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浮生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3月23日,No. 82,一切都是浮生幻影

先拋下一切你國中學的理化課,試想自己是中古世紀、尚未接觸現代物理與天文學的人類。

不管你的職業、宗教、日常起居,只要你不是全盲,日出日落應該是你的人生經驗之一,而且再真實不過。

白天,動的是太陽;晚上,物換星移。沒有一絲跡象顯示,動的是我們生存的地球,其他發光的天體,都是不動的——他動我不動,這是「現實」。

結果有個人跑來大肆宣揚,大家都錯了,其實是我們地球在動,太陽與星辰沒有在動啊!

你會想,這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這是先知的宿命,也就是先知跟傻子與瘋子,往往只有一線之隔。

因此,每當聽到極其荒謬的理論,我都恐懼,害怕我自己正迫害另一個哥白尼或伽利略。有別於每日猜招常常抨擊的政治神棍與商業騙子,這些理論往往沒有嚴重的邏輯缺陷,只是不能證偽,同時提出的人也不因你相信而受益,所以更像傳教士、信眾。

回到今天的金句,不完全跟今天的重點相關,只是也沒找到愛因斯坦的原始出處,不過可算是我2020年腦洞大開的觀點。

至於這個觀點是瘋子還是先知,就留給各位自己判斷——我看到創業家Rizwan Virk的 #模擬假說(The Simulation Hypothesis),但這理論並非他獨創,只是這本書引用愛因斯坦這句話。然而書的副標題冠上MIT電腦科學家其實有些誤導,畢竟他雖然是科技創投的創業人士,也擁有MIT電腦科學的學士學位、也擔任MIT的遊戲實驗室主持人(founder and director,但是看介紹並非全職的職位,而且比較像從事募款與創投工作),但這樣學經歷與一般想像的電腦科學家有不小落差。

即使如此,這本書依然很有趣味,以電腦科學、宗教、歷史的類比,告訴你這個世界是虛擬的。一切我們現今科學不能解釋的問題,就是電腦bug;一切真實的感受,都是超高科技的Augmented reality (AR)與Virtual reality (VR),如同夢境中你無法分辨真假;同時結合佛教的概念,推出一切如浮生幻影的理論

這樣的一樣的理論,因為不可證偽,所以稱不上科學,但是你可以作為信念或價值觀,或純粹當作小說欣賞。作為價值觀,並不是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假的,所以你要放棄人生。

相反的,正因為沒有真實與虛擬的差異(或說無法判斷),一切都是在心中的感受與體驗,你更應該勇敢冒險,完成心中的夢。

另一個相信這個假說的瘋子/先知,是Elon Musk。你覺得他們是瘋子,還是先知呢?

我們明天見!

