚麼前途;另一邊的會計成績一般也不太感興趣,卻有比較清楚的出路。這次我又裝作理性,跟大多平常學生一樣選了會計。
我在大學的成績也是平平無奇,即便會計畢業也這能當審計或者普通會計。其實我一直都認為會計本來在現實生活中是屬於性別歧視的職業,基本上永遠只有女生才能在大學畢業後能夠在企業公司裡面當普通的會計文員。那一年我找了很多工作。一年之後,我知道家庭還是有經濟壓力,只能妥協,最後來到一家會計師公司當審計,每天九時上班、午夜十二點下班,每年還要去考一些會計專業考試確保自己的晉升機會。我還記得當初畢業的我跟身邊的朋友都說,我們這一代要work-life balance,對加班說不。
香港審計人員一個星期七天都要工作,平日辦公時間9:00am-11:30pm,是行業潛規則,俗稱「行規」。
凌晨12點,我在收工的路上不斷重覆聽著Joji的Tick tock,時間不斷往後走,腦中回憶卻不停向前徘徊…我還要在回家途中弄著明早七點的手機鬧鐘,可是明天我還需要鬧鐘嗎?希望我的來生不再只有失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過去的經驗和投資大師的智慧告訴我們:簡單且有效的策略,往往勝過複雜的計劃。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投資指數型基金,特別是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的SPY(SPDR S&P 500 ETF),是穩健且高效的選擇。
Thumbnail
用紙摺好蜻蜓 看它飛進空中 看它漣漪池塘 看它跟自己相對 然後它遠去了 它自由了 或許遭到風雨雷電 或許飛過彩虹飛上雲端 或許找到愛的真諦 都沒有關係 不吃麥當勞 改吃頂呱呱 隔餐用烤箱加熱 味道還不錯 呱呱包有新口味
Thumbnail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探討臺灣民間流傳的「指月亮會割耳朵」迷信,並從個人經歷、文化背景及醫學角度分析此現象。
大學畢業已來到第四個月,掙扎著考完今年九月的國考,結果當然不理想。 準備期間,停停走走。看見他人考取研究所、出國進修、打工度假,每個別人的人生都讓我好動搖。 如果我沒讀研究所,三年後會不會輸給曾與我齊平的朋友? 如果我沒出國交換,面試時,會不會因為我沒喝過洋墨水,而輸人一等呢? 如果我沒去打
Thumbnail
負面的經驗 在人生的旅途中,失敗似乎總是被視為一種負面的經驗,是應該被避免的。然而,失敗卻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成功和失敗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對立,而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只有經歷過失敗,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成功的價值,並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因此,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它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階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自己雖然是命理的精算師,但卻無法挑戰現實的挫敗,想說昨日請個半天假,把三件事辦一辦,想說自己很會算,算到最後損失了半天假,三件事又都沒辦法完成,因為忘了現在是暑假,許多人一起休假,陪我一起搶醫院、搶銀行,讓我身心極度挫敗的一天。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Thumbnail
過去的經驗和投資大師的智慧告訴我們:簡單且有效的策略,往往勝過複雜的計劃。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投資指數型基金,特別是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的SPY(SPDR S&P 500 ETF),是穩健且高效的選擇。
Thumbnail
用紙摺好蜻蜓 看它飛進空中 看它漣漪池塘 看它跟自己相對 然後它遠去了 它自由了 或許遭到風雨雷電 或許飛過彩虹飛上雲端 或許找到愛的真諦 都沒有關係 不吃麥當勞 改吃頂呱呱 隔餐用烤箱加熱 味道還不錯 呱呱包有新口味
Thumbnail
抱著對陳澄波的喜愛,我去參觀了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的《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不過,這檔紀念陳澄波冥誕130歲的特展,竟然意外地只展出了8幅陳澄波的畫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探討臺灣民間流傳的「指月亮會割耳朵」迷信,並從個人經歷、文化背景及醫學角度分析此現象。
大學畢業已來到第四個月,掙扎著考完今年九月的國考,結果當然不理想。 準備期間,停停走走。看見他人考取研究所、出國進修、打工度假,每個別人的人生都讓我好動搖。 如果我沒讀研究所,三年後會不會輸給曾與我齊平的朋友? 如果我沒出國交換,面試時,會不會因為我沒喝過洋墨水,而輸人一等呢? 如果我沒去打
Thumbnail
負面的經驗 在人生的旅途中,失敗似乎總是被視為一種負面的經驗,是應該被避免的。然而,失敗卻往往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成功和失敗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對立,而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只有經歷過失敗,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成功的價值,並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因此,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它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階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作者從學業到職場的成長歷程。國中成績差,高中靠策略考上政大,但大學時沉迷電玩,初入職場未升遷且收入低迷。後來在研究所畢業後,作者發現有願景、策略和計劃的重要性,逐漸找到職場方向。文章強調,即使不聰明,只要有清晰願景、策略及努力執行,也能在職場上成功。
自己雖然是命理的精算師,但卻無法挑戰現實的挫敗,想說昨日請個半天假,把三件事辦一辦,想說自己很會算,算到最後損失了半天假,三件事又都沒辦法完成,因為忘了現在是暑假,許多人一起休假,陪我一起搶醫院、搶銀行,讓我身心極度挫敗的一天。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