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了精神科,我是神經病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知道各位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呢?我就是既保守又想突破自我的矛盾體。
有時會突然陷入低潮期,情緒黑暗到無法與外界接觸,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生病了呢?但是,現在來說,心理毛病是很常見的。不過由於有些觀念還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找人說說自己的不開心是給人添麻煩、暴露自己的缺點等。
甚至有一次我在等公車時聽到了2位阿姨的對話,其中一位阿姨說出口的話讓我震驚到氣憤的印象很深刻。
她說,「又不是神經病,為什麼要看精神科!」
這句話真的讓我的世界觀刷新。也許因為我媽媽本身是在醫院工作,又是精神科的護理長(現已退休)。所以對我來說,「有不舒服就看醫生」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使不舒服的、生病的是心理。
我也跟臨床心理師聊過天,就在醫院的諮商室裡。小小的空間,一張諮商師的辦公桌與電腦、一張給預約者坐著放鬆的沙發。
小小的世界,一個小時的時間,你可以把所有無法跟周遭的人訴說的事情說給諮商師聽。因為不認識,所以我所有的垃圾都可以傾倒。而且,也許還能從與諮商師的談話中,得到一點舒心。
而且有研究說,大多數的嚴重心理疾病者,其實只要提早2個月就能得到更好的幫助。但,普遍都會以「煩惱的事情,即使說出來還是煩惱。」為藉口。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把自己的煩惱說出來,就已經可以讓心情舒緩至少一半以上。
所以所謂「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並不是身理疾病的特權。而是,「全身心」的照顧。
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社會上很多人,跟上述的阿姨或是不說煩惱的人一樣。可能認為自己承受不住壓力,是自己草莓、抗壓性低。卻沒想過,可能就因為已經到了自己的極限,所以身體、心理都已經發出訊息,希望你來拯救自己。
所以啊!我們,只是人。會生病。會累。
找諮商師、掛精神科,不是因為我們懦弱。反而是我們很了解自己現在需要幫助,所以我們尋求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78內容數
言情小說如果有點科幻成分會太套路嗎?顏晴喜歡刑舟,但刑舟好像始終都透過她想著另一個人。是誰?顏晴很好奇。最後發現原來刑舟想要的她也不是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漸漸開始,我與你的世界兩隔。
我獨立,因為你從沒愛過我。 我自私,因為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後來,我發現了, 原來,愛你並不是無法控制。
潛意識,集體潛意識,是真的?!
    在那之後,慢慢學會了收斂,
    有時候真的認為自己比較適合單身....     又是在中午才悠悠轉醒的一天,為了之後要開始的忙碌生活,現在就好好讓自己頹廢。    你還好嗎?  
漸漸開始,我與你的世界兩隔。
我獨立,因為你從沒愛過我。 我自私,因為你就是我的全世界。
後來,我發現了, 原來,愛你並不是無法控制。
潛意識,集體潛意識,是真的?!
    在那之後,慢慢學會了收斂,
    有時候真的認為自己比較適合單身....     又是在中午才悠悠轉醒的一天,為了之後要開始的忙碌生活,現在就好好讓自己頹廢。    你還好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龍應台作家本人,也是第一次參加新書分享會,儘管自己當時根本還沒看過這本新書,完全是衝著圓夢的心情去的。和身邊的台灣友人提及時,他們都說自己是看《野火集》長大的孩子。現場不但來了好多中高齡的民眾,甚至有八十歲的奶奶,還有從舊金山遠道而來的讀者。
Thumbnail
當我們年老時,回顧一生,會為自己留下什麼樣的註解? 聆聽高阿嬤對於過去的怨懟和未來的渴望,讓我思考伴侶、家庭、病痛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而每一個選擇,又將會如何改變生活。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精神健康,對於如何在遭遇情緒波動與社會偏見之下,尋找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進行深入反思。作者分享了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主流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以及對現代醫學方法的質疑。文章強調情感支持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瞭解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尋求健康的應對方式,最終希望達到真實的自我擁抱。
Thumbnail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直到近一兩年,我才開始感覺自己慢慢從黑暗中甦醒,在遠離黑暗之後,我終於明白自己不會是社交動物,慣性地一個人孤獨前行,活網但不建立起綿密的人際網絡的日子裡,我心存感謝沒有拋棄我的朋友與自己。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第一次見到龍應台作家本人,也是第一次參加新書分享會,儘管自己當時根本還沒看過這本新書,完全是衝著圓夢的心情去的。和身邊的台灣友人提及時,他們都說自己是看《野火集》長大的孩子。現場不但來了好多中高齡的民眾,甚至有八十歲的奶奶,還有從舊金山遠道而來的讀者。
Thumbnail
當我們年老時,回顧一生,會為自己留下什麼樣的註解? 聆聽高阿嬤對於過去的怨懟和未來的渴望,讓我思考伴侶、家庭、病痛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影響,而每一個選擇,又將會如何改變生活。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精神健康,對於如何在遭遇情緒波動與社會偏見之下,尋找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進行深入反思。作者分享了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主流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以及對現代醫學方法的質疑。文章強調情感支持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瞭解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尋求健康的應對方式,最終希望達到真實的自我擁抱。
Thumbnail
紀錄自己第一次去做心理衡鑑的前因後果及心得感想。
Thumbnail
直到近一兩年,我才開始感覺自己慢慢從黑暗中甦醒,在遠離黑暗之後,我終於明白自己不會是社交動物,慣性地一個人孤獨前行,活網但不建立起綿密的人際網絡的日子裡,我心存感謝沒有拋棄我的朋友與自己。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我真的就只喜歡看別人的生活日常,看一座城市為觀光做的努力以及行銷自己城市的方式,什麼夜景、海景、網美打卡處、拍膠囊車哪裡最美的點、要去哪裡吃什麼、一定要吃到買到看到什麼⋯⋯呃!你們瘋了嗎?我才不要把時間花在那些擺拍、排隊,或是吃個飯都不能吃熱的、喝個飲料冰都融了還沒拍完的行為上。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