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看蒼藍鴿與愛莉莎莎紛爭的言外論:在專業進入民眾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我發在個人臉書的,但因為實在太久沒寫文,想說都打那麼多字,不如貼來這吧。

鄰居養的狗

鄰居養的狗


蒼藍鴿涉足的領域其實不止youtube,他也是去年加入方格子的作家,文章方向理所當然是走醫學與衛健知識,而且文字較輕鬆易懂。


我為什麼要提這個?

今天轉研究生文章的朋友很多,來自各種領域的都有,也都各自具備該領域的專業性;在研究生一文我看到一個點,是好幾年前曾也有人討論「該如何把學術文字轉換成一般人容易理解的內容」,而該文很快就提出為何這種轉換不容易:

有些概念你不套專業名詞,真的很難解釋。

專業人士與一般民眾之間為什麼在許多議題上很難達成共識,最大的原因其實在於前者理解「問題」,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後者才聽得懂;後者不理解問題,他們不是接觸過該領域的人士,甚至連業餘都稱不上,因此更別說要求他們對問題熟悉。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前者遇上後者,就會變成一邊講意識型態講形成脈絡講得很開心,一邊根本不懂什麼型態什麼脈絡,我還趕著去買菜還是不要理你這神經病好-—


用學術論述習慣去解釋問題,通常是為了表達精確。然而,卻也忽略了說話對象的「角色」,以及他們對「名詞的理解」不一樣或者不熟悉,只能憑藉猜測來理解,往往又理解錯誤;結果到頭來,你還要回頭去解釋名詞意義,然後再回頭接續話題,可是通常這時候對方已經聽不下去,因為「他已經聽你講太多,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處理的東西了」。

這就是我要說的:

當你們試圖在論述,你們使用那些專業性用語或者觀念,你有設想好這種用詞呈現「對方聽得懂嗎?」如果否,那其實根本是白忙一場。

這其實就是溝通。你要談問題,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但,你談的誠意,情緒,心態,都會決定你的文字或口語呈現的模樣。你要思考好你的論述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客群,你要意識到你面對的不是平常會跟你打筆戰、辯論哲學社會學政治學的研究生朋友,然後試著調整語氣與用詞,永遠要想好「不然我換個方式講」而且確實是好理解又好懂的敘述模組。如此,當你再次對話,你面對的聽眾,才能感受到「啊,原來他是要告訴我這些」的誠意。


從以前到現在,我實在看過太多把讀者或對話者當笨蛋的人。以往這些人總是把問題歸咎在「對象的閱讀能力不夠」,卻忽略只有你們才是常常窩在學術世界的「少數」,而其他人則是不同領域的人士,他們根本無暇或者沒有特別契機應該要去認識你們口中的「專業」。

不論是講者也好,聽眾也好,我認為在講道理上沒有誰對誰錯。然而,講的方法與態度,絕對有適當與不適當的區別。

事實上蒼藍鴿會跨足影音與文字,我認為他應該就是在嘗試突破專業的侷限,讓醫生的知識不只能在診間發揮而已。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事件,蒼藍鴿能得到支持。因為愛莉莎莎所犯的錯,正好切中他進入其他領域創作的目的,而且表達上也沒有刻意展現專業的高傲,而是用誠懇的語言來對非專業人士好好談論專業。


從去年開始沈默觀察到現在,我得出一個可以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想讓更多人知道你們的理念與認同價值,不仿試著跳出在專業的習慣,學習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說話。(加入方格子創作就是個好主意)

還有,如果日常幹話就算了。但如果真的是想對話的場合,那請給彼此一點耐心。

我真心覺得當前很多人的焦慮源已經夠多了,人生還是請給彼此多一點鼓勵與行動的機會,讓大家能在關注問題的同時從付出得到成就感吧。


〈關於Moonrogu〉

嗨,我是Moonrogu!一位奇幻小說家,你可以叫我村長。從2018年加入方格子並持續寫作至今,已累積數百篇極短篇小說創作以及三篇長篇奇幻小說的連載;而除了小說,我也寫我的寫作觀點,並發展成付費專題「奇幻寫作事」。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透過追蹤、訂閱,隨時follow最新的文章資訊!另外,誠摯邀請加入vocus Premium,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創作!

FB粉專-Moonrogu的奇幻村莊 噗浪Plurk-Mokayish

經營出版專題:

