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年度散文選閱讀指南:《九歌109年散文選》(下)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By 歪編/張國勳
接續我們上篇年度散文選的閱讀指南,可以知道這本書編者的位置極其重要,就算不一定會購入書籍,但每年九歌年度選系列出版時,都會激起一波文學愛好者的引頸期盼,想要看看今年的編者是誰、他選擇的標準與篇目又會是什麼。
今年的編者黃麗群同樣也是一線名家,但如果你還是有點「霧煞煞」,她有另外一個身分,就是今年初引起社群瘋狂討論的學測作文「冰箱題」的事主之一──那篇〈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就是出自我們的麗群(?)之手。
黃麗群文思慧詰,她的文章多書寫日常生活中的不尋常處,一出手總切中要害,用字遣詞雕琢但不生澀,能在文字幽微處令人發笑同時引人深思。我頭一次對「黃麗群」這個名字留下印象,是在〈夏天的四段式〉裡她寫了為身體著想,夏天時面對冰啤酒的「To 冰 or not to 冰」,令人覺得幽默又難以反駁。她是這樣說的:
吃中藥不能飲酒。也不能吃生冷,不能吃冰。特別是冰。每次站在超級市場裝了啤酒與冰淇淋的雪櫃前,我自己就代替那些健康報導先恐嚇起我自己了,躊躇不前,「To 冰 or not to 冰」。
接著她細思極恐轉念一想這種「不吃冰就百病不侵」的說法,近似乎宗教信仰,吃了冰的東西照樣可能引來感冒與身體不適:「不吃冰不喝酒就百病不生嗎?這當然是個『信耶穌得永生』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式的說法。但最起碼,它讓我們有些指望,又是那麼簡單的終南捷徑」,隨後旋即打開冰箱拿了杯冰啤酒倒在玻璃瓶裡,鏗鏗鏘鏘繼續喝了下去。
黃麗群這樣聰慧的書寫者,在今年的年度散文選裡頭極有野心,試著回應一個複雜難解的問題:「散文能不能虛構?」。不只是因為2020年被爆出有創作者以虛構散文獲獎無數的事件,而是回答這個問題,勢必等同回答了「到底什麼是散文」關乎於散文書寫技藝的問題。
《九歌109年度散文選》書影

年度文學大事?虛構的散文

「散文究竟是否能夠虛構」的爭論並非起於2020年,早在2012年左右就已有文學創作者開始爭論不休。去年是在PTT上有人整理出某位得了無數文學獎的創作者,他的父親一下子是馬祖漁民、鳳山打鐵匠,一會兒又開麵店或金紙行。這位創作者不僅父祖輩的職業身分經常更換,得獎作品也是極其相似的模式與結構,才再度引發「散文/寫作究竟是否必定真實」的爭論。
至於「虛構散文」的討論,在更早以前便是得了聯合報散文首獎的楊邦尼〈毒藥〉,及其所引發的討論:
楊邦尼〈毒藥〉以一個性少數HIV感染者的角度,書寫了少數中的少數(同性戀+染病),心裡頭的掙扎與糾結。這篇散文處理了「毒/藥」的辯證以及與疾病相處的過程。毒是HIV的毒、不可見光的毒,可自己也想不清究竟何時染病;藥是按時吞下的藥,壓抑體內的病毒,如世界壓抑染病的人、染病者對他人藏匿自己的病症。
然而吃下的藥也是「毒」,西醫以毒攻毒,藥也會帶來副作用。HIV定時服下的藥亦敵亦友,幫助他對抗病毒,但副作用強烈到服下後15分鐘內會讓他雙手麻痹、凍僵,只能癱軟在床上等待藥效過去,同時還得隱瞞同住的家人。
楊邦尼這篇〈毒藥〉其實寫得極好,觸及個人得病的掙扎、病的隱匿與污名層次,讀來的感覺似乎也非常「真實」、容易引起共鳴。但爭論點在於文學獎的評審過程裡,投稿者向來是匿名處理,因此評審可能因為對議題的共感,加上書寫的口吻、情感,給予他極度高的評價。然而在公布作者是楊邦尼後,據評審鍾怡雯事後求證,楊邦尼並未是感染者。在散文幾乎等同於作者親身經驗的默契下,這篇〈毒藥〉虛構了感染者的身分,讓鍾怡雯認為有操作弱勢議題與身分的嫌疑。

虛構散文的爭議:規避書寫技藝

