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英文寫作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常被告誡沒事不要亂用被動句,老師是不是總苦口婆心的叮嚀若是沒有特殊的理由,用主動句型來表達會比較自然通順?
但是在學習日文的時候,是不是又發現日文有大量像是「雨に降られた」「子供に泣かれた」這種很難直接翻譯的特殊被動句,可是在日文語境裡不僅使用上完全沒有造成問題,甚至聽起來還比較道地?
這樣的差異或許時常被解釋成只是「規則」上的不同,不過仔細一點看,這樣的差異,可能反映出了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對於同一個事件所「關注」的面向其實大有不同。
一篇有趣的研究(伊藤,2020)發現,當小孩被要求隨意描述同一張有兩個角色參與的事件圖卡時,使用英語母語的小孩有很高的機率把焦點放在「做出行動」的角色,他們會說出像是:「車子」,「有車子」,「車子撞人」之類的句子。
車撞到人?還是人被車撞?どっち?(截圖自伊藤,2020)
而使用日文母語的小孩則不同,他們的切入點因情境而異,雖然有的時候會和英文母語的小孩一樣選擇把焦點放在動作的發生點(車),有時會焦點放在被動作影響的對象(人),會說出像是:「人」,「有人」,「人被車撞」這樣的句子。
透過分析小孩所說出的語句內容也可以進一步發現:以日文為母語的幼兒隨著年齡增長,會偏好基於「事件角色的共感程度」來決定描述事件的焦點,而以英文為母語的幼兒始終保持以「事件起點」作為事件描述的重心。
從這些小孩身上觀察到的「焦點」上的不同,似乎很能呼應一開始提到日文與英文對於被動句型接受程度上的南轅北轍。
那麼,這種習慣差異的背後是不是又有什麼道理呢?
我們可以試著透過日英文在語句中「視角」上的不同來得到解釋。
ここはどこ?
Where am I?
從以上的例句可以發現,相較於英文,日在語句當中所描繪的「事件」常常是某個角色眼中出發所看到的「第一人稱」視角(濱田 英人,2012),因此語句中主角常常會失蹤,不只是因為已經預設了一個「存在於現場的觀察者」,也因為透過自己眼中的世界出發很難描述自身的存在。
而英文的表達則是像是靈魂出竅,用從上而下用俯瞰全場的角度來觀看包括自己的所有的角色(濱田 英人,2012),因此在句子當中所有的登場角色一個都不能少,否則會造成缺席的誤解。
這樣的使用習慣很可能造成日文在記述每一個情境的時候,都需要先決定從「誰」的角度來描述事件,提供了選擇較有共感的對象作為記述焦點的動機。
可能也是因為這個理由,日文也才會產生像是「子供に泣かれた」這種將關注的焦點極端投射到被害人的角度的語句,這樣的語句稱為「受害的被動(迷惑の受け身)」,是其他語言當中少有的句型
像這樣透過語言學的觀察來幫助我們了解不同語言所預設的「世界觀」,就可以使得語言學起來更有效率,使用起來也更加有趣。
引用文章:
- 伊藤 創(2020)学会発表,日本認知科学会(37):幼児の事態「描写」・「把握」の型の獲得時期について ―日本語・英語を母語とする幼児に焦点をあてて―
- 濱田 英人(2012)文化と言語 : 札幌大学外国語学部紀要,vol.76, pp.69-92,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