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從0到1看『派遣女王』的專家思維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家中沒有第四台,每次去健身房的時候,就趁著踩腳踏車的時候看日本台。最近有部日劇「派遣女王」便很吸引我的注意,特別是她即使是做派遣工作(三個月一聘),領時薪,竟然還能成為女王,讓每一家公司都求之不得。
其中一集講到公司想要成立直營超市,又要與一般超商作區隔,作為課長的里中賢介非常苦惱要如何設計這個有別於其他超商的超市,也下了一番苦心終結這個案子。
(此處描述公司為了解用戶,運用使用者經驗探索服務設計的內容,本文僅透過不同的方式推演從初階新手到高階專家的思維差異,無歧視意味)
首先,他派三位公司的員工,身上帶著密錄器,扮演顧客進入超商時,會做的所有事情,看到了什麼,拿了什麼物品,為什麼會想買?。透過密錄器,都如實地記錄下來。後來,里中課長自己進到超商裡面,瞄了一對母子購物,便轉去記錄商品的擺設。
圖片|來源(網路)
最後,飾演女王的大前春子到超商裡,看到一個一手推著娃娃車一手拿著菜籃子的母親與一個男性顧客因為空間的狹窄必須錯身讓路,又看另一個母親帶孩子在購買文具,以及另一個媽媽帶著女兒在冷藏櫃前選擇想買的食物。她在會議中提到了老年化與少子化對市場的影響,也發現了職業婦女沒有時間購物,和讓她們能夠購買不需要再處理的炸魚排,以便回家可以馬上上餐桌;也讓她想到超市裡面需要有更大的空間,以便推嬰兒車的母親來購物。
從這兩段不論是由里中課長或是由派遣女王大前春子的做法,都可以對應到心理師實務經驗上面的新手與專家的思維。
當心理師剛進入職場時,腦中有的便是書上的內容,完全按照書上寫到的作事情,有如第一幕員工扮演消費者所作的所有的事情和里中課長在超商紀錄商品,擔心會落了那些重要的資訊或資料(當然事後還是會有分析),所以會把所有的資訊完全的登錄,有時還會深怕自己少問了什麼問題,因為書上寫說要問這些內容。
當心理師工作年資久了,看到個案描述的症狀,便可以知道他在家中的生活狀況,與家人的互動關係等,沒看到的也可以預測出來,作為心理師評估的依據。
我們心理師要預測那些無法在檢查室中看到的事情呢?病患的生活作息、反應模式、與照顧者的互動方式、症狀可能在那些時間地點會出現、預測症狀出現的原因、照顧者的在如何處理照顧壓力等,都是可以透過多年的晤談經驗從其中歸納出來的,有些是有共通性,也就是所有病患都會出現的問題,也有些獨特性是單一病患才有的問題,其實這也是心理師做的個案『概念化』的過程。能夠預測疾病的病程意味著我們知道他的趨勢,何時會發生?什麼原因發生?如何發生?這些在資深的心理師腦海中會成為概念化的一部分。 部分過去認為是重要的資訊,經歷了許多的個案之後,這些資訊經過濾後發現其實並非如此重要,便可以篩檢出真正需要問的問題,在時間有限的實務上,讓自己快速找到重點是極為重要的。
心理師如果要專精於自己的領域,其實可以在初期專注於每一個個案的疾病歷程,家人關係、後續結果等,發現他們的異同,找出共通,拆解差異,到最後終能夠演繹出個案概念化的內容。
臉書搜尋【心理師的品牌研究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5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提供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 商業商業思維、品牌產出行銷策略的基地, 協助心理師與心理工作者完備自己的產品與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過去我只知道,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多學些甚麼! (但現在覺得這樣的想法卻很不值得)。在醫院、機構中的心理師多數還是以培養自己的職能為導向,多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多一點或是某些治療法更深的專研,以便能夠處理自己的個案,這是為自己打好底子的一種方式;然而出了機構醫院,專門一種技術在因應社會潮流
然而,中間的過程與學習到的只能自己使用嗎?不只如此,這些過程與學習,實際上也可以拿來成為課程,也就是『知識變現』,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市場上,有許多跟我們一樣想要增進這方面能力的人,卻沒有人可以提供,然而,在我們學習的路上,這些歷程便是我們可以提供的,所以這些經歷便可以拿來變現。
做品牌的時候,也希望依樣畫葫蘆的方法,期待能跟他有一樣的成績。然而,在產品研究上發現,往往第二名都只能遠望第一名的車尾燈,原因在於第一名早已把客群收編在自己的產品之下。第二名若要競爭,在相同的產品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作為勢必只能吃剩下的市場。 資深的社區心理師早已把市場佔據,無論是靠口碑,論技術.
