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寂寞嗎?來點「儀式」吧!
付費限定

寂寞嗎?來點「儀式」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疫情期間,基於防疫考量,外出活動、與親友見面的機會大大減少,有許多時間必須待在家裡。

而即使在平時,除非你正好是喜歡每天安排社交聚會的個性,否則也有不少機會必須獨自在家。

雖說有些人的個性是喜歡一個人「獨處」(比如我),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善於與自己相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獨處時的孤單感,讓我們在獨自一人時能過得自在一些?

這篇三月初的研究發表於《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Impact factor:4.2),是由美國市場行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出版的雙月刊。有沒有搞錯?市場行銷也能發表學術研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3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16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父母的支持對子女很重要,這應該不用懷疑。但是光有支持自己的雙親(supportive parents),是否就足以讓小孩「不會學壞」?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類似的新聞:某罪犯落網後,父母表示自己一直都很關心、很照顧小孩,鄰居也表示他們家庭向來互動很正常,不明白為什麼小孩會變成這樣。
不論是在家庭、職場、學校、社交、法院等場合,只要討論到「對話」,就會牽涉到「可信度」的問題。大家只要稍加回想,一定能想到某些人讓你覺得很誠懇,而某些人卻讓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抱持懷疑。其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接觸大自然」對身心健康有益,這個觀念應該不需要多做解釋,早已有太多研究證實了。但是在面對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大自然的「力量」還能不能發揮?最新研究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光是「看待」大自然的「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如果你常為了看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新聞而生悶氣、血壓飆高,如果你常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發生爭執、衝突,那你絕對應該仔細閱讀本文。 這篇二月初發表的論文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是第一篇透過實證研究確認:透過「訓練」可以提高「生活智慧」,進而更為成熟、更有智慧的面對生活中種種衝突場面。
「自制」是個很正面、力量也很強大的個人特質,這應該很容易理解。既然是如此理所當然的結論,為什麼還有必要做研究,我又為什麼要寫一篇文章加以討論?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都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很感興趣的議題,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相關研究。截至目前為止,比較有共識的結論如下: 一、花錢買「經驗」比起買「物質」較能帶來快樂。 二、「分享」能讓錢帶來更大的快樂效果。 三、獲得大量金錢,雖能帶來很大快樂,但持續時間不長。 四、享樂跑步機。
父母的支持對子女很重要,這應該不用懷疑。但是光有支持自己的雙親(supportive parents),是否就足以讓小孩「不會學壞」?這就很值得討論了。 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類似的新聞:某罪犯落網後,父母表示自己一直都很關心、很照顧小孩,鄰居也表示他們家庭向來互動很正常,不明白為什麼小孩會變成這樣。
不論是在家庭、職場、學校、社交、法院等場合,只要討論到「對話」,就會牽涉到「可信度」的問題。大家只要稍加回想,一定能想到某些人讓你覺得很誠懇,而某些人卻讓你對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抱持懷疑。其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接觸大自然」對身心健康有益,這個觀念應該不需要多做解釋,早已有太多研究證實了。但是在面對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時,大自然的「力量」還能不能發揮?最新研究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還進一步告訴我們:光是「看待」大自然的「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狀態!
如果你常為了看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新聞而生悶氣、血壓飆高,如果你常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發生爭執、衝突,那你絕對應該仔細閱讀本文。 這篇二月初發表的論文為什麼重要?因為它是第一篇透過實證研究確認:透過「訓練」可以提高「生活智慧」,進而更為成熟、更有智慧的面對生活中種種衝突場面。
「自制」是個很正面、力量也很強大的個人特質,這應該很容易理解。既然是如此理所當然的結論,為什麼還有必要做研究,我又為什麼要寫一篇文章加以討論?
「金錢」與「快樂」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都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很感興趣的議題,也對此進行了大量相關研究。截至目前為止,比較有共識的結論如下: 一、花錢買「經驗」比起買「物質」較能帶來快樂。 二、「分享」能讓錢帶來更大的快樂效果。 三、獲得大量金錢,雖能帶來很大快樂,但持續時間不長。 四、享樂跑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