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到底可不可以看Youtub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常常看到餐廳裡面有父母帶著還未就學的孩子,一邊用餐一邊看著手機小小的螢幕,我內心非常的不屑,為什麼不讓他自已用餐?爸媽真是失職,只想用簡單的方式來解決教養問題吧。女兒快要滿兩歲了,我想我現在有資格再次回答這個難題一以一個自認為重視教育的爸爸而言。
我小時候非常喜歡打電腦遊戲,家裡的規定是表現好的話,可以玩一個小時。我太喜歡玩各種電玩,當時玩的是各種單機遊戲,像是風雲、用模擬器玩的神奇寶貝、世紀帝國還有魔獸爭霸3,玩遊戲讓我很熱血,有時候我半夜還會不睡起來打。
我女兒在看cocomelon和superJoJo的時候,給了我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她很開心,但是每次吃飯都要這樣看,而且看的時候面無表情,真的太可怕了。每次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面無表情,這樣真的好嗎?
就我的觀察,青少年時期到大學這一個階段,我們很需要使用很多的3C產品,不管是寫作業、查資料、還是看看臉書上面有什麼動態,在我這一輩可能是用臉書,上一輩可能用的是電話,甚至是公用電話。但是在我們的下一代可能最廣泛的卻是蘋果或三星的手機。
我的孩子和我不一樣,小時候就有了這個可以學習,可以聯絡重要事情、可以創作、也可以拿來娛樂的工具,我還是覺得是一件好事,但我可能會作出一些限制:
(1)手機或平板應該是讓孩子拿來學習、訓練、創作的工具。重覆觀看一樣的影片(就像我們這些大人這樣!)很浪費時間沒有意義,除非確定是拿來學習或背誦。
(2)不應該拿來交朋友或經營自己的社群,在這個年紀應該要多多的和父母交流(家庭教育),學習母語、學習做家事、練習看父母的眼色⋯等到她的年紀大了,可以考慮開放給她。
(3)如果必須讓她使用很長一段時間,父母必須在一旁監督,除了管控使用的時間之外,不能把孩子完全都丟給數位保姆,還是要把孩子顧好啦。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4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約是四年前從STEAM入坑了文明帝國5, 我還記得當初第一個上手的文明是暹羅, 當時是不允許大量鋪城的, 也就是海一堆城市出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這樣做會讓城市居民不開心,俗稱的紅臉...但是暹羅好像可以維持人民的快樂度, 所以可以快樂鋪城...然後我就一直玩, 也把我朋友拉進來玩了一天...他們
聽說這是一間湘菜店。常常經過看到溫暖的橙色系和巨大的人臉裝飾,感覺很有溫馨的氣氛,也期待優質的餐點。 菜單看上去價格不貴,約莫在兩百到三百出頭,加上菜色看起來都十分誘人,有3.5杯雞、霸王甘蔗蝦、無敵豆酥嫩魚、薑絲大腸、胡椒蝦、剝皮辣椒雞湯等。菜色都很下飯,看起來是所有下飯的菜色都在這裡了!