除了因為PTT上爆出事件外,「散文能否虛構」依舊懸而未決.所以黃麗群才會在這次的編者序裡試著回應這個問題。她認為如果「散文絕對不能虛構」,那麼便意味著散文寫作最重要的不是技藝而是對自身經驗的「自剖」,以及沒有足夠特殊的生命經驗,寫作者就勢必輸在散文的起跑點上。「不能虛構」等同於將這個文類變為競逐個人經驗的比賽,削減了作者在藝術創作中「把玩材料」的層次。
然而黃麗群也並非認為寫作散文就是可以大掰特掰,在目前普遍認為散文是較為貼近作者生命經驗的文類下,她說虛構重大身世或事件是「跳過散文『說服』與『建立現實感』的技藝,直接挪用散文文類的默契作為保護罩」。所以對黃麗群來講,虛構的問題並非來自道德,而是一名工匠對工法的規避。
但在這裡還是必須強調一下,黃麗群提到的虛構「重大」身世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字,因為散文某種程度上還是虛構的作品,它絕對無法完全反映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8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文學濾鏡看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是如何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青春的呢?鯨向海《A夢》是這樣一本關於成長與童年的書。這本詩集以成人姿態回頭望向那些膠原蛋白極度活躍的日子。成長不是一蹴可就,但往往是在某個時間點抬頭一看,才驚覺早已不再青春張狂。
炮火隆隆焦土還冒著熱氣,遍地是受傷流血的身軀,如果有希望,寄託在領軍終結戰事的英雄身上。然而,在《安妮日記》這樣的「個人」回憶裡,戰爭的「轟炸」或許只是從微小地方開始,感受到生活出現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無法回復,然後意識到,翻天覆地的破壞。個人的生命歷程被中斷,先於國家,先於時代。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歲末年終總是個適合回顧的時刻。「《鼠疫》x《堅果殼》x《流水帳》x《直到路的盡頭》x《走河》」五本書的推薦與介紹,帶你走進愛書人的年末儀式:藉由閱讀回顧一年走過的路。我們看見困局,也能來趟心靈上的「出走」。疫情年代既然走不出去,就一起在文字世界裡當個時空旅人吧!
12月是個回顧的月分,金馬有劉冠廷宇宙,盧廣仲有他自己的金鐘、金馬、金曲宇宙──想知道三金得主盧廣仲,電視劇《花甲男孩》裡的鄭家為何開頭就是喪禮+婚禮嗎?這得可要跟他的原著小說《花甲男孩》往往以「死亡」、缺席迎來團聚有關。〈刻在〉、〈魚仔〉聽不夠,今天就來回顧《花甲男孩》怎麼煉成劇裡喜與悲的交雜吧。
你,是如何發現自己已經「長大」、不再青春的呢?鯨向海《A夢》是這樣一本關於成長與童年的書。這本詩集以成人姿態回頭望向那些膠原蛋白極度活躍的日子。成長不是一蹴可就,但往往是在某個時間點抬頭一看,才驚覺早已不再青春張狂。
炮火隆隆焦土還冒著熱氣,遍地是受傷流血的身軀,如果有希望,寄託在領軍終結戰事的英雄身上。然而,在《安妮日記》這樣的「個人」回憶裡,戰爭的「轟炸」或許只是從微小地方開始,感受到生活出現裂痕,日常的秩序好像再也無法回復,然後意識到,翻天覆地的破壞。個人的生命歷程被中斷,先於國家,先於時代。
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歲末年終總是個適合回顧的時刻。「《鼠疫》x《堅果殼》x《流水帳》x《直到路的盡頭》x《走河》」五本書的推薦與介紹,帶你走進愛書人的年末儀式:藉由閱讀回顧一年走過的路。我們看見困局,也能來趟心靈上的「出走」。疫情年代既然走不出去,就一起在文字世界裡當個時空旅人吧!