在心理師的工作中,許多隱性知識,譬如"心流"、"觀察"、"感覺"、"情緒"等,不容易透過口述得以言傳,如何透過「工作經驗萃取」得以將這些能力教給後進,便是重要的一個方法。
本書的作者會說明、解釋的流程、步驟或方法。這部分往往是屬於書本作者的經驗精華。當我們透過主題式閱讀,就可以把不同書中所講述的流程、步驟、方法萃取出來,甚至進行分析、並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在書本與實務中的知識萃取另一個差異便在於找出方法與步驟...
過去講有關心理的議題,往往讓我自我感覺良好,一方面靠經驗,一方面靠知識,在講課的過程中,偶爾讓學員笑一笑,多數還是以一堆的文字呈現,很在意到底我給的資訊是否有囊括到所有的內容,絲毫不知道學員到底聽懂多少,往往不知道自己只是被困在這樣的象牙塔裏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Thumbnail
我最喜歡用來解釋心理師內在狀態的比喻是「演員的三個自我」的理論,我認為心理師在諮商中也同時有三個狀態存在,第一個是心理師本人的狀態,第二個則是心理師運用「同理」去經驗個案的狀態,第三個則是心理師在了解個案的動機、背景、環境後,運用心理知識去與個案共同工作的狀態。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理財這件事。 首先要承認的事情是,我在理財方面,就是小白一枚(其實不只是理財,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小白。我想這個在今年的寫作中一定會提到)。2020年末,我加入了一個個人成長的社團,相關於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也正在積極學習中。但今天,先來聊聊這些年,或者說我開始工作後,理財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Thumbnail
我們的身邊總有幾位每天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似乎從來不會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情緒。 而他們會是團體中耀眼的一群人---  因為沒有人不喜歡總是帶著笑臉的溫暖小太陽。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天生如此,可以透過後天努力, 利用「天然植物療法」搭配「心理諮詢」和「飲食營養均衡」的調適,加上「冥想」和「腹式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那時候,我有數次站在我們高中天台的欄杆邊邊往下看,很意外的沒什麼恐懼的感覺,但看著看著會浮出「掉下去一切都結束了呢」的想法。甚至有點嚮往。拉住我的,是我當時養的一隻白底橘斑貓。
Thumbnail
我最喜歡用來解釋心理師內在狀態的比喻是「演員的三個自我」的理論,我認為心理師在諮商中也同時有三個狀態存在,第一個是心理師本人的狀態,第二個則是心理師運用「同理」去經驗個案的狀態,第三個則是心理師在了解個案的動機、背景、環境後,運用心理知識去與個案共同工作的狀態。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理財這件事。 首先要承認的事情是,我在理財方面,就是小白一枚(其實不只是理財,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小白。我想這個在今年的寫作中一定會提到)。2020年末,我加入了一個個人成長的社團,相關於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也正在積極學習中。但今天,先來聊聊這些年,或者說我開始工作後,理財想法的轉變。
Thumbnail
需要有一個人先站到子女的身邊,不因為拒學的問題而跟子女對抗。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這種時候會忘記眼前的子女仍然是「孩子」,反而變成雙方像是敵人一樣,若是我們能在這種時刻,看到那個受傷、困惑的孩子,我想各位父母們應該都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你的子女現在需要你的呵護、引導。
Thumbnail
我們的身邊總有幾位每天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似乎從來不會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情緒。 而他們會是團體中耀眼的一群人---  因為沒有人不喜歡總是帶著笑臉的溫暖小太陽。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天生如此,可以透過後天努力, 利用「天然植物療法」搭配「心理諮詢」和「飲食營養均衡」的調適,加上「冥想」和「腹式