#dailymrps #mrps20210323 #每日猜招 #佛教 #虛擬 #錯覺 #現實 #simulati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r PS 猜招先生的沙龍
25會員
272內容數
2021年,每天精選一句、一個概念、一個心得,連結你與我,連結過去與今天,一起猜人生。
2021/09/29
各位來自方格子的有緣人, 我要離開方格子了,這邊的每日猜招十月起停更。 老實說有點感傷,特別是有幾位讀者默默關注 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你們的反饋本身, 就賦予我創作生產的意義——連結人與人的生命。 透過這些連結,其實你認識我的程度,已經勝過許多現實中的親友。 後會有期,有緣再見。
Thumbnail
2021/09/29
各位來自方格子的有緣人, 我要離開方格子了,這邊的每日猜招十月起停更。 老實說有點感傷,特別是有幾位讀者默默關注 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你們的反饋本身, 就賦予我創作生產的意義——連結人與人的生命。 透過這些連結,其實你認識我的程度,已經勝過許多現實中的親友。 後會有期,有緣再見。
Thumbnail
2021/09/29
9月29日,No. 272,遠方的哭聲與倒映虛空 9/11事件是美國人的悲劇,也是人類的不幸, 但是對台灣人而言,大概只是遠方的哭聲。
Thumbnail
2021/09/29
9月29日,No. 272,遠方的哭聲與倒映虛空 9/11事件是美國人的悲劇,也是人類的不幸, 但是對台灣人而言,大概只是遠方的哭聲。
Thumbnail
2021/09/28
9月28日,No. 271,久違的故人 今天難得和久違的朋友見面 疫情爆發後首次見面,有幸在離開美國前重逢,值得紀念。 有沒有哪一個朋友,是想見卻又見不著面的?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928
Thumbnail
2021/09/28
9月28日,No. 271,久違的故人 今天難得和久違的朋友見面 疫情爆發後首次見面,有幸在離開美國前重逢,值得紀念。 有沒有哪一個朋友,是想見卻又見不著面的? #每日猜招 #dailymrps #mrps20210928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一種新的思想潮流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可能是虛擬的。這種觀點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引發了無數的討論和辯論。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世界是虛擬的理論,以及它所引起的哲學、科學和文化上的影響。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和虛擬現實技術的興起,一種新的思想潮流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世界可能是虛擬的。這種觀點挑戰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引發了無數的討論和辯論。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世界是虛擬的理論,以及它所引起的哲學、科學和文化上的影響。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我們所認為的真實世界,其實只是一個由高級電腦擬出來的虛擬世界?這種想法可能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有些科學家和哲學家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是零。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我們所認為的真實世界,其實只是一個由高級電腦擬出來的虛擬世界?這種想法可能聽起來很荒謬,但是有些科學家和哲學家認為,這種可能性並不是零。
Thumbnail
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Thumbnail
不實在的現實:演化如何隱藏真相,塑造我們的時空知覺 作者認為萬物都是一種意識體,沒有客觀物理事物的存在。
Thumbnail
對於原子劇烈活動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物質具有似波的本質;但尋求這種似波本質的來源,卻找不到任何東西可能引起這些波動-找不到可能是粒子本身漣漪的水池。深入終極實相的所有努力,卻產生兩個彼此矛盾卻必然都真實的答案: (一)終極實相是:物質由粒子組成,並非能量波; (二)終極實相是:組成物質的是能量波..
Thumbnail
對於原子劇烈活動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物質具有似波的本質;但尋求這種似波本質的來源,卻找不到任何東西可能引起這些波動-找不到可能是粒子本身漣漪的水池。深入終極實相的所有努力,卻產生兩個彼此矛盾卻必然都真實的答案: (一)終極實相是:物質由粒子組成,並非能量波; (二)終極實相是:組成物質的是能量波..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世界觀》是我2021年重讀計畫中的第三本書(詳見〈我的年末儀式〉)。是本我非常喜歡且影響我極大的作品。或可這樣說,它改變了我看待真實的角度。
Thumbnail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世界觀》是我2021年重讀計畫中的第三本書(詳見〈我的年末儀式〉)。是本我非常喜歡且影響我極大的作品。或可這樣說,它改變了我看待真實的角度。
Thumbnail
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是真實的世界,願意接納那些隱晦又太過艱深的不確定性,我們憑藉著同樣的頻率、用同樣的方式在欺騙你我。
Thumbnail
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是真實的世界,願意接納那些隱晦又太過艱深的不確定性,我們憑藉著同樣的頻率、用同樣的方式在欺騙你我。
Thumbnail
我們天上的閃光是甚麼? 第八章 一堂關於近代史的課程 這些『回憶起』科學知識的人,早在被送往地球之前就已經掌握那些了。通常,沒人可以在一生中觀測或發現如此多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知識,甚至經歷幾百次生命輪迴的時間也做不到。這些學科已經花費了那些文明社會數十億年的時間才得以建立。 在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
Thumbnail
我們天上的閃光是甚麼? 第八章 一堂關於近代史的課程 這些『回憶起』科學知識的人,早在被送往地球之前就已經掌握那些了。通常,沒人可以在一生中觀測或發現如此多的自然科學和數學的知識,甚至經歷幾百次生命輪迴的時間也做不到。這些學科已經花費了那些文明社會數十億年的時間才得以建立。 在地球上的『現在–成為者
Thumbnail
最近體會一切的學習知識都是牽一髮而動世界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宇宙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動宇宙的。 語言只是讓你溝通,查詢古文記載,文獻記載,了解文化歷史的真相。歷史文化則是要用藝術,科學,數學去解釋人類的發展以及古文明。
Thumbnail
最近體會一切的學習知識都是牽一髮而動世界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宇宙的。,或者我們可以說是動宇宙的。 語言只是讓你溝通,查詢古文記載,文獻記載,了解文化歷史的真相。歷史文化則是要用藝術,科學,數學去解釋人類的發展以及古文明。
Thumbnail
3月23日,No. 82,一切都是浮生幻影 先拋下一切你國中學的理化課,試想自己是中古世紀、尚未接觸現代物理與天文學的人類。
Thumbnail
3月23日,No. 82,一切都是浮生幻影 先拋下一切你國中學的理化課,試想自己是中古世紀、尚未接觸現代物理與天文學的人類。
Thumbnail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Thumbnail
「神經科學證明,不需改變任何環境因素,僅僅以不同方式思考,就能藉由改變大腦,進而改變行為、態度和信仰。 透過內心預演,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大腦迴路就可自行重組,觸發新的神經元連結網絡,反映出目標,讓大腦先一步存在於未來,而不受限於現實環境。」 本書就是在教授如何進入潛意識,用新的策略重設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