12月是個回顧的月分,金馬有劉冠廷宇宙,盧廣仲有他自己的金鐘、金馬、金曲宇宙──想知道三金得主盧廣仲,電視劇《花甲男孩》裡的鄭家為何開頭就是喪禮+婚禮嗎?這得可要跟他的原著小說《花甲男孩》往往以「死亡」、缺席迎來團聚有關。〈刻在〉、〈魚仔〉聽不夠,今天就來回顧《花甲男孩》怎麼煉成劇裡喜與悲的交雜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然而我同時發現,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守則、公式、定理給化約得一絲不掛,而你我毫無所覺。科學上使用歸納法可能是劃時代的突破,但在人生裡歸納法往往使狀況看起來單純到可惡。同時可惡得讓你沒法真正解決。」
Thumbnail
「大敘述老要說服人信仰生命的壯美強悍;說服我們生活的小孔與真正殘缺相較原不值一哂。但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說法洩露出一種束手無策,而他者的破損也不等同自己的完整。」
Thumbnail
這部作品是金英夏於1996年所創作,也是他最早獲得文學獎,並且受到國際矚目的長篇小說,探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到底屬於誰?比如一個人抽菸、吸毒、酗酒,看似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但難道每個人不能自由選擇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嗎? 基於這樣的思維,金英夏在這部長篇小說中設計了「自殺嚮導」的小說創作者角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Thumbnail
針與系是由小川系所創作的散文集,書中的第二章是講述作者母親與冰淇淋之間的故事。作者透過柏林吃冰淇淋開頭,暗示著吃冰淇淋是一件令人感到滿足且幸福的事,接著話鋒一轉來到了母親臨終的畫面,輕快的氛圍,突然變得沉重悲傷。文章中融合作者的個人故事與對母親的感悟,讓讀者在冷冰淇淋的故事中,感受到濃鬱而強烈的情感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然而我同時發現,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守則、公式、定理給化約得一絲不掛,而你我毫無所覺。科學上使用歸納法可能是劃時代的突破,但在人生裡歸納法往往使狀況看起來單純到可惡。同時可惡得讓你沒法真正解決。」
Thumbnail
「大敘述老要說服人信仰生命的壯美強悍;說服我們生活的小孔與真正殘缺相較原不值一哂。但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說法洩露出一種束手無策,而他者的破損也不等同自己的完整。」
Thumbnail
這部作品是金英夏於1996年所創作,也是他最早獲得文學獎,並且受到國際矚目的長篇小說,探討的是一個人的生命到底屬於誰?比如一個人抽菸、吸毒、酗酒,看似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但難道每個人不能自由選擇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嗎? 基於這樣的思維,金英夏在這部長篇小說中設計了「自殺嚮導」的小說創作者角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Thumbnail
針與系是由小川系所創作的散文集,書中的第二章是講述作者母親與冰淇淋之間的故事。作者透過柏林吃冰淇淋開頭,暗示著吃冰淇淋是一件令人感到滿足且幸福的事,接著話鋒一轉來到了母親臨終的畫面,輕快的氛圍,突然變得沉重悲傷。文章中融合作者的個人故事與對母親的感悟,讓讀者在冷冰淇淋的故事中,感受到濃鬱而強烈的情感
「什麼是好的散文?這個問題有簡單的答案與複雜的答案。」——〈散文課〉周芬伶。 對散文的啟蒙,是林奕含的〈石頭之愛〉與〈在好久好久以前〉。高中初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尤其被書裡刻意誤用而精確的字詞、細節到掐出血色的描述、表面無關但並置精準的比喻等手法所折服,與其他我還沒能力說明的元素。 成癮的原
Thumbnail
        小說改編自台灣真實案件──陳高連葉毒童案。 「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要亂吃」這句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單純是關心,更來自該案件帶給台灣人刻骨銘心的恐懼。畢竟,誰知道平常的好鄰居給的糖果竟然摻有劇毒。 心理學教授月雪必須在陳林淑芬被處死之前與她會面,研究出到底是什麼心理因素使她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