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調品德,變成強調個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來越來越多大學,宣稱自己想要「非常野」、「有藍圖」、「定義未來」、「勇於探索」、「充滿好奇」的學生。我相信,這代表了臺灣社會,從品德文化到個性文化的轉變。

簡而言之,從前的品德文化,強調的是成熟、穩重、謙虛,刻苦耐勞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今的個性文化,強調的是創意、進取、主導,自我標榜或「跳出舒適圈,不要怕冒險」。

再往深了說,品德文化更偏好明確漸進的流程,所以習慣跟隨既有流程者,能夠更快熟悉潛規則、累積文化資本,從而獲得菁英群體的青睞;至於個性文化,則明顯偏好多方嘗試、從錯誤當中學習者,這比較容易產出新奇觀點,若能適當表達與展現,就能迅速吸引眾人目光。

跟隨流程或試錯改進,這兩種行動策略沒有誰對誰錯,在健康的社會或社群裡,兩種人都應該要有,最好還能相互合作。但由於許多因素,特定社會往往更偏好某一行動策略,譬如農業或前工業社會更偏好跟隨流程,而後工業或服務業社會更偏好試錯改進。

也就由於該策略的成功,它相應的人格特質,往往會成為主流價值。放到臺灣的教育改革上看,就是學習歷程逐漸壓過紙筆考試,創意進取逐漸壓過成熟穩重,各頂大校長的發言就是例證。

當然,有些人會說分數還是很重要,否則你根本沒機會進好大學。這一點基本沒錯,但我們也該注意到,分數越來越像是一種門檻,而非評價或排名的絕對標準,所以近年來才會一再出現「滿級分落榜」的新聞標題。更直白地說,分數的確是基本資格,但已漸漸不能讓人獨占鰲頭。

我認為,個性文化的趨勢不可逆,因為它根本上反映出的是,整個社會的「成功典範」已開始翻轉。譬如媒體更多地宣傳打破常規的創意精神,而非計較細節的職人精神。

而在翻轉過程中,許多共識與潛規則都得重新塑造,尤其當我們有了學習歷程制度,卻缺乏相應的習慣、思維與文化時,許多師生因此不知所措。這一適應過程注定讓人不太舒服,但在人生跑道上,先適應者可以超前別人很多步。

對此,一種常見評論是,學習歷程制加深了階級固化,階級流動將會越來越困難。我同意這一點,但更樂意指出,是整個政經體制與個性文化的作用,共同迫使階級流動不再,就算廢除學習歷程制,階級固化還是會持續加深。這個問題頗為複雜,只能先講到這邊。

最後附帶一個小測驗:在第一次玩某個遊戲時,無論是電腦的或桌上的,你會想要先找攻略或玩家心得來看,還是自己先試個幾次,看看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會先找攻略,代表你在面對新事物時,更希望有明確指引、取得公認成就;如果你會先玩再說,代表你更傾向於摸索試錯、找到獨特玩法。值得再說一次的是,這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只是適合的環境、職位與工作內容會有很大差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6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近年跨領域結合不同學科的主題式教學很夯,但有許多老師在嘗試後,認為效果似乎沒有想像中好,我猜原因或許出在於學生沒有足夠深入或廣度的知識去理解與延伸學習,這些與生活貼近的主題似乎很實用,上起課來也很有趣,但是當學生沒有能力進一步深入探索或舉一反三的去思考,這些生動的主題式學習容易流於太過簡單,只知其然
Thumbnail
#何謂品位 #這是「好品味」被視為必備技能的時代
Thumbnail
#何謂品位 #這是「好品味」被視為必備技能的時代
Thumbnail
既然你想和我一起思考,那你的思考就得讓我看得見,那你就得講出來或寫出來。
Thumbnail
既然你想和我一起思考,那你的思考就得讓我看得見,那你就得講出來或寫出來。
Thumbnail
做学问的多半顺序就反了,他们觉得: 努力→阅读→理解→得到知识→获取体面
Thumbnail
做学问的多半顺序就反了,他们觉得: 努力→阅读→理解→得到知识→获取体面
Thumbnail
記得在民國六○年代,有一年大專聯考的作文題目是「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題旨大概是強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草偃」說明在上位者當典範的重要性。 可是這些年來,國內的政情與社會氛圍,不禁讓我們担心,雖然南方朔說得有道理:「一個人的決定有可能替台灣帶來更可怕的黑暗,一個人的決定,也有可
Thumbnail
記得在民國六○年代,有一年大專聯考的作文題目是「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題旨大概是強調「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草偃」說明在上位者當典範的重要性。 可是這些年來,國內的政情與社會氛圍,不禁讓我們担心,雖然南方朔說得有道理:「一個人的決定有可能替台灣帶來更可怕的黑暗,一個人的決定,也有可
Thumbnail
在第一次玩某遊戲時,會先找攻略來看,還是自己先試個幾次?
Thumbnail
在第一次玩某遊戲時,會先找攻略來看,還是自己先試個幾次?
Thumbnail
人生要活成什麼樣子,跟文化脫離不了關係,『文化』淺移默化的存在我們走路的步伐、呼吸的節奏、說話的音調、飲食的習慣之中。這些文化的存在終究要帶我們前往某個地方,只是未深探究的我們並未知道要去向何處。
Thumbnail
人生要活成什麼樣子,跟文化脫離不了關係,『文化』淺移默化的存在我們走路的步伐、呼吸的節奏、說話的音調、飲食的習慣之中。這些文化的存在終究要帶我們前往某個地方,只是未深探究的我們並未知道要去向何處。
Thumbnail
先塑造衝突點或極端對比,加入你的性格特質,再說明它如何推動正向轉變。
Thumbnail
先塑造衝突點或極端對比,加入你的性格特質,再說明它如何推動正向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