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探索營 - 個人儀式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迫超越極限的時代,必須更認真工作、表現更好、賺更多錢、做得更多,也要擔任更多角色,跟以往相比,我們更沮喪、更焦慮,也更孤單。
網路世代帶來的急速變遷,我們無法達到一個已定義好,但完全遙不可及的標準,總是感覺不到自己已經「夠好了good enough」,這點阻礙了我們對任何有意義時刻的享受。這些不平衡從根本上偷走了我們的快樂。
因此這次AndAction邀請職涯探索營的夥伴們閱讀《個人儀式的力量》 (特別感謝采實文化 贊助本次探索營)並開始設計專屬於自己的暫離日!
以最舒適的頻率,設計每週一次、或每兩週一次,24小時暫離3C、社交、工作的暫離日。
趁這一天,我們可以好好照顧自己、讓身心好好充電,輸入一些新知、練習覺察自我,說不定會發現過去沒有留意過的優勢特質,或是發現原來我在做這件事時,感到很滿足、時間飛逝,進入心流的狀態。
就讓我們設計獨一無二、專屬於自己的暫離日吧 🥰

《個人儀式的力量》Instagram內容分享

「工作暫離日」
是一種重新與自我連結的方式。

挑選一天,放下工作、放下社交、手機,找到能夠喚醒內心快樂的事情,並為它們騰出時間。
建立連結與關係,
如同經營一個果園,
會需要播種、收成、偶爾也會休耕。

有時候,我們會感到麻木,
有時候,播下很多種子,但收穫卻很少,但有更多時候,我們會被自己體驗到的愛和喜悅的豐收淹沒。
這些儀式會成為你的「生活準則」,
幫助創造出每日的生活節奏。

你可以請有陪伴經驗的教練幫助你,
這會加深你自己的精神實踐,
並讓你得到更有力量的支持。

【職涯探索營】學員分享

— — — — — —
AndAction 教練
困境突破x生涯探索x目標管理一對一個人教練引導,展開系統性的成長計畫,我們挺你,創造你想要的改變!
更多關於教練、課程、活動都在這裡:bio.site/andactio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7內容數
【框架束縛】社會環境氛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參與工作坊後的感受和體悟。除了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也提供了四種方法來幫助他人活出自己渴望的人生。文章邀請讀者思考,也開始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累積力量,透過資源支持、典範指引、增能回饋與實踐回顧,來逐漸活出夢想的人生。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在個人工作比較好還是團體工作比較好?其實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同。作者選擇了週休五日的生命模式,少掉了大部分的焦慮,並且從中探討關於焦慮帶來的影響,也許是可以讓人借鏡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參與工作坊後的感受和體悟。除了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也提供了四種方法來幫助他人活出自己渴望的人生。文章邀請讀者思考,也開始幫助自己一點一滴累積力量,透過資源支持、典範指引、增能回饋與實踐回顧,來逐漸活出夢想的人生。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在個人工作比較好還是團體工作比較好?其實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同。作者選擇了週休五日的生命模式,少掉了大部分的焦慮,並且從中探討關於焦慮帶來的影響,也許是可以讓人借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