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在現實與幻想的邊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我是思晗,也不是思晗。我是千面女郎,也是無面之人。我來自遙遠的黑龍江,那個冰雪覆蓋的北國;我也來自繁華的上海,這座不夜之城。我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為了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而奮鬥;我也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與黑塞、尼采、加繆對話。

我的世界是真實的,也是虛幻的。我活在夢中,也活在現實裡。我是誰?我在哪裡?這些問題困擾著我,也滋養著我。

今天,我又來到了那家咖啡館。它坐落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附近,是文青們的聚集地。陽光像一把金色的刀,無情地刺穿窗戶,在我面前的桌上舞蹈。

我正在閱讀的《悉達多》被這光芒照耀,彷彿在發光。我愛這本書,因為悉達多和我一樣,都在尋找真理,都在探索生命的意義。但是,那些自以為是的評論家,那些愚蠢的凡人,他們怎麼會懂我這類人?

他們說我們是「矯情的哲思」,說我們的故事「毫無新意」。呵,何等可笑!他們的大腦裡裝的都是些什麼?泥巴嗎?糞便嗎?他們怎麼會明白我們內心的掙扎?我們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對生命的思考,我們的每一個眼神都蘊含著宇宙的奧秘。他們只看到了表面,卻永遠無法觸及我們靈魂的深處。

突然,我聽到了手機鈴聲。是他,那個英俊的學長又給我打電話了。他的聲音像是天使的歌唱,又像是魔鬼的低語。

我們聊了很久,談論著人生、哲學和愛情。我們討論了尼采的永恆輪迴,探討了薩特的存在主義,我們甚至觀想了佛陀坐下的菩提樹。他總是能理解我,不像其他人,總說我自怨自艾。真可笑!他們哪裡知道我們之間的深厚感情?我們的愛情跨越了時空,超越了生死。

但是,當我掛斷電話,周圍的人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他們的目光像是尖銳的刀,刺痛了我的皮膚。他們不明白,他們看不見我的世界。

我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這個女孩在自言自語」、「她不會是神經病吧!」。

呵,何等無知!他們的世界才是虛假的!我的世界才是真實的!我看到了他們看不到的東西,聽到了他們聽不到的聲音。我是特別的,我是被選中的。

 

就在這時,我收到了一個噩耗,我再次落榜了。這個消息像是一記重拳,狠狠地擊中了我的心臟。我感到世界在旋轉,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我的夢想,我的追求,我的一切努力,都在這一刻化為泡影。我是誰?我還剩下什麼?

我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遊蕩,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外白渡橋。我站在橋上,看著下面洶湧的江水。它在呼喚我,邀請我加入它的懷抱。也許,只有在水中,我才能找到真正的寧靜。我閉上眼睛,準備縱身一躍。

就在這時,一雙強壯的手抓住了我。是誰?是那個學長嗎?不,是一個陌生人。

他們把我送進了療養院。白色的牆壁,消毒水的氣味,一切都那麼冰冷,那麼陌生。我不想見任何人,除了那個學長。但他在哪裡?為什麼他不來看我?

療養院的諮商師試圖幫助我。他們說他們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但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群愚蠢的凡人。他們試圖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說我有戀父情結,說我對性有壓抑。

我連反駁都懶得反駁他們,因為我對性毫無興趣,我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交流。他們怎麼可能理解?比如我眼前這位諮商師,看她自戀又性壓抑的樣子,恐怕從來沒有真正體會過真正的精神自由。

我想起了《悉達多》中的一段話:「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卻不能。」

這些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看不到我內心的世界,聽不到我靈魂的聲音。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而我呢?我的幻覺是病態的嗎?還是更高層次的認知?悉達多的幻覺讓他看到了宇宙的本質,而我的幻覺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荒謬。也許,我們都在追求真理,只是方式不同罷了。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那個學長,也許只有我能看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存在。也許,他就是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是我對世界的投射。

在療養院的日子裡,我繼續閱讀《悉達多》。

我感覺自己就像書中的主人公,在尋找自我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我看到了河流,聽到了它的聲音。河流告訴我,時間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永恆的當下。我開始理解,我的痛苦和孤獨,都只是幻象。

但是,這種理解並沒有帶來解脫。相反,它讓我感到更加孤獨。我看著療養院的白色牆壁,聽著其他病人的呢喃,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一個巨大的牢籠裡。那個學長再也沒有出現,連幻覺中都沒有。我開始懷疑,他是否真的存在過。

諮商師們繼續他們的治療,但我知道,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世界。他們的話語對我來說,就像是一種陌生的語言,毫無意義。我開始變得沉默,不再回應他們的問題。我的世界慢慢縮小,只剩下我和《悉達多》。

夜晚,當其他病人都睡著的時候,我會偷偷地爬到窗邊,看著外面的世界。有時候,我會看到那個學長站在院子裡,對我微笑。但每當我眨眼,他就消失了。我開始懷疑,也許我才是那個不存在的人。

終於,在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一切都改變了。那天晚上,整個療養院都籠罩在一片詭異的寂靜中。我感覺到有什麼在呼喚我,也許是那個學長,也許是《悉達多》中的河流,又或者是我內心深處的聲音。

