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rdieu 是如何談「差異性是如何被培養出來且產生效果」?

2021/02/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來自於個人文化資本的累積有所不同,雖然在社會學裡所指的文化皆無精緻與通俗之別,然而藉由文化資本的可繼承性,教育系統成為複製社會階層的關鍵環節,在教育現場來自高社經地位的家庭遠比來自低社經地位的家庭通常擁有更多的知識背景,因為從小他們所接觸的事物便建構了他們對於世界的認識,他們把電腦、平板等器具當作是理所當然的資源,而對於不熟悉這些工具操作的同儕,他們也自認為格格不入,似乎無法「融入」這樣的場域。
差異性來自於內化後的慣習(habitus),它在我們出生後便開始養成,直到生命的結束,都將影響我們的行為選擇,因為我們所謂的好惡分明都和我們生活所接觸的習以為常有關,就像在一開始學習英文時,有的人會建議先多聽英文,新聞英文、英文歌曲都可以,為的是把耳朵「聽軟」,讓自身不那麼排斥這個在日常對話裡不常出現的語言。我們通常都會對不常接觸的事物感到排斥,反感的原因來自於我們目前為止的生命經驗無法與之連結,而造成感知的衝突,自己與他人,自己與事物,他人與事物,當我們觀察到「不自然」的時候,便是差異性體現的時候。
在求學階段,經常是由成績來定義學生的表現,舉凡品行與成就,成績像是萬事通,把每個人的未來預知的一清二楚,經由學校這個特定場域所決定的結果,來自於老師們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氣息作為判斷的依據,可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也加速了學歷的貶值,在多方不平等的教育系統運作之下,人的價值更是朝向單一化的認定,學習成績不好的人,似乎成了社會發展最大的偏差值。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