大約是四年前從STEAM入坑了文明帝國5, 我還記得當初第一個上手的文明是暹羅, 當時是不允許大量鋪城的, 也就是海一堆城市出來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這樣做會讓城市居民不開心,俗稱的紅臉...但是暹羅好像可以維持人民的快樂度, 所以可以快樂鋪城...然後我就一直玩, 也把我朋友拉進來玩了一天...他們
聽說這是一間湘菜店。常常經過看到溫暖的橙色系和巨大的人臉裝飾,感覺很有溫馨的氣氛,也期待優質的餐點。 菜單看上去價格不貴,約莫在兩百到三百出頭,加上菜色看起來都十分誘人,有3.5杯雞、霸王甘蔗蝦、無敵豆酥嫩魚、薑絲大腸、胡椒蝦、剝皮辣椒雞湯等。菜色都很下飯,看起來是所有下飯的菜色都在這裡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家女孩兒真的是一個好奇寶寶 常常吃飯吃到一半 就被其他新奇(對他來說啦)的東東吸引過去了 怎麼叫都不會再繼續吃飯了…   更麻煩的是,他下午會待在奶奶家 有時候隨手一包餅乾吃下去 晚餐回家就說吃不下 要不然就是我家懶惰寶貝真的不太愛動 (這點可能遺傳到媽媽… 活動量不高就也食慾不高、
Thumbnail
新手爸媽有了寶寶後,第一個難題就來了, 簡單的寶寶衣服,原來有這麼多種款式!? 紗布衣/包屁衣/蝴蝶衣/開襟式/圓領式,怎麼挑?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中體能水準對整體工作表現的影響,指出紀律較差的人對團隊表現的影響力最大。此外,文章提及到在工作中感到挫敗時,必須對所做的事情感到著迷,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我今天帶點兒散步的時候聽到了一對母女奇妙的對話。 女孩大約應該10歲左右,坐在行李箱上被媽媽推行著前進,經過我跟點兒身邊的時候,我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都是因為你喜歡搭地鐵,媽媽才沒有打車,跟你一起走去坐地鐵... 我沒有聽到女孩有沒有回覆,但我之後又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媽媽對你這麼好,那你以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我家女孩兒真的是一個好奇寶寶 常常吃飯吃到一半 就被其他新奇(對他來說啦)的東東吸引過去了 怎麼叫都不會再繼續吃飯了…   更麻煩的是,他下午會待在奶奶家 有時候隨手一包餅乾吃下去 晚餐回家就說吃不下 要不然就是我家懶惰寶貝真的不太愛動 (這點可能遺傳到媽媽… 活動量不高就也食慾不高、
Thumbnail
新手爸媽有了寶寶後,第一個難題就來了, 簡單的寶寶衣服,原來有這麼多種款式!? 紗布衣/包屁衣/蝴蝶衣/開襟式/圓領式,怎麼挑?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父母而言,是否應該讓小孩子使用手機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議題。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給孩子用手機的教養心得,並探討了贊同給孩子手機的理由,以及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手機成癮的方法。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無意間在某個醫生回覆了一則“不要看那些所謂的嬰兒睡眠專家建議”,沒想到得到幾十個網路媽媽的按讚,讓我知道,原來曾經在新手媽媽時期被一堆育嬰建議搞到焦慮的我並不孤單。 臉書原文是某醫生轉發新生媽媽私訊他2個月大的嬰兒無法睡16小時一事,我則回了(以下簡略重點): 少去看什麼自稱是嬰兒睡眠專家卻
Thumbnail
/手機成癮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他還不會生活而已\ 在短影音裡面,看到一個小朋友叫她姑姑別再看手機了。 姑姑說:「不看手機,那要做什麼?」 小朋友:「帶我去遊樂園啊。」 對話短短的,卻讓我覺得熟悉,也想起蠻多事。 手機成癮。役於物。役於人⋯⋯ 3C產品讓生活更便利;可若人與物品的「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團隊中體能水準對整體工作表現的影響,指出紀律較差的人對團隊表現的影響力最大。此外,文章提及到在工作中感到挫敗時,必須對所做的事情感到著迷,才能逃脫被影響的結果。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控制孩子自己是否能睡著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生理上並沒有這些睡眠時數的需求,孩子不可能會睡,孩子若是生理上沒有休息的需求,他會在床裡醒著不睡,所以我們身為照顧者,做的只是給予孩子醫學科學上建議的嬰幼兒睡眠時數,給予孩子理解睡覺時間是睡覺時間的機會,並且如實的觀察,觀察孩子是否是需要這些睡眠的。
Thumbnail
我今天帶點兒散步的時候聽到了一對母女奇妙的對話。 女孩大約應該10歲左右,坐在行李箱上被媽媽推行著前進,經過我跟點兒身邊的時候,我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都是因為你喜歡搭地鐵,媽媽才沒有打車,跟你一起走去坐地鐵... 我沒有聽到女孩有沒有回覆,但我之後又聽到媽媽跟女孩說:你看媽媽對你這麼好,那你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