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又沒有合理說明,就已經讓人產生某種程度的排斥感了。
但是看到內文,確實就是一個人在長大成人之後又回頭去接觸到哲學的心路歷程,一開始我本來有點懷疑他的老師,問他有沒有哲學PHD才考慮要不要教他,是一種以標準看人的方式。但實際看到書中內容之後,也確實感受到很多基本的哲學論述對他而言變得十分巨大,這可能也是讓老師在一開始覺得猶豫的原因之一吧。

作為一本看人在某個陌生領域拓展眼界的心路歷程讀本,這本書算是值得一讀。因為很多我們的定見或偏見,往往就是透過與異國文化碰撞之後才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不同或差異,進一步去學習思考、包容那些與我們不同卻又無關乎真理、對錯的關於世界的各種想法。

閱讀過程中對於作者本人更是有某種程度的好奇。(他邀請寫序的呂麗絲也是令我驚訝的其中一點,律師本人就直言兩者關係並不深,不過世彼此有共同開課的接觸。)他從NGO的工作者出發,在上海跟外國學生一起上課,然後在台灣出版很多書籍。看起來工作有相當成就。可是當哲學被標上"法國"、論述中強調老師的成功(其實隱含的就是自我的驕傲),然後書中又提及自己在與國外學生一起上課的過程發現自己傲慢的窘迫,說實在,我認為這個人並沒有真的從對自己的傲慢中解脫出來。這牽涉到哲學有一種麻煩的地方在於:當我們界定哲學有某種既定樣貌的時候,你就很可能已經喪失哲學的包容精神了。 最近幾年在網路上比較紅的哲學作者似乎都有一點這樣的傾向,也許算是市場上的兩難,如果沒有一個定錨的立場,要受到市場的青睞並獲利總是比較困難的。

寫這些並不是否定這個人的一切,之前看他寫過我OK你先領的分析,倒也說得頭頭是道。只是我們在閱讀的背後很可能會因為作者本身的言行矛盾導致我們越讀越困惑,一方面似乎茅塞頓開,另一方面覺得哪裡怪怪的(照書中的講法,這種矛盾感似乎不該被評為好書?! [他舉例王子問公主有沒有愛他,公主回答有時候愛有時候不愛,他認為這樣的答案就是不愛]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0/article/9160

在書中有花太多的描述在於老師的成功形象、同學的背景色彩等贅語,這是我認為閱讀上有點讓人感到障礙的地方。但是對於透過群體對話的紀錄、自身的感受詳細描述,有助於讀者同理並認識思考上的框架限制,是它值得一讀的優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39會員
143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2025/02/12
探討老年議題的書籍《老樣子》與《讓我照顧你》帶來的省思,從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老年生活與社會現象,並探討老年定義的演變與社會契約論的反思。
Thumbnail
2025/02/12
探討老年議題的書籍《老樣子》與《讓我照顧你》帶來的省思,從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角度,深入淺出地剖析老年生活與社會現象,並探討老年定義的演變與社會契約論的反思。
Thumbnail
2024/10/02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Thumbnail
2024/10/02
因緣際會翻到這本,剛好是在介紹天啟大爆炸的片段,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確有其事。不禁覺得有趣,雖然作者套用甚麼賽亞人的梗來說這件神秘事件的原因對我來說不是太好笑,但是說明史實的過程在詼諧中又有出處考究,對我來說已經是相當實在的史學研究了。 後來花時間細讀全書,作者本身也是一個有趣的人,
Thumbnail
2024/09/21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Thumbnail
2024/09/21
這篇文章探討了兩本社工相關書籍的不同觀點,深入分析社工在面對孤老殘貧人士時的挑戰與無奈,以及社會資源和政策對於此類問題的影響。作者反思了自身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歧視心理,並強調了社會對這些人群的包容與支持的重要性,呼籲我們應關注社會體制的調整,提升對弱勢群體的照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面對人生、工作的瓶頸,變成一個不害怕思考、不害怕問題的人。」 __褚士瑩
Thumbnail
★「面對人生、工作的瓶頸,變成一個不害怕思考、不害怕問題的人。」 __褚士瑩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會欣然寫下這篇書評,是偶然間讀到褚士瑩的這本《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他向法國一位「非典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學習,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這本書,其實就是褚士瑩對自己誠實的自剖,我感佩他的誠實,當發現自己「卡住」了,不是假裝沒事,而是選擇學習,並將自己主動思考的答案寫
Thumbnail
哲學麻瓜學哲學諮商的緣起- 接觸到哲學諮商的過程和非哲學背景的學習哲諮的挑戰。
Thumbnail
哲學麻瓜學哲學諮商的緣起- 接觸到哲學諮商的過程和非哲學背景的學習哲諮的挑戰。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這本書以前看人推薦過,圖書館剛好有遇到所以借了。看完之後覺得那張貼紙似乎有點刺眼... 作者: 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7/10/01 推薦指數如果滿分五顆星,這本大概只有三顆星。 開頭就是測驗的方式,看看你自己的界限。然後又說不是特別強調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
Thumbnail
前兩天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平台看到苑舉正老師開設的「活用哲學」,點進去想聽聽看。但後來發現,由於會考後就沒讀世界歷史地理,對哲學的一些基礎常識又有點缺乏,聽講顯得有些吃力,因此決定先關掉影片,找幾本入門的書來看看,有一些概念後再上課。
Thumbnail
前兩天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平台看到苑舉正老師開設的「活用哲學」,點進去想聽聽看。但後來發現,由於會考後就沒讀世界歷史地理,對哲學的一些基礎常識又有點缺乏,聽講顯得有些吃力,因此決定先關掉影片,找幾本入門的書來看看,有一些概念後再上課。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Thumbnail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無所知。不再被對與錯,有或沒有這樣的通俗回答給侷限,知道自己的所有選擇都是行動,都是「有」。 只有對自己誠實,對自己說出真相, 才能讓我們得到解脫,而那些答案才會像道路一般顯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