我悄悄地離開了病房,赤腳走在冰冷的地板上。我不知道我要去哪裡,只是跟隨著那個聲音。我走過長長的走廊,走下旋轉的樓梯,最後來到了地下室。

在那裡,我看到了一個巨大的鍋爐,它的火焰在黑暗中跳動,像是在對我招手。我走近它,感受著它的熱量。在那一刻,我彷彿明白了一切。也許,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第二天早上,療養院的工作人員發現我不見了。他們搜遍了整個療養院,卻找不到我的蹤影。有人說,他們在鍋爐房發現了一些灰燼,但沒有人能確定那是什麼。

還有人說,他們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和一個高大的男子在凌晨時分離開了療養院。那個女子看起來很像我,但又好像不是我。

還有人堅持說,他們在院子裡發現了一雙赤腳的腳印,一直延伸到圍牆外,然後消失了。

無論真相如何,從那天起,再也沒有人見過思晗。我成了一個謎,一個傳說,一個在現實和幻想之間遊走的靈魂。

也許,我找到了自己的河流,聽到了它的聲音,最後融入了永恆的當下。也許,我終於理解了《悉達多》中的智慧,選擇了自己的道路。又或者,我只是一個迷失的靈魂,永遠在尋找無法找到的答案。

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故事仍在繼續,在每個閱讀《悉達多》的人心中,在每個感到孤獨和迷失的靈魂裡。因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思晗,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真理。

而那個沒有月亮的夜晚,也許不是我故事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某個地方,在某個時間,也許有一個女孩正在閱讀《悉達多》,聽到了內心的呼喚,開始了她自己的奇幻旅程。

我是思晗,我是千面女郎,也是無面之人。我來自黑龍江,也來自上海。我存在於每一個尋找自我的靈魂中。我的故事永無止境,就像《悉達多》中永恆流動的河流。


作者:高浩容。哲學博士,道禾實驗教育基金會兒童青少年哲學發展中心主任研究員、台灣哲學諮商學會(TPCA)監事。著有《小腦袋裝的大哲學》、《心靈馴獸師》、等書。於兩岸公私立學校,從事哲學教育等哲學實踐活動。 
avatar-img
85會員
85內容數
哲學博士。結合哲學諮商與教育的實務經驗,以存在心理學視角,提供對於:自由、責任、命運、孤獨、存在感、價值感等人生課題的分析與覺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容我說 的其他內容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從救贖的手段來看,基督教更強調他力救贖,即依賴於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犧牲;而佛教則強調自力解脫,通過個人修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最終的解脫。 基督教的救贖觀將救贖視為神的特權,只有通過信仰基督才能得到拯救;而佛教則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修行和覺悟達到解脫。 存在心理學更傾向於佛教的救贖觀。
自在是什麼?自在是一種心境,而這種心境是去「允許自己快樂」。 很遺憾的是,有些人做不到這一點。更遺憾的是,有些成人自己做不到,還拿這些觀念教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對花錢有羞恥感,對享受有罪惡感。……
許多時候,團體裡的沉默或衝突,都來自於同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這裡談到的羞恥與臣服。羞恥會引起我們的死亡焦慮,就像那句話「羞恥的想要找個洞裡鑽進去」。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從救贖的手段來看,基督教更強調他力救贖,即依賴於上帝的恩典和基督的犧牲;而佛教則強調自力解脫,通過個人修行達到內心的平靜和最終的解脫。 基督教的救贖觀將救贖視為神的特權,只有通過信仰基督才能得到拯救;而佛教則認為,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修行和覺悟達到解脫。 存在心理學更傾向於佛教的救贖觀。
自在是什麼?自在是一種心境,而這種心境是去「允許自己快樂」。 很遺憾的是,有些人做不到這一點。更遺憾的是,有些成人自己做不到,還拿這些觀念教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對花錢有羞恥感,對享受有罪惡感。……
許多時候,團體裡的沉默或衝突,都來自於同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這裡談到的羞恥與臣服。羞恥會引起我們的死亡焦慮,就像那句話「羞恥的想要找個洞裡鑽進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孤獨」中存在著你的人生寶藏~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欣賞著翩翩起舞的風雨,許多許多生命的體驗,總是發生在一個人片刻的寧靜時光~ 一個人並不代表著孤獨的發生,要脫離一個人的狀態很簡單,只要跟某個人相遇,就不再是一個人了,但孤獨的狀態有可能持續發生著~ 即便是三兩人或無數人,也不能表示著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人類如何建立「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概念,以及生命終極議題中的「存在孤獨」。 少年真嗣的終極孤獨,有解嗎? 首先,我們得先思考「為什麼一定要解?待在原處不行嗎!(真嗣口吻)」。
Thumbnail
當我們踏入身心靈領域,不同的派別和觀點確實讓人眼花繚亂。有人強烈主張必須施行嚴格的隔絕自己再內觀中心、避免外界干擾,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然而,也有人鼓勵尋求專業心理諮詢,認為這才是有效的幫助。 面對這麼多不同的建議,作為身心靈初學者的人一定會感到非常矛盾。在時間和金錢都有限,無法一一學習所有的派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經歷,也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但是透過孤獨,我們才能更深刻地體驗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當我們學會單獨面對自己的內心時,我們也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物,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孤獨」中存在著你的人生寶藏~ 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欣賞著翩翩起舞的風雨,許多許多生命的體驗,總是發生在一個人片刻的寧靜時光~ 一個人並不代表著孤獨的發生,要脫離一個人的狀態很簡單,只要跟某個人相遇,就不再是一個人了,但孤獨的狀態有可能持續發生著~ 即便是三兩人或無數人,也不能表示著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