拍手五下,輕鬆支持我繼續創作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8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2/10
2025/02/10
2024/12/29
2024,感謝有各位的支持!
Thumbnail
2024/12/29
2024,感謝有各位的支持!
Thumbnail
2024/11/19
10/23這天,我因為身體因素住院。 起初,我以為身體只是出了點「小問題」,所以內心只想著,希望可以趕快把這個問題處理乾淨。 可是在10/23的隔天,我做了電腦斷層後,意外發現小腸部分似乎有異狀。醫生很擔心的說,他們不清楚那團腫塊究竟是什麼。 那天,我跟我媽手握著手,為這不確定的可能性哭著。
Thumbnail
2024/11/19
10/23這天,我因為身體因素住院。 起初,我以為身體只是出了點「小問題」,所以內心只想著,希望可以趕快把這個問題處理乾淨。 可是在10/23的隔天,我做了電腦斷層後,意外發現小腸部分似乎有異狀。醫生很擔心的說,他們不清楚那團腫塊究竟是什麼。 那天,我跟我媽手握著手,為這不確定的可能性哭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我從小到大滿常思考的問題, 從一開始不被理解的失落到意識到對話落差的挫折、 再到找不到改善方向的憤怒, 再到針對不同人調整說話方式與內容的從容才終於找到一個方向。 但我最近發現這個方式在我不清楚對話對象是誰的時候不是很好用。 「我發現你的圖跟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要繞一圈才看得懂」朋友這麼
Thumbnail
這是我從小到大滿常思考的問題, 從一開始不被理解的失落到意識到對話落差的挫折、 再到找不到改善方向的憤怒, 再到針對不同人調整說話方式與內容的從容才終於找到一個方向。 但我最近發現這個方式在我不清楚對話對象是誰的時候不是很好用。 「我發現你的圖跟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要繞一圈才看得懂」朋友這麼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我有個同事A,見面講話跟在line上打字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因為文字見不到表情,總是會覺得對方有點嚴肅、有點兇,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說錯話惹他不高興。 像是前陣子在活動上,我們熱烈的討論著午餐要吃當地知名臭豆腐,同事A卻在群組上說「不是來玩的」。 當下收到訊息其實有點嚇到,心想,我們只是想要好好吃頓飯,也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8.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在上【邏輯表達課】時,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別人都聽不懂我說的話?」 我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總是希望能被身邊的人認同、喜歡。 但在那之前,要先讓人聽懂。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8.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在上【邏輯表達課】時,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別人都聽不懂我說的話?」 我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總是希望能被身邊的人認同、喜歡。 但在那之前,要先讓人聽懂。
Thumbnail
從名偵探柯南的麻醉手錶到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早餐店奶茶(地表最強瀉藥)到這次疫苗該怎麼打?Podcast《創作者說》專訪知識型 YouTube 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一起學習趣味醫學知識!
Thumbnail
從名偵探柯南的麻醉手錶到韓劇《浪漫醫生金師傅》;從早餐店奶茶(地表最強瀉藥)到這次疫苗該怎麼打?Podcast《創作者說》專訪知識型 YouTube 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一起學習趣味醫學知識!
Thumbnail
(編註:這是一篇寫於 2021年2月12日,於《研究生》臉書發表的文章)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Thumbnail
(編註:這是一篇寫於 2021年2月12日,於《研究生》臉書發表的文章)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Thumbnail
暫且不論肝膽排石是否有效,要知道人們只相信他們想相信的。 在資訊爆炸,真假新聞難分的時代,能描繪一個美好未來並讓人們產生共鳴的人絕對能坐擁江山。 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
Thumbnail
暫且不論肝膽排石是否有效,要知道人們只相信他們想相信的。 在資訊爆炸,真假新聞難分的時代,能描繪一個美好未來並讓人們產生共鳴的人絕對能坐擁江山。 你相信什麼,你就是什麼。
Thumbnail
肝膽排石法事件炎上反思,為什麼專業人士不愛說「人」話?
Thumbnail
肝膽排石法事件炎上反思,為什麼專業人士不愛說「人」話?
Thumbnail
然而,卻也忽略了說話對象的「角色」,以及他們對「名詞的理解」不一樣或者不熟悉,只能憑藉猜測來理解,往往又理解錯誤;結果到頭來,你還要回頭去解釋名詞意義,然後再回頭接續話題,可是通常這時候對方已經聽不下去,因為「他已經聽你講太多,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處理的東西了」。
Thumbnail
然而,卻也忽略了說話對象的「角色」,以及他們對「名詞的理解」不一樣或者不熟悉,只能憑藉猜測來理解,往往又理解錯誤;結果到頭來,你還要回頭去解釋名詞意義,然後再回頭接續話題,可是通常這時候對方已經聽不下去,因為「他已經聽你講太多,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處理的東西了」。
Thumbnail
今早看到「愛莉莎莎與蒼藍鴿」的新聞,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Thumbnail
今早看到「愛莉莎莎與蒼藍鴿」的新聞,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Thumbnail
換作是我會怎麼寫?改寫與文案寫作解析 刻意讓事件平息幾天才發這篇文,也沒有刻意在其他公開平台分享,這件事能談論的議題很廣,各方論點也夠多了,不想增添負面聲浪,那不是我的本意,因為我想討論的是關於文案的事。 我常說 擁有世界觀、視野有多廣,從來不是去過多少國家,踏過幾個飛機場,而是對文化...
Thumbnail
換作是我會怎麼寫?改寫與文案寫作解析 刻意讓事件平息幾天才發這篇文,也沒有刻意在其他公開平台分享,這件事能談論的議題很廣,各方論點也夠多了,不想增添負面聲浪,那不是我的本意,因為我想討論的是關於文案的事。 我常說 擁有世界觀、視野有多廣,從來不是去過多少國家,踏過幾個飛機場,而是對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